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魔獸》死忠來說,再沒比它終於要拍大電影更興奮的了。這部即將上映的電影已經吊足了我們的胃口,從它的預告片中,你很容易發現,獸人(形體和表演)看著太特麼真實了。
雖然只需看兩秒《魔獸世界》就知道特效是它的最大賣點,但是為了不讓這部大電影徒有特效,導演Duncan Jones交代特效公司“工業光魔”的製作團隊牢記一條鐵律:無論如何,別碰演員的表演。
#《魔獸世界》裡一半的主演飾演獸人,是由人通過表演捕捉技術來扮演這些又粗又壯的獸族。#這門技術觀眾已觀看了多年,電腦捕捉演員們身體和面部的每一個動作。然後導演希望怎樣演,演員就可以怎麼演。
但是這種自由也有它的代價。如果一個演員掌控不了他的表演,或者導演拍完後又有了一個點子,他們就會進行修改。眉毛挑一下,嘴唇抬一下,就能產生完全另一種情緒。事實上,許多演員簽署了使用表演捕捉技術的角色後,幾乎不期待看到最後大螢幕上的自己。
#但從一開始Jones就強調,無論如何要保證原汁原味的演員表演。#
“所有參與這部電影製作的人都知道,我們會盡可能地將動作捕捉表演和現場表演同等對待,演什麼就是什麼。”動畫監製Hal Hickel說道,“我們全心全意地對待動作捕捉表演,全程通過繁複的技術藝術程式小心翼翼地處理它。我們沒有讓演員的表演跑偏,或將它蹂☆禁☆躪修改成親媽都不認識的四不像。”
#每個第一天入組的成員都被告知這條鐵律——專攻技術問題,但是別在臉和身體上做文章。#
“為了讓獸人顯得大只,需要後期做一些調整。”Hickel說,“比如他們手停放的地方或者手臂的長度。這些都只是表面的。但我們會說‘不要嘗試給表演加動畫或修改表演。不如跳出思維定式,直接展示給Jones看,然後再討論需要做些什麼,以確保表演是服務於電影的。’當然這是個學習的過程。”
“我們發現,人為干預越多,表演看起來就越不專業真實。”Hickel補充說,“互相聯繫的決定形成了一張密集的網,演員在表演時這些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決定在腦中迴旋。體現在身體語言上就是,歪一下腦袋,眼睛該怎樣眨,所有這些決定形成最後的畫面,如果你將它分解成不同要素,然後將這些要素重組,那簡直行不通。”
“當你將這麼多事物的碎片拼湊在一起,你得到的可能不是神奇的矽谷現象,而是弗蘭肯斯坦景象(失控的創造物),”鐘斯說道,“那就不再是獸人了。”
這份承諾對保證演技有好處,但也是件麻煩事。從好的方面來說,通過表演捕捉技術收集資料,但是不濫用這些資料,意味著動畫製作者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打磨細節,製作出更加生動的獸人。
“表演捕捉技術給我們提供了無數面部奇怪而互相關聯的細節,但是動畫師不一定不考慮這些細節,”Hickel 說,“所以動畫師可以專注于能讓鏡頭看起來好看的10%,而不是費盡力氣達到90%。這樣他們可以關注那些真正動人的東西。”
但是,據視覺特效總監Jason Smith透露,人物數量和人物的細節數量意味著工業光魔需要提高多個方面。新技術如“毛髮細節”,“肌肉質感”和特別的圖斯克圖片變形動畫工具(由工業光魔公司的姊妹公司皮克斯動畫公司協助創作成)需要在室內操作,以生成更加清晰、可信的頭髮、肌肉、牙齒等等。
#這些是在演員嚴格的表演基礎上一層層地加上去。#
“電影製作到最後,所有人都成了半吊子髮型師,”Smith開玩笑道,“總是要處理這麼多頭髮,不同的髮型,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跟毛髮作鬥爭。”
演員的表演確實淩駕於外表至上,但是這不意味著其他所有的情況也一樣。製作團隊在將電競人物帶到真實世界中時,借鑒了暴雪插畫師王煒的理念,也就是讓每一個人物都夠獨特。
#除了8個英雄獸人,團隊還製作了其他52個獸人,還準備了不同紋身、盔甲、髮型、外表的資源庫,從而能讓52個獸人有成百上千的變身。#
所有這些說明電影裡的一些鏡頭確實需要一台電腦花幾個月去以最高解析度處理。“這很瘋狂,”Smith說。這就是為什麼儘管《魔獸世界》2014年夏天結束電影拍攝,卻花了這麼久才搬到大螢幕上。
#當你看電影時,你知道這些電影裡的獸人數位化處理過了,但是製作團隊竭盡全力保證了他們的真實度。#
文章來源:Gizmodo/ 翻譯=果然多多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