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尚處於最初級階段
2011年起,國內興起一波二維碼創業熱潮,二維碼還被認為的開啟物聯網時代的試金石。那麼將近5年過去了,物聯網對我們來說依然是只聞腳步聲,不見人出城的尷尬境地。其實早在2009年物聯網就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認為市場前景廣闊。

《2014-2018年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資料表明,2010年物聯網在安防、交通、電力和物流領域的市場規模分別為600億元、300億元、280億元和150億元。2011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達到2600多億元。
不過令人尷尬的是,目前國內物聯網依然處於被動物聯網時代。主要通過條碼、二維碼、RFID、紅外、鐳射掃描等設備實現物體資訊與互聯網的連結,應用也局限于商家商品流通管理、智慧安防、智慧家居、食品溯源等等有限的領域。除此之外,國內物聯網產業還有如下瓶頸,企業規模較小、核心技術缺失、技術標準缺失、商業模式單一、應用需求層次較低等因素。
在眾多制約的因素中,最要命的一個因素就是應用需求層次較低,沒有大規模的消費級應用,就不足以帶動產業的發展。
5G將成開啟物聯網時代的金鑰匙
2016年11月,舉辦于烏鎮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可以實現“萬物互聯”的5G技術原型入選15項“黑科技”——世界互聯網領先成果5G 向千兆移動網路和人工智慧邁進。
在4G時代 ,更快的傳輸速率帶動了移動互聯各類應用的爆發,從社交應用到視頻通話、從各類O2O應用到線上教育、手遊等等。但是在5G時代更豐富的頻寬資源、更快速的傳輸效率,4G時代之前昂貴的流量將會變得非常豐富且便宜。
根據目前各國研究,5G技術相比目前4G技術,其峰值速率將增長數十倍,從4G的100Mb/s提高到幾十Gb/s。也就是說,1秒鐘可以下載10余部高清電影,可支援的用戶連接數增長到100萬用戶/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滿足物聯網這樣的海量接入場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介紹,隨著5G網路的應用,各類物聯網將迅速普及。他介紹,目前汽車與汽車之間還沒有通訊。有了5G網路,就能讓汽車和汽車、汽車和資料中心、汽車和其他智慧設備進行通訊。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實現更高級別的汽車自動駕駛,還能利用各類交通資料,為汽車規劃最合理的行進路線。一旦有大量汽車進入這一網路,就能順利實現智慧交通。
可以這麼說,5G這項技術就是為了萬物互聯準備的,5G將開啟物聯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