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喝姜湯能防百病?你想得美

生薑雖好,但中藥無論在臨床應用還是食療養生,都強調“三因制宜”的原則,三因指的是“因時、因地、因人”,任何一種治療疾病的處方都應考慮到這三種因素。

1.時:指天時

所謂天時可以從四季來講,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特點。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這就體現了因時制宜的特點。為什麼夏天適合吃薑?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尤其以前保存食物的條件差,很多食物容易腐敗變質。食用變質食物便會把細菌帶到腸胃,引起胃腸型感冒。此時吃薑,能殺死消化道的細菌起治療的作用。再加上,夏天較冬天而言,人們為降溫喜歡吃寒涼的東西,如西瓜、苦瓜、苦菜等瓜果蔬菜。有些陽氣虛、體寒的人吃後,會有不舒服的表現。這時吃薑有很好的祛寒除濕作用。這就是天時對人體的影響。

當然,因為秋天氣候乾燥,而姜是辛溫藥物,容易消耗體內的水液,不宜多吃。如果是偏燥熱體質的人,秋天就更不合適吃薑。除非是比較明確的虛寒體質,秋天外感風寒時,可以吃薑祛寒。

2.地:指地域

因地主要是指地域的影響。譬如,四川盛行火鍋飲食文化,湯底放了很多生薑、乾薑、胡椒、花椒等辛辣藥材。這是因為四川的地域特點是緯度較高、雨水較多、濕氣較重,是寒濕之地,人們因此養成喜吃辛辣食物的習慣。這是由地域因素而做出長期的選擇,對人體有祛寒除濕的功效。

3.人:指人體

說到因人制宜,指的是人體的體質。每個人的體質是千差萬別的,所有的中醫補益方法都需看人的體質而定。孔子在《論語》裡有一句話:“每食不撤薑,不多食。”那古人養生方法可否為現代人所借用?

因為生活、社會、環境的變化,現代人的體質正在慢慢發生改變。例如,以前嶺南人常講濕熱,病人去看病時經常提到自己濕熱。但專家提醒,嶺南人體質濕是有的,不過純粹的濕熱體質正慢慢減少。相反,體寒加濕,即寒濕或者水濕,這種體質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多。

而大部分人的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夜生活多,導致陽氣過度耗用,陽氣虛的表現越來越多。再加上食物用冰箱保存和空調的應用,飲食和生活環境隨之變化。中醫養生學講夏天“當汗則汗”,意思是夏天熱的時候,身體也要適當出汗,才能排毒。但現在天氣一熱,人便多待在空調房裡,肌膚腠理馬上收緊,容易出現寒邪內侵的情況。由於人體水液代謝靠陽氣推動,陽氣受損、寒邪內侵就影響了人體的水液代謝,造成人體濕氣重、身寒、水腫等表現。

因此,陽虛、寒邪內侵、水液代謝異常使寒濕體質越來越多,成為體質變化的主要趨勢。而一般人都知道生薑能祛濕,自我感覺身體濕氣重時便用生薑祛濕,使薑療方法流行。

姜湯不宜人人喝

有些人經常煮一鍋姜湯,不問虛實寒熱,一家老小一起喝。專家指出,這是錯誤的做法,姜湯不適合人人都喝,要分體質喝。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而年齡跟體質相關,從年齡上來講,一般中老年人更合適吃薑。

人到了四十歲以後,陽氣開始越來越弱,虛寒的表現越來越多。如有些老年人經常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手腳冰涼、身體關節疼痛等,這是最常見的陽虛內寒的表現。從中醫理論來講,造成痛症最重要的原因是寒。大部分慢性疼痛病人都屬於寒性體質,生薑有較好治療和改善這種體質的作用。

專家提醒,陰虛體質的中老年人不適合吃薑。體質陰虛的表現有身體乾瘦、體內水液不足。另外還有內熱,自我感覺熱從體內而發,心煩,或覺得手心腳心發熱,尤其是在夏天多見。因此陰虛在季節的表現是耐冬不耐夏,即冬天好過而夏天難受。陰虛體質還有標誌性的表現是舌頭,一般表現為舌質偏紅、舌體較一般人瘦和薄、舌苔較少,易口幹。有這些陰虛體質表現的人需要特別注意,不宜吃薑。

另外,正常發育的青少年也不建議吃太多薑。因為年輕人的陽氣比較旺盛,特別是小朋友,屬於純陽之體,一般不需要薑療。偶爾調攝不當,感冒或體寒可適當吃點薑,但不建議作為長期的養生方法。

正常情況下,不適合吃薑的人喝了過量的姜湯後,會出現咽喉腫痛、口幹口苦、聲音沙啞、便秘、口臭等內熱症狀。出現這些症狀,說明本身不適合吃薑。

羊城晚報作者陳映平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