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世紀日本電視動畫史的回顧與拾遺(十二):1968年二月~四月
作者:搖客家
前進前進!飛雄馬!
日本最初的棒球題材動畫《巨人の星》由推出過《怪物Q太郎》和《小超人》等的“東京Movie”社推出,一躍成為了1968年數一數二的話題大作,可能國內觀眾對此作的影響力沒有直觀概念或者會質疑“比《Touch(棒球英豪)》有名麼?”,答案是肯定的,和80年代更加偏重情感路線的《棒球英豪》相比,《巨人之星》才是日本人心中難以忘懷的王道棒球動畫。同樣由於引進選擇上的問題,在例如女排題材上,國內唯一有存在感的是石森章太郎原作的電視劇《青春的火焰/排球女將》,但在日本人心中的此類名作則是動畫《Attack No.1》和電視劇《Sign V》,在之後會介紹到。
《巨人之星》也是筆者較早通過DVD瞭解的昭和動畫,曾買過兩盒Collector版的DVD-BOX,和裝碟密集的全集套裝相比盒子厚而空,每套三碟,內附一些圓形卡片,由於對棒球缺乏瞭解,看了開頭幾話就再也沒去拆第二盒,但前期描述主角童年時刻苦鍛煉的戲份還是非常震撼的。
筆者收藏的《巨人之星》Collector版Vol.1與2,包括早期青雲篇部分
本作講述了少年“星飛雄馬”在曾是日本著名的棒球隊“讀賣巨人隊”的三壘手的父親的鬼畜培育下成為神投手的故事。飛雄馬的爸爸“星一徹”應該是日本動畫裡早期最為有名的鬼父形象了,有名到曾被稱為是“日本第一的父親”。這位父親窮到真的是家裡除了四面牆、壁櫥和飯桌外也沒啥別的東西了,吃飯也拮据的一徹依然常常喝的起酒,只要想找理由打飛雄馬,桌子照掀、酒瘋照撒,打完了父子倆還要一起淚流滿面,整部劇充斥著兩人互打雞血的場面。他把自己對棒球的愛全部寄託到了兒子身上,整天不顧偷偷在一旁不忍看到弟弟被虐而啜泣的飛雄馬的姐姐“星明子”的阻攔,對兒子進行魔鬼式的訓練。
國民好爸爸星一徹的日常:掀桌、喝酒、打兒子、無視女兒勸
“巨人之星”這個標題梗來自於第一話結尾,當飛雄馬對著家中牆壁上一個口徑只能容下一枚棒球出入的洞進行投射訓練時,被一徹的老友也是業界前輩的川上哲治發現了飛雄馬的才能。當川上走後,星一徹隨便指著天空中的某顆星星對姐弟倆說:“看著,飛雄馬,那個星座就是職業棒球的名門巨人隊,我也曾是那閃耀的星座中的一員,但現在我的手已經無法企及,你要向著那顆星前進,成為巨人隊中閃耀的明星。飛雄馬喲,以這顆榮光之星為目標吧!”因此,其中的“星”不僅指主角的姓,也包含星星、未來之星等含義,而這個“手指天空中的星星(或是夕陽)勵志,並一起淚流滿面”的橋段式的名場面,在後來被大量的運用到了各種熱血動畫中,而再往後卻逐漸變成了一個搞笑梗。
《巨人之星》第一話中的細孔投球練習,以及星一徹手指星星給兒子打雞血的名場面
星飛雄馬的聲優,則是我們的星星大魔王,年僅15歲時的古穀徹了。在1966年的《海賊王子》中的優異表現後,此作真正成為了他早期的知名代表作,不管是後來的星矢還是阿姆羅,他一生都和熱血少年綁定在了一起,而角色名字中“星”和“馬”這些字樣似乎也預示著某種未來的緣分。而飛雄馬左右臉各有的不明所以的三根毛,成為了他標誌性的外貌特徵,你一定也想到了鳴人的臉毛,雖然生長原因不同,但似乎體現了他們熊孩子般的共同特質。
讓筆者最為震驚的便是第二話中出現的為了鍛煉飛雄馬的力量而穿上的由各種彈簧組成的“大リーグボール(League Ball)養成ギプス(Gips)”了,可直譯作“大聯盟球養成外骨骼”(Gips原意為骨折用的石膏板不是太恰當),有興趣搜下這個束具也能看到一些比較哲學的畫面,甚至也被用於SM道具。所謂的大聯盟球致敬的是美國職業棒球聯盟,是飛雄馬代表性的變化球技能之一,也稱為是“魔球”。吃飯和睡覺時都穿著,長期束縛後脫掉便可以變得很強,這套裝備由於超出了三次元世界中人們可以接受的鍛煉方式的上限,可以說在根性體育題材中極具代表性。
著名束具的登場,普通小夥伴戴上便扭曲成一團
就如同櫻木配流川一樣的道理,體育動畫的熱血主角身邊常有位冷酷的美男作為他一生的基友和宿敵,這個傳統便從此作的男二號“花形滿”開始。花形滿是一個像花輪同學那樣的財閥家庭的富二代,各方面條件都優於飛雄馬的他在最初登場時卻是個不良少年,小學四年級就可以無照駕駛敞篷車,率領不良棒球隊“Black Shadow”到處惹事生非。在第二話中由於Black Shadow打球的場地和星一徹週末打工的工地出現了衝突,花形的手下強搶了挖掘機搗亂,有兩位隊員坐上並開動了直通懸崖的軌道小車。情急之下一徹脫去了飛雄馬的束具,力量全開的飛雄馬向小車投去了石塊終於將其停住。從此,飛雄馬和花形兩人一生的羈絆和孽緣就開始了,而花形滿也被認為是早期池面男二的代表。除了原創人物外,劇中還引入了當時真實存在的知名棒球運動員如長嶋茂雄、王貞治等人,作為飛雄馬的前輩給予其指導。
《巨人之星》第二話中四年級駕車帶人的花形滿,以及飛雄馬脫束具救人的場面
雖然《巨人之星》的原作者梶原一騎也能算個漫畫家,但他的創作模式大多都是由他擔任原作,他人來負責作畫,本作漫畫作畫者為川崎のぼる。從《巨人之星》開始,但凡看到充斥著男人的肌肉和汗水的體育題材電視動畫,大多都有他的身影,例如大名鼎鼎的《明日之丈》和《老虎假面》,以及《無影腳》《赤血十一人》《空手白癡一代》等。關於梶原一騎的生平和在體育漫畫上的造詣,可以移步至本站的《日漫編劇雙雄之一:梶原一騎(上)》。
由梶原一騎開創的“スポ根”(即是由“Sports”和“根性”兩片語合而成)潮流,從60年代末一直熱到了70年代,除了上述體育動畫外1969年播出的電視劇《柔道一直線》也屬於根性體育的代表之作,你們也可能聽說過部70年代的動畫《根性青蛙》,那麼日本人常說的根性究竟是什麼呢?“根”來自於佛教中的理念,代表了人的基本品質和性格,每個人的根性就如同源自於同一棵菩提樹的樹根一樣都是相近的,由於枝幹的分叉,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品格和秉性。而根性則是人一生下來就具有的本質能力,但不能完全的開發出來,只有經過了極度苦難的強壓和使出不屈不撓的精神力才能達到極致,一旦突破了這個極限點,不管什麼普通人難以辦到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甚至於達到接近神的境界。而根性體育風潮中強調的就是要在有天賦的前提下付出異于常人的努力,甚至是不惜破壞身體健康(現在的中國運動員的訓練方式就相當的根性),便可成大器,當時在日本也被認為是一種反人類的軍國主義精神。
寫到這裡,筆者難免想到某女神的一句話“你不是還有生命嗎?”,對,就算身體鳳梨鳳梨噠,也能超越極限,所謂的小宇宙、元氣、查克拉不都是根性的變種麼,這便是日本熱血動畫貫徹始終的核心精神了。
名偵探、江戶川、小五郎、怪人十二面相…誰?
看到標題裡的這些關鍵字猜作品的話,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沒有懸念的,但很顯然並不是。這裡要說的是蟲Production在1968年推出的《わんぱく探偵団》,筆者譯為《頑皮偵探團》。根據標題關鍵字的元素很容易猜到本作是基於著名的推理小說家江戶川亂步的作品改編,原作《少年探偵団》中的六人團體原本是在江戶川筆下的名偵探“明智小五郎”系列中登場的以少年少女們組成的偵探團,而明智小五郎作為他們的輔助角色存在,共同對抗邪惡的怪人十二面相。
《頑皮偵探團》圖集
少年偵探團的團長名叫小林少年,原名小林芳雄,典型的濃眉大眼主角臉,經常穿著一件帶有“V”標誌的衣服。早在50年代,就已出現了各種以《少年探偵団》為原作的電影、電視劇等,例如1954年松竹的《怪人二十面相》電影三部曲、1956年至1959年東映的《少年探偵団》電影九部曲、有時被視作特攝片的電視劇《少年探偵団BD7》等。在小說原作中少年偵探團最初已有10人編制,甚至曾擴員至23人,因此各種影視版本中的其他隊員只能相應取捨,甚至改名改設定至難以對應原作,而小林芳雄則是在各個版本裡雷打不動的主角。
《頑皮偵探團》第一話劇情截圖
本動畫版的成員設定改動也較大,除了小林以外其他五人皆為片假名的帶醬、碳、樣等字樣的昵稱。團裡唯一一個妹子名字居然叫“Otoko(男孩子)”,外型特徵是雙馬尾。團員“Chibi(小個子)醬”,是Otoko的弟弟,外型特徵是穿背帶褲戴鴨舌帽。團員“Sute樣”,外型特徵是臉長個子高,擅長駕駛汽車。團員“Mame碳”,擅長機械研究和製造,外型特徵是眼鏡男。團員“Debu(肥)ton(豬)”是個外型肥胖且愛吃的男孩。
根性摔跤運動的“動物”
根性體育動畫已開始爭先恐後的擠入螢幕,這次是由《巨人之星》的作畫者川崎のぼる自己的原創漫畫《アニマル1》改編的摔跤運動題材動畫,由蟲Production製作推出。這標題為什麼要叫《Animal 1》呢?這個梗來自于1964年東京奧運會羽量級自由式摔跤金牌得主渡辺長武的外號“Animal”,當時在五個金牌得主中只有他一分不失地完美成功,用在本作主角東一郎身上即是表示他力如虎、壯如牛一般的強大,而在1968年播出則是為了迎合當年的墨西哥奧運會。
《Animal 1》圖集
《Animal 1》OP畫面截圖
東一郎與父親和六個弟弟(並沒有8號超人東八郎哦)一起過著船居的生活,他雖然個子矮小但體格非常強壯。第一話上來就非常的高能且緊貼“Animal”一詞,在東一郎轉入東京墨田區的一所中學的開學第一天,兩頭野牛突然闖入學校,四散的學生中有一位駐拐杖的妹子不幸摔倒後被野牛圍住。這時東一郎和正巧路過的三年級太塊頭學生荒馬太一起協力把野牛給趕跑了,兩人優秀的運動神經因此得到了各個社團的關注。其後荒馬太被招收入了拳擊部,而東一郎則被摔跤部的山彥正看中,開始了他作為摔跤運動員的成長史。從畫風和主角人設來看,此作和先前的《哈裡斯的旋風》非常相似。
《Animal 1》第一話東一郎和荒馬太制服野牛的場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