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姬睿 圖:郭三省、燕子木、任欣羽、陳西西、王勃方、薇白 文:吳雙桐
具有廣泛拍攝適應能力的24-70mmF2.8恒定光圈鏡頭一直是廣大攝影者在選擇全畫幅相機時的首選鏡頭。為此,我們集合了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奧林巴斯(其中松下和奧林巴斯由於採用M4/3系統,因此其12-35(40)mmF2.8鏡頭等效於35mm相機的24-70mmF2.8鏡頭)五家廠商的同類當家鏡頭進行對比點評,以便於您根據自己的實際在選擇中做出正確的決定。
LESSON1 外觀解析課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
外形尺寸: 88.5×113mm
產品重量: 805g
體積變小巧 重量變輕
相對於第一代佳能24-70鏡頭,這支鏡頭小巧了不少,重量減輕到了805克,而且型號為EW-88F的遮光罩也比一代的短小便攜了許多,而且拆卸也方便了。
鏡頭鎖定按鈕設計
該鏡頭還增加了鏡頭鎖定按鈕,可以有效防止鏡頭在使用時下垂,影響調焦精度。不過,也許是心理因素,這支鏡頭的外觀塑膠感略強,雖然該鏡頭採用了防水滴功能以及防汙氟鍍膜設計。
對焦手感較為舒適
而在操控感受上,這支鏡頭變焦時阻尼並不是特別均勻,但由於使用了全時手動對焦設計,加之對焦環設計出色,因此進行手動對焦時感覺行程纏距頗大,而且定位精准,對焦時非常舒適。
濾鏡口徑較大
82mm口徑的濾鏡系統也讓這只鏡頭看上去還是給人以過於巨大的感覺,而且這個口徑的濾鏡價格都不算便宜,無形中讓攝影師必須花費更多的資金來購買鏡頭附件。
尼康AF-S 24-70mm F2.8G ED
外形尺寸: 83×133mm
產品重量: 900g
鏡身重量略大
900克的重量並不算輕,但該鏡頭由於相對修長而鏡筒直徑較小,因此,在變焦和對焦操控時要更為舒適和稱手。
非內變焦設計鏡身
該鏡頭同樣只採用了內對焦設計而未採用內變焦設計。因此,其前組鏡片也會在變焦時有所伸縮,但套上遮光罩後,則同樣處於遮光罩的保護範圍內,而這樣的設計對鏡頭在拍攝時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手動對焦阻尼適合
和佳能的變焦環略緊相反,該鏡頭的變焦環則略微有些松曠,而由於對焦環行程較短,因此,在手動對焦時手感也要打一點折扣。不過,好在這支鏡頭的對焦環阻尼偏大,因此有利於攝影者精確調整焦距,以提高圖像的對焦精度。
索尼 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
外形尺寸: 83×111mm
產品重量: 955g
鏡筒粗壯重量較大
955克的重量和 83x111mm 的體積,使這支鏡頭成為了參加對比的五支鏡頭中重量最大但設計比例又最為粗壯的一支鏡頭。沉重、配合α系列相機操控不便是其令人遺憾之處。而相對較粗的鏡筒直徑也使其手感欠佳。
遮光罩位置較為靠前
該鏡頭的前組鏡片也和前兩者一樣都會伸出,但由於其遮光罩位於鏡頭前圈上,而不是像前兩者那樣位於稍後一點的位置,因此,其遮光罩並不能保護伸縮的鏡筒,所以比較容易被磕碰和進灰。
具有變焦轉換按鈕
這支鏡頭在對焦性能上迅速、安靜,同時非常準確,在使用中,我們也未發現該鏡頭有任何焦點漂移的問題出現。此外,該鏡頭還在變焦和對焦環之間增加了一個很人性化的對焦鎖定按鈕,該鏡頭進行陷阱對焦等動態攝影時,用該對焦鎖定按鈕對焦就顯得非常方便。
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外形尺寸: 69.9×89mm
產品重量: 382g
輕巧而華麗的鏡頭組合
這是一支輕巧、便攜操控舒適的鏡頭,382克的重量,非常便於外出攜帶。該鏡頭同時擁有包括由HD鏡片、DSA鏡片和EDA鏡片,以及能消除鬼影和眩光的ZERO鍍膜技術的華麗組合。
手動對焦切換機構
加入了改進的“手動對焦切換機構”。這項設計讓M.Z 12-40mm F2.8 PRO不僅可作為普通的手動對焦鏡頭使用,還能像抓拍對焦機構一樣瞬間調整對焦距離,實現泛焦拍攝。
防塵防水濺結構
考慮到使用輕便高性能相機的攝影師往往更鍾愛於戶外創作,該鏡頭通過提高鏡身密封性,實現了防塵、防水濺設計,搭配同樣防護等級的專業機身,拓展了攝影師的拍攝空間。
松下 LUMIX G X VARIO 12-35mm / F2.8 ASPH. / POWER O.I.S.
外形尺寸: 67.6×73.8mm
產品重量: 305g
鏡頭輕巧具備光學防抖
這支鏡頭重量僅為305克,是五支鏡頭中最為輕巧的鏡頭,同時具備的光學防抖機構也讓它在鏡頭設計上更加令人讚歎。該鏡頭採用內對焦設計,不由得讓人感歎它的工業設計強大。
具有納米圖層鍍膜
鏡頭由9組14枚鏡片組成,包括1枚UED(特殊超低分散)鏡片、1枚UHR(超高折射率)鏡片、4枚非球面鏡片。另外,為減少鬼影和眩光,鏡片組表面採用了納米塗層技術進行鍍膜。
電動變焦設計
這支鏡頭為電動變焦鏡頭,在變焦過程中平穩順滑。合焦速度快,最近對焦距離為25mm,能夠滿足大部分場景使用。
橫向對比點評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比上代產品改進明顯
和前代相比,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採用了大量的UD鏡片和非球面鏡片,而且光圈葉片採用了9片光圈葉片,變焦環等可動部分採用了防水滴防塵結構,鏡身部分的結構也提高了耐震動、耐衝擊性。
松下 LUMIX G X VARIO 12-35mm / F2.8 ASPH.:輕便小巧高畫質
松下的這支鏡頭是五支鏡頭中便攜性最好的一支,小巧的體積與重量也讓女性用戶能夠輕鬆使用。而同時這支鏡頭又擁有電動變焦的設計,可以看出面向的人群覆蓋面更廣。
講師點評
整體看參加本次對比的五支當家鏡頭,首先在每款產品的設計上都使用了較為優秀的材料,而基本上畫質都獲得了很強大的保障。單反鏡頭與微單鏡頭一樣,都在追求畫質的同時,也追求鏡頭的封閉性等特點,也因此可以拓寬拍攝的使用環境。而從鏡頭設計上看,具有內對焦機構的鏡頭更出色一些。 ——樊戰文
LESSON2 畫質測試課
通過同場景拍攝測試,利用一張圖來進行對比,從而說明鏡頭在畫質上的高低。
畸變控制效果對比
在這場測試開始時,我們分別選擇了具有1810萬圖元的佳能EOS 1DX、具有1623萬圖元的尼康D4S,以及具有2430萬圖元的索尼A99和具有1630萬圖元的奧林巴斯E-M1相機作為測試相機來與相應的鏡頭進行搭配,進行測試(松下的鏡頭可以安裝在E-M1上使用)。同時我們將輸出解析度均鎖定在4608X3456或相近的圖元這個檔位元,以獲得相對公平的數值來測試圖像的解析度效果。
同樣地,考慮到測試環境的需求,我們選擇使用等效焦距為24mm的廣角端進行測試,在畫面的邊緣部位選擇同一位置進行畸變效果的對比,以此來考察鏡頭在廣角端畸變效果的控制能力。應該說整體畸變控制水準相當。
1.畸變控制
畫幅影響畸變效果
由於感測器尺寸的原因,全畫幅數碼相機在畸變控制能力上顯然比M4/3畫幅的產品要劣勢一些。也因此很多全畫幅數碼相機都會在機身內,內置畸變校正功能,以此來抵消畫面中的畸變現象。
暗角控制效果對比
任何鏡頭都會出現暗角現象,這是不可避免的。而與之相對的是廠家通過優化鏡片結構,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這種現象。為了測試畫面的暗角現象,我們選擇了光學較為均勻的畫面來進行對比。
而相應地,也可以考察畫面的色散控制能力。分開來看,佳能的這支新鏡頭有效改善了原來長焦端存在輕微橫向色散的問題,是五支鏡頭中色散控制最為出色的一個,而依靠圓形光圈的幫助,其柔和而漂亮的焦外圖像則令人神往。與佳能的24-70mm鏡頭相比,尼康也依靠新技術的支持,在這方面則有著更佳的控制能力,即使拍攝極大光比場景也能夠勝任。而和佳能類似,索尼的色散控制在廣角端則存在一定問題。而奧林巴斯在長焦端如果進行高光拍攝則有可能看到相對明顯的色邊,松下在這方面則要好於前者。
2.四角失光
在測試中,三支全畫幅鏡頭都在廣角端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暗角問題,而兩支微4/3系統鏡頭的暗角則幾乎不可見。
出色鏡頭解析度表現
由於鏡頭解析度與相機的關係較為密切,因此我們使用了各自系統的旗艦機型並將其調整到接近的相片解析度尺寸進行拍攝,對於有些鏡頭來說,所匹配的相機並未達到鏡頭極限解析度的要求。針對畫面中的中心部位與邊緣部位分別進行對比。鏡頭的解析度與鏡頭結構和鍍膜技術有很大的關係。而在不同光圈下的表現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最佳解析度效果不會出現在最大光圈條件下,也就是說在F2.8時,鏡頭的解析度表現不一定是其最好狀態。因此我們在拍攝時使用收縮一擋的光圈來進行比對,即使用F4進行拍攝。
由於鏡頭為可變焦鏡頭,因此我們選擇使用等效焦距為35mm的焦段進行拍攝,在同樣的光線條件下,拍攝同場景的畫面,從而對其中心解析度、邊緣解析度進行分析對比。
焦內銳度表現出色
焦內成像是考察解析度效果的最佳畫面位置。從測試的結果上看,五款鏡頭都具備不錯的銳度表現。其中銳度較為突出的是索尼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鏡頭,這支鏡頭是蔡司專為索尼設計研發的鏡頭,其具備蔡司的頂級T*鍍膜技術,在銳度表現上也非常出色。此外,對於尼康AF-S 24-70mm F2.8G ED鏡頭而言,其在各焦段的中心解析度都特別好,特別在長焦端其全開光圈也有很好的圖像銳度。同樣採用9片圓形葉片設計的光圈系統則讓這支鏡頭的焦外成像看上去非常自然而柔美。而作為微單鏡頭的松下與奧林巴斯產品,則在不同焦段的銳度表現有很大的變化,其總體表現與全畫幅鏡頭相比較好,但可能鏡頭結構設計的原因,銳度的表現在不同的焦段、光圈值下起伏較大。
3.中心解析度
4.邊緣解析度
講師點評
從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全新的鏡頭結構和鍍膜技術的確不是蓋的,這支鏡頭在24mm和50mm這兩個焦段即便全開光圈,也有著非常出色的畫面銳度,甚至超過了佳能許多經典的等焦距定焦頭的表現,不過,在70mm長焦端這支鏡頭全開光圈時還是有些略軟,但收縮一擋光圈後表現則非常搶眼。綜合而言,這支鏡頭相比佳能的老款鏡頭的銳度有著極大的提升,如果不是為了對比測試公平,相信配合佳能的高圖元相機應該有更佳的表現。 ——姬睿
LESSON3 攝影師實拍課
不同的鏡頭遇到不同的攝影師,會展現出不一樣的風格。且看攝影師暢談他們的使用感受。
佳能24-70mm
這支鏡頭感覺要比一代鏡頭的塑膠感強了不少,而且對焦馬達的聲音也相對要大一些。在色彩方面,其銳度要明顯高於我曾經使用的一代24-70mm鏡頭,而且大光圈下焦外成像更為柔美。同時,這支鏡頭在暗光線下的對焦速度和精度也令我滿意。 ——任欣羽
松下 12-35mm
這是一支解析度高且畸變暗角控制都非常出色的鏡頭,我認為只有只用過它的人才能認識到其實非全畫幅相機也可以拍攝出色的建築和風光攝影作品。對於我而言,這支鏡頭最出色的特點就是它對於畸變效果的控制,尤其在拍攝一些畫面中具有線條的作品時,這支鏡頭能夠有更為出色的表現力。同時,我更喜歡它的光學防抖機構,在如此小巧的鏡頭內部內置了防抖機構,不得不感歎松下工業設計的魅力。——姬睿
奧林巴斯 12-40mm
各方面均衡而近乎完美的鏡頭素質,是我對這支鏡頭鍾愛有加的原因,我幾乎找不出什麼理由不用它而去用那些更重更大的鏡頭,同時其綜合圖像素質也一點也不比那些全畫幅鏡頭差。配合小巧的E-M1機身,整體輕便小巧的組合令我的拍攝創作更加得心應手,尤其在拍攝一些時尚題材的作品時,靈活的變焦及出色的畫面銳度完全滿足了我對於攝影器材的需求。 ——郭三省<>
尼康24-70mm
由於採用了許多全新的設計技術,這只鏡頭在各方面都表現出穩定均衡的特點。可以說,你很難在其身上找出什麼讓人無法忍受的缺陷。而它最大特點則是:圖像的色彩與銳度都很好,整體色彩明快銳利。 ——薇白
索尼 24-70mm
這是一支解析度相當高的鏡頭,色彩淡雅、細膩,德味濃郁。與α99配合簡直是絕配,用於拍攝風光能夠獲得非常優異的圖像畫質,而且對焦準確性也非常好,是這支鏡頭絕對值得稱道的地方。不過重量對於旅行而言稍顯負擔。但結合其本身提供的出色的畫質,以及出色的手感,重量已經不能算是一個問題了。 ——陳道道
LESSON4 選購指南課
與佳能24-70mm搭配的相機我們建議選擇
佳能的全畫幅系列
產品,其中定位為體育新聞攝影的EOS 1DX,更適合與這支鏡頭進行新聞、人像攝影的創作,而EOS 5D MARKIII,則更適合於風光、建築攝影等題材,同時性價比也更高。
吉尼佛的21315型雙肩防盜兩用攝影包
是個不錯的選擇,該攝影包帶有三腳架掛裝系統,並採用了防盜拉鍊設計,出色的防水面料能夠保證下雨時攝影器材的安全,而相對較大的容積則能讓攝影者在攜帶全部攝影裝備的同時還能裝下旅行的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讓攝影更為隨心所欲。
曼富圖的 MT190CXPRO3CN 190 碳纖維三腳架
承重能力達7公斤,純碳纖維腳管讓這個腳架的穩定性和抗振動能力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準。
和奧林巴斯12-40mm鏡頭配合最佳選擇就是其當家頂級相機
E-M1
了,這個小巧的黃金組合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滿足你任何題材的拍攝需要。
百諾出品的SHD UV 多層鍍膜超薄濾鏡
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作為濾鏡產品的新軍,百諾的濾鏡具有出色的光學品質和防護性,而價格並不比同類產品高。可選擇77mm口徑與索尼鏡頭進行搭配。
LESSON5 互動問答課
本節我們將針對很多用戶關心的問題作出解答,令讀者在使用中更加自如。
問:微單鏡頭的素質比單反差嗎?
答:經過實際測試對比,微單鏡頭在畸變控制、暗角控制等方面要比大像場的全畫幅鏡頭更具優勢,比單反鏡頭素質差的這個情況並沒有出現。
問:24-70mm比定焦鏡頭更差嗎?
答:以佳能和尼康的24-70鏡頭和其本家的定焦鏡頭進行測試對比的情況看,這兩支鏡頭的等效焦距下的綜合成像品質都與其水準接近。
問:這種鏡能不能勝任旅行?
答:旅行中,最為常見的拍攝題材是風光、建築、人像和旅遊紀念,這種鏡頭都可以輕鬆勝任,如果要拍攝遠景最好再準備一支70-200mm的長焦鏡頭。
問:重量越大做工越好嗎?
答:理論上說是的,比如索尼的這支鏡頭,但奧林巴斯的12-40mm鏡頭則打破了這一規律,因為雖然這支鏡頭不到400克,但做工卻絲毫不含糊。
講師點評
新款鏡頭有提升 佳能新24-70mm鏡頭,在鏡身部分的結構提高了耐振動、耐衝擊性,因此可以保持較高的使用壽命。同時畫質效果也比以前產品有所提高,使得創作更得心應手。 ——樊戰文
為攝影師定制 尼康的AF-S 24-70mm F2.8G ED彌補了尼康在該焦段的缺失,應該說是一支為攝影師量身定做的鏡頭,其本身蘊含的技術也是眾多的,拍攝效果出色。 ——姬睿
鏡身設計便捷 索尼這支鏡頭其暗光線下迅速、安靜而準確的對焦能力非常出色,作為一款標準變焦鏡頭,具有對焦鎖定按鈕,也讓人進行陷阱對焦或跟蹤對焦時便捷了不少。 ——劉東
輕便是王道 我更偏愛兩支微單鏡頭,小巧的體積與重量是我選擇它們的重要原因,我可以輕鬆地攜帶著它到任何地方旅行而不會感覺勞累,這一點我非常看重。 ——劉念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