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格莉之夏]The Summer of Sangaile
導演:阿蘭特·卡瓦伊特
主演:茱莉亞·斯特波奈伊特/艾斯特·迪茲烏特
上映日期:2015.07.29
牆上的斑點 [桑格莉之夏]並不是一部結構嚴密,設計精巧的電影。《電影手冊》的評價是“劇情之所以如此引人入勝,是因為它並不是按照一個概念性的邏輯編纂的,而是按照某種只能開在銀幕上的玩笑或遊戲的方式處理,然後故事就是在玩笑中漸行漸遠。”就像伍爾夫筆下的“牆上的斑點”般令人捉摸不透。
與“牆上的斑點”相似的是,全片都在通過感官進行敘事描摹,陽光射向少女的胴☆禁☆體,導演在用鏡頭與桑格莉進行溝通。就像蔡明亮在[愛情萬歲]等一系列電影中所構造出的,一種現代主義表現方式:通過長期凝視一個身體(李康生)從青春的狀態一直拍到壯年,最後衰老。電影所表達的意義就在於人生如“寄”,人的身體只是一個暫時的,居住的地方。
電影乍看起來是一首清新婉麗的小詩,攝影氤氳、靈動的背帶、輕巧的貝殼,在電影中類似的細節被無限放大。但實際上,導演極具野心。當桑格莉最後一次嘗試戰勝恐高症時她是從爬樹開始的(大自然原始依託)最後到攀爬冰冷的電塔(工業化產物)不僅僅是她克服恐高的過程,導演似乎也在暗示人類生長的掙扎與奮鬥。
夢想很輕,現實很重。影片不僅僅在攝影方面注入了青春的氣息。在配樂選擇上也下足了功夫。電影原聲源自法國電子樂新秀JB Dunckel。他們曾經為很多電影做過配樂,如索菲亞.科波拉的[處☆禁☆女自殺]和[迷失東京]。在[桑格莉之夏]中,有配樂長達7分鐘的《The Man of Sorrow》,還有14分鐘的《Satanama》這些電子樂本身所具有的迷幻氣質為影片帶來了意境悠揚的基調。
毫無疑問,導演要比我們想像中走得更遠。她在電影中創建了兩個恐懼的喻體:一個是顯性的即桑格莉的恐高症,另一個則是所有酷兒電影中都曾出現過的相似主題,即同性戀者的欲望壓制。在電影中,兩個少女之間充滿幻真的情愛戲,即可看為桑格莉抵禦恐懼的表現。同性之間的姌和不過是對切膚之痛的關照。顯然,這是一種隱晦的表達。
與[卡羅爾]不同,[桑格莉之夏]並非是女同愛情電影。愛情在片中以一種推動的形象出現。就像[時時刻刻]中隱含的同性戀意味一樣,本片對女同思想的解讀,更多的是源於女性的身份缺失。因此,當她嘗試同性之愛時,她在這種“雌雄同體”的關係中,找到了一種安全的環境。這種環境可以滋生她的夢想,奧絲特的大膽與勇敢給予了她前進的力量,是她成功路上的助推器。
阿蘭特·瓦伊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立陶宛人。她的處☆禁☆女座[聆聽時間]在表達程度上顯得太過於局限和封閉。而與之相反,桑格莉的路途異常開放,卡瓦伊特在電影中完全打破了自我防線,將生命交托于自由。
本片的取景全部來自立陶宛,因為立陶宛曾經出過著名飛行員,所以導演本人認為,森林、湖泊和對飛翔的渴望都屬於立陶宛的特質。作為一名女性導演,卡瓦伊特擁有異常敏感的天性與細微的影像感知力,這種異于常人的藝術領悟力,為她帶來了更大的創作空間,對於她的電影之路,我們將拭目以待。
來自看電影全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