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博物旅行者鄭洋:我喜歡為博物而冒險

策劃:窮遊網 採訪/撰稿:孫亦歌

他是《窮游沙龍:另一個世界—博物旅行》的童顏講者,他是有一堆主流Title的博物旅行者&攝影師。但在生活中,他只是一個熱愛博物學知識不斷行走的年輕人,是一個有想法夠執著的獅子座,是一個看起來嚴謹但節操有限的大男孩。

他一直懷著一顆博物之心去旅行,總會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收穫。讓我們和本次Q-Story的主人公鄭洋聊聊天兒,聽聽他的生活與夢想。

(本期嘉賓:鄭洋)

Q 什麼是博物旅行?

A“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旅行方式”

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旅行方式,從博物學的角度去探索自然,在自然中行走的同時,你會不斷發現、不斷拍攝各種美麗生物,從中獲得發現和探險的樂趣。博物旅行中的知識是常識為主,是高深科學的形象化的緩衝區,所以門檻很低,人人都可以嘗試。與生態旅行不太一樣,生態旅行會把你想玩的、想看的都安排好,而博物旅行需要在出行前充實目標地點的博物學知識,制定屬於自己的旅行線路,包括要觀察的物種等,整個旅途充滿知識,這是屬於你自己的行程,Diy定制的樂趣很大。

(窮游沙龍現場 |攝影師:梁征)

Q什麼契機讓你開始研究博物旅行?甚至去做一位宣導者?

A“捉知了、玩青蛙、逮蝗蟲、抓蜻蜓,這些伴隨著我童年的成長”

由於我兒時的一些經歷吧,因為小時候住在城鄉結合部,基本就算北京的郊區了。捉知了、玩青蛙、逮蝗蟲、抓蜻蜓,這些伴隨著我童年的成長。但由於現在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對於現在的小朋友來說,幾乎沒有這方面體驗的可能。但是我感覺很多小朋友以及大朋友還是應該儘量創造條件來進行一些博物旅行,你所收穫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看到的風光和人文這麼簡單。

(鷹翅天蛾)

Q分享一次讓你印象比較深的博物旅行經歷吧!

A“發現了一顆包裹著貢品的巨形千年古茶樹”

我今年在雲南西雙版納進行了一次10多天的博物旅行,我們去到一片山地闊葉林裡面如願找到了許多正在綻放的蘭花種類,但是蘭花都長在10米以上的樹上,我們手裡的攝影器材拍不到。當我們特別著急的時候,突然下了場雨,這時樹枝不堪重負皮了啪啦地往下掉,這麼一來我們在地面上拍到了特別好的蘭花。最讓人驚喜的是,我們還發現了一棵25米高的千年古茶樹,在我的印象裡,茶樹都是那種一兩米高,長在茶園裡人工栽植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野生的茶樹,當地人把它當作神來供奉,茶樹周圍包裹著貢品,並用鐵絲網攔隔。所以說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對於我們來說博物旅行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斷有驚喜。

(千年古茶樹)

Q 博物旅行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A“不僅對我個人成長很有幫助,更關鍵的是,讓我變得與眾不同”

自然界中有很多生態規律及物種關係,隨著我逐漸的瞭解,我會對生命有一個新的認識。人類社會中所有的設計理念,與生活、藝術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很多都來源於自然中的一些靈感與創意,這種認識不僅僅對我個人成長很有幫助,更關鍵的是,學習了這些知識以後讓我變得與眾不同。

(大燕蛾)

Q 博物旅行中收穫過豔遇嗎?

A“很少能遇到人,更不要說女人”

(笑)我去的地方一般都是人跡罕至,很少能遇到人,更不要說女人。我們主要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收穫豔遇,你要想收穫豔遇,去麗江分分鐘的事兒。只是對於我們來說,這些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更吸引我們的往往是自然界中的萬物。最好的豔遇莫過於在野外遇到期盼許久的珍奇異獸,草木花鳥都是我最好的豔遇。

(齒華螳)

Q 日常生活中你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但同時你也在宣導博物旅行,怎麼去權衡工作與愛好的關係呢?你老闆造嗎?

A“這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個問題挺敏感哈,其實我現在博物旅行的時間主要是用週末和我自己的假期,幾乎所有假期我都會全心紮在博物裡面。做博物旅行和工作之間,確實存在一些矛盾,尤其對於檔期超滿的夏天,怎樣協調好工作與旅行之間的矛盾,確實讓我死掉了很多腦細胞,我總試圖讓兩者之間的關係儘量均衡。這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夜間燈誘)

Q 在很多人眼裡,博物學是枯燥的,晦澀的,研究博物學的人也貌似是嚴肅的、呆板的,平日裡你是嚴肅的人嗎?

A“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藝術”

你沒看我做分享的時候一直嘻嘻哈哈嘛,其實我們真不能算是博物界的專業人士,我充其量是愛好者。其實博物學會混雜很多科學內容,但是我喜歡的是新博物學,新博物學的理念就是常識為主,把你生活中的很多問題用博物學的方式去解決,它導致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藝術。博物學很好玩,最關鍵的是,我們都是在玩博物,讓它成為我們一種旅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背條跳樹蛙)

Q 對即將走上博物旅行這條路的qyer說點什麼吧。

A“我們可以拉著你的手,帶你走進這扇門”

其實挺多的,我特別希望我們能夠玩在一起,樂在一起。門檻是有,但是我希望我們能幫助你們跨過這個門檻,一起走進博物大門。就像我們博物旅行者團隊的團標一樣,就是一道門,中間是一個鑰匙孔,我們是擁有博物學知識的人,我們可以拉著你的手,帶你走進這扇門。

(博物旅行者團標)

【關於鄭洋】

華蓋(Getty Images)簽約攝影師,博物旅行(NT)宣導者,公益驢友團隊80公升成員。攝影作品發表在《中國國家旅遊》《攝影旅遊》《影像視覺》《哢啪》《博物》等多家平面媒體上,多次入圍中國國家地理、美國國家地理攝影比賽。接受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專訪。

-版權資訊-

本文為窮游網原創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