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夏天不防曬,不過是皮膚變得黑一點,冬天捂捂就白回來了。殊不知,陽光裡的紫外線除了讓我們的皮膚變黑、長斑,還會加速皮膚老化,催生皺紋,甚至大大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
紫外線是如何傷害皮膚的?怎麼防曬最有效?有哪些容易被忽視的防曬誤區?《生命時報》特邀權威專家,為你送上一份“夏日最全防曬寶典”。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楊淑霞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郝飛
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制傘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何玲君
北京服裝學院材料學院副教授 龔龑
第一道皺紋長在夏天
夏季的高溫對皮膚具有極大的殺傷力。有研究表明,暴曬10分鐘,皮膚會早衰10天;68%的人長出第一道皺紋,就是在夏季。因此夏季是抗衰老的黃金季節,在這個時段呵護好肌膚,能為一年的護膚打下基礎。夏季肌膚老化快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紫外線照射最強烈的時期。紫外線會讓膠原蛋白纖維容易斷裂,加速皮膚老化,導致色素沉著、粗糙等問題。
二是多數女性的夏日保養,力求清爽。但她們忽略了,高溫會加速新陳代謝,肌膚水分容易流失,皮膚營養很可能入不敷出,結果造成細胞營養不足,皺紋也就隨之而來。
此外,夏季光照強烈,光老化引起的皮膚鬆弛非常明顯。皮膚表面沒有足夠的支持力,不夠緊實飽滿,整個輪廓就會耷拉下來。這就是為什麼87%的人會覺得夏天拍的照片,看起來臉更大。
6類人最需要防曬
每個人對紫外線的敏感程度不同,在同樣時長、同樣光照強度下出行的人中,有些只是微微曬黑,有些卻出現了紅斑、脫皮等現象。不僅如此,即使是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地點,陽光對皮膚的“殺傷力”也不同。專家提醒,以下6類人需要格外注意防曬。
皮膚白皙的人
郝飛指出,皮膚越白嫩的人越要格外注意防曬。這是因為膚色淺的人對光比較敏感,更容易曬傷,這也是黃種人罹患皮膚癌幾率較白種人略少的因素之一。
兒童、青少年
兒童期是對紫外線最敏感的時期,因為孩子的皮膚、眼睛組織都比較脆弱,再加之他們戶外活動較多,一年之中暴露于陽光下的時間是成年人的兩倍以上,所以更要做好防曬工作。
研究顯示,儘管皮膚癌多發病于中年時期,但人一生中受到紫外線傷害大部分發生在18歲之前。研究指出,在15~20歲期間如果有5次或5次以上曬傷起泡的經歷,患黑色素瘤的風險將增加80%。
容易曬紅的人
郝飛提醒,如果你發現自己一旦暴露在陽光下,就容易出現脫皮、紅腫、起水泡等問題,說明你可能對光敏感,需要加強防曬。
戴隱形眼鏡的人
從疾病角度來講,患有痤瘡、皮炎、角膜炎、戴隱形眼鏡的人,都要格外注意防曬。
戶外工作者
長時間待在室外的人群,如交通警察、建築工人、電焊工人、農民或駕駛員等,受到紫外線的侵害自然更多。尤其是待在高山、海底、水面、沙灘、混凝土建築物或雪地等處,容易受到反射紫外線的侵襲,要特別注意。
服用降壓藥的人
歐美研究報告發現,服用抗生素、利尿劑、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口服避☆禁☆孕☆禁☆藥、降壓藥等,也會讓皮膚對光較敏感。
防曬裝備大比拼
提到防曬,我們都會想到防曬霜、遮陽傘以及近幾年開始流行的高科技防曬衣。這些防曬裝備的效果究竟孰優孰劣?又該如何挑選和使用?
防曬霜是防曬的基礎
最好養成一年四季塗抹防曬霜的習慣。即使用了遮陽傘、穿了防曬衣,也不能省略抹防曬霜這一步驟。一般來說,上班族選擇防曬指數SPF15、PA+的產品就夠了。如果要在夏季10點到14點外出,應選用SPF30、PA++以上,最好帶有防水功效的防曬霜,每2~3小時補塗一次。防曬指數越高,保護越大。但並非數值越高就越好,因為防曬指數越高的產品通透性也越差,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分泌與呼吸,增加皮膚刺激或過敏的機會。
遮陽傘是防曬的重要利器
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控中心以及美國癌症協會一致認為,防曬一定要“有遮擋”,如待在室內、打遮陽傘或穿防曬服。一般來說,在抵抗紫外線的能力方面,遮陽傘優於防曬服,防曬服優於防曬披肩。
何玲君指出,挑選遮陽傘主要看防護指數,只有UPF大於40,且UVA透過率小於5%時,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此外,傘面顏色越深、越厚、越密實,防紫外線效果越好。相對於棉、絲、尼龍等面料,滌綸更防曬。要想知道遮陽傘的防曬效果,不妨到太陽下試一試。影子越深,防曬效果越好。
深色衣服更防曬
美國“好管家”研究所紡織部對市場上的夏裝進行了檢測,發現深色衣服有更強的防曬能力。
龔龑表示,市場上出售的薄薄的半透明防曬衣,是用經抗紫外線處理的多微孔纖維製成,不但有防曬作用,而且具有吸濕排汗性,適合夏天穿。他提醒,最好選購注明服裝材質、防曬指數的防曬衣。一般來說,面料中腈綸含量越高,UPF指數越高,防曬性越好。
此外,墨鏡和遮陽帽也是必備的防曬用品。灰色系的鏡片防曬護眼效果最好。帽子能遮蓋的面積越大,防曬效果越好。
八大防曬誤區,你中了幾招?
不論春夏秋冬,如果防曬方法不對,即使抹再多的防曬霜也無濟於事。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聖托馬斯醫院皮膚病學研究所光生物學研究室主任約翰霍克總結了8個人們最常犯的防曬誤區。
誤區一:陽光不強的月份不用防曬
曬傷與室外氣溫高低沒有關聯,傷害皮膚的罪魁禍首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尤其是在6月份,紫外線最強。
誤區二:只出門一會兒,不用防曬
清早及下午6點後紫外線弱,這時只在戶外逗留一小會兒,可以不塗防曬霜。但是上午11點至下午3點出門就必須塗抹防曬霜,這個時段即使在戶外待2分鐘,皮膚也會受到損傷。
誤區三:皮膚白,可以不塗防曬霜
塗防曬霜可以顯著降低皮膚癌風險。但是如果你不塗抹防曬霜,在戶外活動30分鐘,就相當於抽一根煙給皮膚帶來的癌症危險。
誤區四:陰雨天不用防曬
雲層和雨水無法很好地吸收紫外線,即使雲層很低,紫外線被削弱了,也仍舊會灼傷皮膚。
誤區五:塗防曬霜妨礙身體合成維D
研究發現,塗防曬霜後,皮膚仍可以接受陽光照射,不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
誤區六:防曬霜塗一點就夠用
成年人每只胳膊平均塗抹3毫升,面部和頸部也需要3毫升,每條腿、前胸或後背各需要抹6毫升。如果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應每隔2~3小時重抹一次。
誤區七:去年的防曬霜不能用
防曬霜通常可保質兩年。如果防曬霜出現過多水分或者結塊,說明已變質。
誤區八:不出門就不用防曬
玻璃能擋住紫外線B(UVB),卻擋不住紫外線A(UVA)。因此,只要陽光透過玻璃照在皮膚上超過10分鐘,也會灼傷皮膚。另外,紫外線可通過空氣折射,從不同角度對皮膚構成傷害,因此,應該注意全方位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