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就愛拍·跨界 電影與攝影之間的頑童們

編輯:劉可為 文:soulmate

電影作為建築、音樂、雕塑、繪畫、詩歌、舞蹈外的第七種藝術形式與攝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跨界之中總有涉獵兩方面,在電影領域與攝影上都有所建樹並富有個人特點的攝影師。

小津安二郎

戰場回來的細膩情懷

小津安二郎在日本電影界算得上是神級導演,同時他的攝影作品也充滿著對家庭溫情的關懷與關愛。

小津安二郎

1903年12月出生于日本東京,開創了表現平民家庭生活的“庶民劇”影片類型

鏡頭中的脈脈溫情

自從他二十歲時進入松竹公司擔任攝影助理起,他所營造的就是一個完整的黑白默片電影時代。一切悲喜情懷都在靜默的黑白光影裡緩緩呈現。小津的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現代日本社會的風俗習慣和世態人情。熟悉日本風俗和人情的人自然會對這些影片感到饒有趣,玩味無窮;但在那些對日本習俗全然生疏的異國人看來,開始也許會覺得新奇,但終究不能領會其細膩微妙的含義而感到索然無味。他表現的現代日本風俗,不是雜亂無章地隨意描寫,而是通過電影的技巧把他統一在一種出色的形式之中加以表現。即使是外國人對這種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緊張感、層次感和幽默感也會很容易領會。他熱愛生命,對鏡頭下的人物既是憐愛也傾注了無限深情。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充滿細膩感情的人是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戰犯。但他的電影繼承了被美國電影所淡忘的一些東西,並把它作為一種日本式的美而予以完善發展。

日本符號化的鏡頭

小津安二郎最著名的就是低機位、固定機位還有空鏡頭的使用。低機位,模擬日本人跪坐在地板上的高度為視角,也成為日本文化的象徵符號。小津的鏡頭很少有運動,偶爾在拍攝人物在外景走路的時候會有橫移。電影轉入新一個場景的時候通常會讓空間先於人物出現,通常是人物從畫外走入畫內,營造空間感。

“小津不是個國際化的電影導演,他的鏡頭下都是充滿日本溫情的、暖暖的人文關懷。用鏡頭展現最溫暖的日本家庭生活。”

斯坦利·庫布裡克

發現衝突的雙眼

半路出家的導演,對攝影有著轉型性的敏銳嗅覺,對場面的把控更是有一雙發現衝突的雙眼。

斯坦利·庫布裡克

1928年7月26日生於美國紐約,猶太血統的傳奇導演。13歲開始“攝影生涯”

顛覆電影的導演

如果你知道《發條橙》和《2001:太空漫遊》那你一定會知道斯坦利·庫布裡克。斯坦利·庫布裡克是過去40年間始終最吸引人的電影製作人,他的作品受到的讚揚幾乎和招致的咒駡一樣多。他非傳統的敘述感又常常會引來輕蔑的挑剔。儘管如此,他在重複和模仿主導的傳媒圈仍舊是一位獨一無二的藝術家。庫布裡克早年曾是記者,對電影的狂熱,使他很快便成為地下電影的代表人物,他超常的才華引起了好萊塢的注意。但在電影上,他完完全全顛覆了整個電影類型片的定義,開創了“反類型片”的先河。為了《2001:太空漫遊》,他幾乎修了一遍航太工程,這部電影也是科學漏洞最少的一部科幻片。因為他要求一切都要同真實的太空環境一樣。因為這部電影,電影行業的模型佈景設計技術就此登上一個新臺階。當然包括斯坦尼康在電影《閃靈》中的率先使用。

自生自滅的攝影師

早年間的記者生涯也給了庫布裡克在攝以上的至高造詣。庫布裡克對電影的特殊處理技巧,就隱藏在他的相機後面。在當上導演之前,庫布裡克用來表現自己、認識世界的工具就是相機。庫布裡克對攝影的興趣始於13歲。那年父親送給他一部相機,讓他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成為了攝影發燒友。為了拍下好照片,庫布裡克走遍了紐約大街小巷,並借用朋友的暗房加工照片。庫布裡克的早期攝影作品就顯示出他對畫面的掌控能力,從中能窺視到他後來電影作品的影像風格:集創作、劇情、燈光和懸疑於一體。和他的電影一樣,這些照片十分富有戲劇張力。庫布裡克的鏡頭下,有抱著一堆書顫抖著走下陡峭樓梯的年輕女子,那些書已經十分傾斜,也許按下快門後的下一秒女孩就會從樓梯上跌落。整體來說庫布裡克的攝影作品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具備當時那個年代所有街頭紀實攝影作品的特單,但又總有些許不同,它們或帶有瞬間的靜止性、或帶有下一秒動作的延伸。

“對於庫布裡克這個完美得近乎癲狂的導演,只能說他是電影之神!他是半路出家的瘋狂攝影記者!其他真的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編輯點評

這個記者出身的導演絕對是雙面的天才,無論是電影上還是攝影上都頗有建樹。從這些照片中也能看出庫布裡克對電影題材的敏感。1947年,電視劇《囚車》在紐約街頭拍攝時,被恰好經過的庫布裡克碰上了。他抓拍了電視劇場景中有關擦鞋兒童的作品。游走在大街小巷的兒童,有時會露出與他們年齡不符的世故和狡黠,有時也會仰望天空,顯得不知所措。另外,庫布裡克絕對是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電影鏡頭似乎每一幀都要求完美,我個人很喜歡這樣一個笑話:“斯皮爾伯格死後去了天堂,在大門口他被攔了下來,門衛說“你回去吧,電影導演是不能上天堂的!” 正在這時,庫布裡克騎著自行車從旁邊通過並徑直上了天堂.“那他為什麼可以過去呢?” “因為他是上帝本人,只不過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庫布裡克”。

何藩

紀實風格的情☆禁☆色片導演

他上世紀七十年代指導出的本地情☆禁☆色片作品,雖然電影不算上乘,但他的攝影作品卻張張深入人心。

何藩

1937年出生於上海,他的攝影作品連續8屆贏得美國攝影學會的世界攝影十傑的榮銜

本土氣息的紀實關懷

上世紀七十年代已經拍出了轟動一時的實驗色☆禁☆情片《迷》和隨後的《春滿丹麥》是本地情☆禁☆欲片的先鋒作,八十年代末,何藩重出江湖,推出新作《夜激情》,票房高達七百萬餘元。在早年間的香港影壇奠定了十足的色☆禁☆情片導演的地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何藩還是一個攝影名家,但是電影上的成就沒有讓他在攝影領域沒落下來。他的攝影作品往往都關注香港市井生活,在時代發展並是殖民地的香港,有很多平時都不被關注到的角落,在這個角落裡往往生活的都是香港本地的原住民。他的鏡頭更是深入到貧民窟本地人的生活裡,除了單純地用鏡頭記錄生活之外,也通過光用構圖展現人文關懷。很多當時香港的環境已經在當今很難見到了。何藩的紀實作品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畫面中的光影,尤其他的逆光作品,畫面中的主要光線都恰到好處地從一側射入,伴隨著若有似無的“丁達爾”現象,讓畫面中各自忙碌的市井人們都受到陽光的照射。讓簡單的生活瞬間變得不再尋常。

安德魯·柏金

生活中所見真情實感

英國著名編劇和導演,他參與創作的電影在圈中也舉足輕重,但他為妹妹創作的攝影作品才深入人心。

安德魯·柏金

1945年出生於英國倫敦,是英國演員、導演、編劇。著名作品是給其妹妹的一部紀實片

記錄最為自然的生活

安德魯·柏金出生於1945年,其參與編劇的著名作品包括《聖女貞德》、《香水》等。這組作品是Andrew的一組私人拍攝,記錄的是其妹妹簡·柏金與她的丈夫——法國流行音樂人物塞爾日·甘斯布的家庭生活。不知道是根據當時時代的特點還是受個人的拍攝風格的影響,安德魯·柏金的攝影作品中帶有歐洲特有的“慢節奏”生活,隨著膠片的低飽和度色調,也讓鏡頭中的簡·柏金與甘斯布有著各自的人格魅力。與當下的情侶照不同的是,安德魯鏡頭下的妹妹與那時的妹夫神態自然,更像是他鏡頭中的普通人。而攝影作品也展現出一種強烈的紀實風格。無需引導,對於這對夫婦的生活,柏金僅僅做的是在一旁冷眼旁觀地拍攝,看上去像個陌生攝影師那樣拍攝,同時他又帶著對妹妹的強烈感情按下快門。安德魯作品中有部分黑白作品,對於紀實感強烈的黑白作品,安德魯的鏡頭下也帶有著講究的光影過渡。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拍攝當年清新作品的導演是指導《香水》、《聖女貞德》那樣畫面色彩光影濃烈的導演。如果只看作品很難分辨出是出自一人之手。

安德列·塔可夫斯基

鏡頭中帶有朦朧的鄉愁

因為是詩人的兒子所以有著浪漫的情懷,因為生在俄羅斯,所以鏡頭影像中都帶著鄉愁。

安德列·塔可夫斯基

1932年生於俄羅斯紮弗洛塞鎮,就讀于蘇聯電影學院,作品贏得過多項國際大獎

電影導演中的哲學家

安德列·塔可夫斯基,以畢生的兩部短片和七部長片,實現了一個“影像哲學”的思考和責任,他以緩慢的節奏,使觀者的眼睛和圖像之間建立了全新的樸素的關係,他說:“我要時間在銀幕上以嚴獨的方式流動。”塔可夫斯基是帶者電影語言自覺的形式感開始創作的。在《伊萬的童年》中,夢的直接化入現實和紀實資料片的插入運用,以及個人微小事件背後宏大的歷史、哲學和宗教思考背景,都顯露出塔可夫斯基的日後風格。他的作品,關注的影像的形式美本身,就是需要屏息凝神的全部,它的形式本身,就如同音樂的旋律練行的節奏,具有自足的尊貴品質,在語言已被大面積污染的時刻,新生的電影語言或許還有保著原始的純潔性,塔可夫斯基把凝視的目光集中於聲音影像之上,希望影像的天窗能夠給人們帶來一縷新鮮空氣。

攝影作品中的浪漫詩人

安德列·塔可夫斯基最著名的攝影作品是他的拍立得攝影集,在影集的背後有段曲折複雜的故事。1981年,塔可夫斯基已名聲遠播,受邀和妻子至義大利工作,繼而計畫定居異國。此舉觸怒蘇聯當局,於是將其兒子扣押,一家分隔兩地,塔氏不得返回祖國。這本攝影集的前半部,包括大量塔可夫斯基在俄國時期的家庭、妻兒、及生活快照,後半部,則是他到義大利後的影像速寫。除了他一貫的詩意與神秘氣質外,裡面諸多故土與愛子照片,之後變成流亡異國的導演魂牽夢繫的執念,這些影像後來變成電影,就叫做《鄉愁》。直到塔可夫斯基病痛纏身,即將離世前夕,其子才獲准前往義大利,一家團聚。塔氏作品以如詩如夢的意境著稱,主題宏大,流連於對生命或宗教的沉思和探索。伯格曼評價“他創造了嶄新的電影語言,把生命像倒影、像夢境一般捕捉下來”。他的攝影作品與他的電影作品一樣充滿著相同的輕柔情懷。也許在整個電影史上,沒有一位電影導演像塔可夫斯基那樣對人類精神抱有如此執著而深切的關懷,在他之前沒有,在之後也很難有。

“塔可夫斯基是最偉大的,因為他的影片如果不是紀錄片,那就是夢。而這種浪漫的夢境又被他用寶麗來留存了下來。”

編輯點評

用拍立得的人,總是給人一種特立獨行的感覺。偏偏半個世紀之前的安德列·塔可夫斯基也這樣舉起過相機拍攝。他被稱為“電影界的貝多芬”,之所以這樣稱呼他是因為他以單個人的給世界的救贖做出了悲壯的努力。似乎當時那個年代的俄羅斯人帶著太多的“國恨家仇”。這樣的感覺早就已經滲入塔可夫斯基的靈魂裡,讓他每一次舉起寶麗來按下快門後就能濕著眼眶再放下。

via Fotomen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