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景天窗真的實用?還是為了面子吧

時下,大家買車都有各種各樣的標準,有的注重外觀,有的在意性能,有的關注油耗,有的關心售後服務。但是在這些常規的購車標準外,我們的消費者群體中正在悄然興起一撥“全景天窗黨”,他們的購車標準除了上述的某些條框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有沒有全景天窗。

全景天窗這一項配置的確切歷史已不可考,比較常規的說法是,1996年第一代雷諾風景這款MPV首次配備了全景天窗,這款車在其後的三代車型歷史中銷量均非常成功,這裡面或許就有全景天窗的功勞。其實,我更願意認為,車商將天窗越做越大併發展出新的名詞:全景天窗,其實是在滿足普通人們對敞篷車的嚮往,那種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中馳騁的感覺,逐漸從敞篷跑車演進到了MPV、SUV、普通轎車身上。

在SUV和轎車領域,這種演進首先出現在了豪華品牌領域,賓士、奧迪、捷豹、路虎、凱迪拉克為代表的品牌在旗下旗艦型和熱銷車款上均配備了全景天窗,如賓士GLK;奧迪Q7、Q5;捷豹XJ、路虎攬勝系列、凱迪拉克SRX等。甚至,這些品牌都還推出了“全景天窗版”,正式將全景天窗作為一項“配置代表”來吸引消費者。

作為產品標杆,豪華品牌的做法逐漸影響到了普通汽車品牌,我們看到大眾途觀、日產新奇駿、現代iX35等也都將全景天窗作為主打賣點之一。市場的選擇導致全景天窗氾濫,全景天窗的普及又是購買群體推波助瀾的結果。

北大經濟學家鄭也夫先生說過,消費行為是商家和消費者的“合謀”,全景天窗的流行也是汽車廠家和國人“好這口兒”的合謀。但我認為,在這個合謀背後,我們的消費者是不理性的。

這個不理性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全景天窗和普通天窗相比,實用性高不出多少,但價格卻高出一大截兒;二是部分全景天窗的設計已經影響到了車身剛性,導致汽車被動安全係數降低。

先說第一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所謂全景天窗的車型,其實只能打開一半,如奧迪Q5全景天窗面積為0.8449平方米,實際可打開面積為0.426平方米,其他車型大同小異,所以後排乘客那部分天窗形同虛設。之所以這樣設計,一方面因為車頂弧度,大面積的伸縮玻璃無法安置,另一方面可能因為成本,畢竟兩套動力伸縮裝置外加車頂的安置設計會比較複雜。但僅是這樣,全景天窗車型較之無天窗或者普通天窗車型的售價卻高出許多,一般情況下,加裝全景天窗的價格會在8000-20000萬元之間不等,豪華品牌領域會更多,當然,買豪車的人講究的就是這個,無可厚非。但是在我們普通購車族看來, 如果廠家能將這部分錢用於增加一些更具實用性的配置如倒車影像、中控大屏、座椅調節加熱,或者增加安全氣囊數量,會不會更加能體現你們廣告語中經常吹的“以人為本”的造車理念?

再一個,全景天窗是否削弱車身剛性?我們知道,側面撞擊和車輛翻滾,考驗車身剛性最大的部分就是B柱,而B柱會環形貫穿車身中央地帶,車頂天窗部分就在B柱經過的地方,現在有的全景天窗為了追求大面積和美觀性,將B柱車頂縱梁儘量細化,在側面撞擊來臨時,或者車身發生翻滾時,車身勢必將會更易受擠壓而變形。其次,全景天窗面積大,密封裝置稍有瑕疵,就會造成漏水灌風,這些問題也時刻煩擾著你的愛車生活。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說,我有錢,就喜歡全景天窗,別人沒有瞎BB的權利。是的,沒錯。但是正確的消費觀念是利導商家向好的方面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神車在中國減配偷工減料,我們國人仍然樂此不疲的買,就很說明問題,一旦一種風氣成為消費趨勢,那麼就極有可能被聰明的汽車商家利用,從而將消費者玩弄于鼓掌之中,那麼人傻錢多的悲劇會再度上演。退一步講,一項花費既高昂又損害安全性的配置,我們為什麼要為此掏腰包,難道就為了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愛車時來一句:全景天窗兒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