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Nike在JCPenney百貨開了一家“店中店” 為何?

在美國擁有超過1000家門店的百貨公司JC Penney本周宣佈,將在約600家門店中設立Nike品牌的“店中店”。
所謂“店中店”的概念,其實是與百貨公司的普通櫃檯相對應,拿Nike的例子來說,它在JC Penney中的“店中店”面積最大有約46平米,雖然比不上上百乃至上千平米的Nike獨立門店,但與過往逼仄的Nike百貨櫃檯比有顯著提升。最重要的是視覺上的“升級”,“圖像表達更突出,裝潢硬體升級,有模特,天花板上垂下個巨大的Nikelogo標誌”,整個空間的獨立性會稍強。
從商品供應上看,Nike在JC Penney“店中店”也將提供更豐富的產品線,覆蓋服裝、運動鞋和配件,以男士產品為主。
雖然門店的面積不大,但不管怎麼說,600都是個不小的數目。放到中國,相當於Nike要在你所知道的幾乎所有主流百貨商場裡都做一番“形象升級”。
Nike在JC Penney裡的“店中店”,圖片來自Fortune
這個消息出現在Nike業績整體增長緩慢的當口,所謂“緩慢”也是與競爭對手相比而言。整個2016財年與進入2017財年後的最新季度,Nike公司的收入增幅都維持在6%左右,而Adidas在2016財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合計增長了20%,Under Armour則已經連續26個季度收入增幅超過20%。
雖然如今的美國百貨業並不景氣——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梅西百貨連續4年在聖誕購物季後裁員,一周前剛宣佈裁員1萬人,另一家百貨公司Sears僅2015年就關閉了235家門店,但對Nike這樣的品牌來說,在美國,來自百貨等的“批發管道”對它的收入貢獻還是超過了72%。“批發管道”與品牌直營零售店相對應,它包括百貨商場,也包括多品牌體育用品商店等。
Nike要在JC Penney裡正式(他們曾在2016年嘗試這種做法)大開門店的做法出現在競爭對手Under Armour宣佈與美國另一家百貨公司Kohl’s合作的8個月後。根據後者當時達成的協議,Under Armour將從今年3月起進駐Kohl’s在美國的超過1100家門店。
Under Armour在百貨公司Kohl‘s中的櫃檯,圖片來自Biz Journal
不過,跟Under Armour與Kohl's合作不同的是,Under Armour選中Kohl’s的原因在於它的主要消費者是美國郊區的中產階級女性,這是前者目前正在激進拓展的消費群,Nike的店中店則設立在JC Penney的男士區,部分門店會有女士及兒童產品線。
對Nike來說,以更加鮮明的形象出現在百貨商場裡有助於建立品牌形象。而它選擇在此時加重在百貨管道的佈局,另一個原因在於,以往所倚賴的另一個重要批發商管道——多品牌體育用品商店,正在經歷一個漫長的休怠期。
全美曾經最大的體育用品連鎖店Sports Authority 2016年初關閉了美國的400多家門店並申請了破產保護、另一家同類商店City Sports也在2015年年底申請了破產保護,這對於Nike這樣的品牌意味著風險。
與此同時,Fortune援引NPD的一份報告則指出,百貨公司內的運動類商品銷售額同比上升了5%,而在體育用品商店的銷售額則處於負增長。也就是說,在相比之下,百貨的消費者對於運動產品的需求在增長,這對Nike而言是筆值得爭取的生意。
去年申請破產保護的體育用品專賣店Sports Authority,圖片來自USAToday
不過從長期來看,Nike會把更多精力轉移到直營零售門店中。按照Nike CEO Mark Parker去年11月的說法,到2020年,Nike的直營業務(DTC,Directto Consumer,包括官網電商業務)預計達到160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的1/3,這個比例目前在美國市場約為27%左右。
至於為什麼要加強直營門店的比例,Nike大中華區資深傳訊總監黃湘燕曾在去年接受《好奇心日報》的採訪時表示,這是為了更好地向消費者傳達品牌形象、加強線下購物體驗,同時為經銷商(也就是百貨商店、多品牌運動商品店等)提供示範。
從某種角度說,Nike此次進駐JC Penney更像是一種權宜之計。一方面,百貨仍然是重要的銷售管道(儘管影響力在下降),另一方面,雖然直營零售店意味著更好的服務、更高的利潤率,但前期投入成本巨大,也需要時間。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此次合作的消息由JC Penney方面出面宣佈,或者換種方式理解,在這個合作裡,JC Penney對Nike的需要遠大於Nike對JC Penney的需要。
圖片來自Flickr使用者Sam Howzit
JC Penney的首席商品官John Tighe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看好運動風盛行所帶來的運動商品需求,認為Nike店中店的設立會刺激客流。
這種積極的看法在競爭對手Kohl’s那裡得到了驗證。整個2015年,Kohl’s整體收入微增0.9%,其中,運動與健康相關產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這也使得這家百貨公司比過往更積極拓展運動產品品類(包括引入Under Armour),他們預計運動品類將最終為公司貢獻20%(約4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JC Penney看好Nike店中店的另一個原因來自它們在2006年與絲芙蘭的合作。當時,JC Penney把絲芙蘭開進了約600家門店,完整保留絲芙蘭獨立門店的設計,達到“店中店”的效果。按照JC Penney去年公佈的一組數字,絲芙蘭所在的百貨區的年坪效為600美元,大約是該百貨公司平均年坪效的3倍多。
JC Penney的CEO Marvin Ellison在去年11月的分析師會議上稱,“絲芙蘭的成功和它的獨特性在於擴大了JC Penney的商品數目,也讓一些有競爭力的行業領先品牌成為我們供應商品的一部分。”他認為這增加了JC Penney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如今,“產品線規模擴大”的Nike店中店也被認為是增加JCPenney競爭力的籌碼。
JC Penney中的絲芙蘭,圖片來自thekrazycouponlady.com
從整個行業趨勢來看,品牌以“店中店”的形式(而不是普通專櫃)進駐百貨的案例正在越來越頻繁地出現。電商公司Rentthe Runway最近在位於三藩市的一家高端百貨Neiman Marcus開出了專區,另一家百貨公司Nordstrom正在運營一個每月更新的快閃店系列,由買手店Opening Ceremony曾經的創意副總裁OliviaKim作為“策展人”。
在這些例子中,供應商(也就是商品品牌方)都被認為是那個“更被需要”的一方,這種“品牌話語權強過百貨公司”的狀態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要知道,包括Kate Spade、Michael Michael Kors、Coach在內的“輕奢”品牌都是依靠百貨公司強大的銷售網路才接觸到了廣大的消費者,Nike也是如此——它曾在1973年遇到供求難題,當時的解決方式就是與零售商們簽訂了“概不退換”但提供7%折扣的訂單,借助百貨公司的網路把商品賣到了全美各地。
不過,一個Nike可能難以真的改變JC Penney們的命運。就拿絲芙蘭的例子來說好了,它看起來激動人心提升了坪效,但絲芙蘭區的坪效遠高於其它區域的事實,也說明絲芙蘭在客流轉化上的效率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