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坑!車架鋼材竟暗含忽悠

關於汽車安全的話題,很多人會先入為主的談到碰撞安全,並且非常重視車身鋼材的薄厚輕重,對那些輕薄的完全否定,但這種思想其實是很有問題的,畢竟科技進步的速度超乎所想,而部分銷售人員拿著忽悠人的資料到處鼓吹自己車的安全性能多硬實,總之就是各種“坑”,那今兒就跟大家聊聊車身鋼材的事。

安全無關鐵

皮車廂硬才是王道

在說之前還得老生常談的講一次,車身鐵皮和安全沒有半毛錢干係,車架結構的合理性才是根本,該軟的地方軟,該硬的地方硬,而車身鐵皮說白了就是裝飾、遮風擋雨,就跟大家穿衣服的概念類似。

目前,車身結構中該硬的地方主要是前後保險杠,特別是車廂處(包含車門),能有多硬就多硬,這裡是乘員唯一的生存空間了,可以說容不得半點的變形,因此廠商也在車廂結構上投入了巨多成本,以提高安全性能。

應用更輕薄新材料

但其中暗含忽悠

而主要的做法是使用更高強度的材料,例如我們常聽到的高強度鋼、超高強度鋼、熱成型鋼乃至碳纖維材料等(此處已對好壞進行排名),而新材料基本具有更加輕薄,但強度高出數倍的特點,成本也隨之提高,車企會根據需求,按比例使用,並非整台車都採用優質材料。

至於鋼材的強度區分,也是有兩套概念的,即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前者表示變形的難易,後者表示撕裂的難易,一般來說抗拉強度是遠高於屈服強度的,但對於駕駛安全來說,車子不變形才是關鍵,因此屈服強度更具參考意義。

不過這就有了鑽空子的地方,因為國人對於鋼材的區分沒啥概念,行業內也沒有非常明確的標準,甚至不同車企都有自己一套區分系統,所以投機倒把的車企就會用抗拉強度的數值去標識,動不動上千兆帕的強度,會讓人誤以為車子真的很安全。

認清屈服強度數值

結合IIHS碰撞判斷

所以,教授建議首先要弄懂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數值,而不是單方面根據廠家自行宣傳的“超高強度,極高強度”去區分,並且應當結合實際的碰撞測試情況,看看廠家的標識是否存在水分。

這裡建議大家去美國IIHS官網翻看車輛的碰撞記錄,重點看看25%小角度碰撞測試部分,能夠直觀的看出車廂的安全性能,也就是容易變形與否,簡單舉個例子,某神車當年號稱用了超過65%的高強度鋼,但是在這個測試中卻被採用鋼材強度值更低的車型秒殺,顯然鋼材的區分存在水分了,真心不要輕信廠家的宣傳呢。

大部分車子都一樣

級別越高材料越好

最後,其實同級別車型所採用的材料差異並不大,目前緊湊型車和緊湊型SUV基本以普通鋼材結合高強度鋼為主,部分特別強調安全的品牌,才會運用熱成型剛或硼鋼,例如福特,但使用比例也是酌情佈置。

而隨著車型等級的提高,材料的應用也會有顯著變化,尤其是豪華車和普通車的差距就更大了,換代5系甚至會用上碳纖維材料提高車身安全和操控性,這可是一般是十來二十萬家轎不敢奢望的呢,畢竟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哪都適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