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做電視也向杜蕾斯看齊?淺談電視的超薄和窄邊框

越來越多的電視產品,已經走上了“超薄”和“窄邊框”之路,無論是天生傲嬌的“OLED”,還是後天勤奮的“LCD”,都在此狹路相逢。OLED陣營像LG今年推出了2.57mm屏體厚度的W7系列、創維3.6mm屏體厚度的Wallpaper;LCD陣營像15年索尼推出的4.9mm機身厚度的X9000C系列、微鯨今年推出的4.9mm機身厚度的醉薄A系列。

當然還有超窄邊框,有些廠商稱之為“無邊框”,正面就完全只是一塊螢幕,也可以理解為最近手機界大熱的“全面屏”。這一點在很多品牌電視上已經運用上了,在觀感上使得畫面更沒有束縛感。

電視為什麼要追求薄?作為一個光看畫質的死宅一開始很難理解這個事情,認為電視不是追求最好的畫質不就完了嗎?又不像手機需要握持,管他多厚、用什麼設計和材質,畫面好看就行了。

創維Wallpaper

但是當我看到了真正的“超薄”和“窄邊框”電視之後,由衷感歎,原來我對美的追求是如此的偏見。和大多數人一樣,無論出發點是什麼,總有一個方面的“美”是我們尤為看重的。那也就證明了,人們對美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甚至所有的藝術行為,都是現代人試圖掩蓋寫在基因裡的暴力訴求而呈現出的表像。

那電視的美只追求“畫質”就可以了嗎?它很重要,但並非全部的美。我們周遭的一切產品都在向一個方向轉變,當它已經滿足了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夠用”時,我們便開始希望它變得“好用”並且“好看”。

三星QLED TV

比如巴羅克風格的建築中,如果放一台傻大黑粗的等離子電視;或者簡約風格的客廳中,壁掛一台厚15釐米,面板框5釐米的電視,都會顯得格格不入。電視它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一件產品,幾乎所有的產品設計師都在考慮如何將它完美的融入現代家居當中。而【極簡】和【超薄】就是現代產品美學浪潮中最重要的兩個元素。

包括以當下最偉大兩家消費類電子產品公司索尼和蘋果,也都是不遺餘力的讓這兩個元素更巧妙的融入到自家的產品中來。

MacBook休眠指示燈

索尼A1E

比如蘋果的MacBook為了保證休眠指示燈的極簡隱藏屬性,在削薄的合金表面用鐳射打出非常細小的孔,光線穿過,而合金機身的表面看起來是完全平滑的。比如索尼A1E為了達到更為純粹極簡的板塊式設計,直接把電視的音響都幹掉了,改為Acoustic Surface,而創造性的帶來“音畫合一”的效果。

印刷顯示技術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超薄”和“窄邊框”也是在順應歷史的潮流。未來顯示技術的突破甚至還可能出現毫米級別的電視產品,印刷顯示技術就是屬於這個範疇。

其他幾乎所有消費電子產品也都在朝著這個方向轉變,最開始的手機、電腦,那都是盤然大物,到如今更高集成度的電路板、更小制程的電晶體,甚至到未來的量子電腦,都在朝著更輕巧的方向發展。

但凡是也有兩面性。現階段在電視機追求超薄,在設計上做到好看之外,對電視機的結構設計要求是非常之高的。有一些超薄、無邊框設計的電視,是通過減少或者替換某些模組而達到的。比如用膠條粘合背光模組和LCD面板來代替前框,壓縮導光板、背光LED、背板等模組的厚度。這些結構的替換給電視機本身的耐久性帶來了很大的考驗,需要用到更好的材料和更合理的結構,才能保證機身的“科學超薄”。

當然這兩個賣點也是消費者容易接受也比較喜歡的,甚至消費者對美的要求時刻都在變化,一種設計看久了,還會產生審美疲勞。

所以產品反覆運算的動力,不僅自于廠商所打造的“超薄”和“窄邊框”的新賣點,也來自于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心理特質。恰恰這兩者共同促進了整個行業的反覆運算速度。而產品的“美學”也就不斷隨之反覆運算。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