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孩子被打,要不要叫他打回去?

據說孩子被打了,大多數家長都會讓孩子直接打回去!

小時候,弟弟的性格相對軟弱,經常被一些大孩子欺負。父親對我們姐弟的教育就是:“在外面千萬不要欺負人,但也絕不能被人欺負。別人打你一下你要還他十倍,讓他再也不敢惹你。”因為和弟弟在同一所學校讀書的原因,我還經常被父親叮囑一定要擔當好姐姐的角色。為了怕我和弟弟受欺負,父親居然教我們如何出拳最讓對方痛,並強迫我們每天放學練20分鐘沙袋來保護自己。

直到今日,父親依然堅持自己這個觀點,並不時的對俏妹旁敲側擊,看她有沒有被欺負。並告訴女兒,如果在幼稚園被小朋友欺負,只有還回去才能震懾住對方。其實,對於這種以硬碰硬的解決孩子間打鬧的事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很奏效,但我卻一直抱有不同的觀點。

為什麼不主張以牙還牙的反擊?

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像我的父親一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堅持不欺負別人的原則,但如果被別人欺負一定要重力反擊。的確,自家的孩子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無端欺負,沒有哪一個父母不心疼。但這種盲目的反擊,是不是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1,父母教育孩子要有血性,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這種“雄偉抱負”的氣勢。要知道,對於大多數總被欺負的孩子而言,由於性格軟弱或者力氣小等原因,大部分是打不回去的。

2,對於有能力反擊的孩子,如果只教孩子盲目反擊,很可能出現不可控的局面。也許你寧願賠別人的醫藥費,都不願自家孩子被欺負。但孩子下手沒輕沒重,用一時的衝動去為未來的幾十年買單,是否有必要?

3,明明知道孩子打不過人家,也教唆孩子硬著頭皮上的家長,其實是對孩子的安全不負責。這樣不但激怒對方,更會讓孩子充滿挫敗感,以後就算再被欺負也不敢告訴父母。

4,強調武力解決問題的家長,會教出一個在處理人際關係中缺乏彈性的孩子。要麼沾火就著,要麼忍耐到一定限度如火山爆發。其實在忍耐和還擊的中間,還有很多的處理辦法。

當孩子被欺負,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再平常不過了,如果只是偶爾或者不經意的碰觸,沒有必要教孩子採用武力解決。但如果孩子總無端被欺負,家長不妨多教孩子幾招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方法,並讓他學會適當給對方點顏色看看。網上盛行一句經典的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我還一針;人還犯我,斬草除根。”對於孩子總被欺負這件事,這種有彈性的反擊方式還是比較借鑒的,只是斬草除根要慎用。

第一次警告,不要欺負我

俏妹是幼稚園最小的孩子,剛開始的時候總被一小男孩欺負。姥爺問孩子為什麼沒有打回去,孩子說我怕把他打壞了還要送醫院。這可把堅持以牙還牙的姥爺給氣壞了,簡直是恨鐵不成鋼啊。不過女兒倒是很高興的說,其實那個男孩並沒有打自己,只是總愛搶她的玩具。她也很生氣的告訴對方,如果以後還搶我玩具,就再也不跟你玩了。

第二次求助,請老師介入解決

我突然很欣喜,沒想到女兒在處理人家關係的時候,已經有自我意識了。不過我還是提前給女兒打了預防針,也許這個孩子依然不知悔改,會和你發生口頭或者肢體衝突。當你的警告無效的時候,還可以選擇告訴老師或家長,請求大人們介入幫忙解決。大多孩子還是懼怕老師威嚴的,請老師幫忙也是不錯的方式。

第三次反擊,豁出去了

有一天放學回家,女兒自豪的告訴我說今天報仇了。因為那個小男孩被老師教育一頓後,最近又開始不老實了。下午居然趁女兒不注意踢了她一覺。結果女兒一生氣,直接上去用了還擊了幾拳,還反踢了對方一腳。聽罷,我有些驚訝,我難以想像那麼乖的女兒居然也會爆發。我沒有評價女兒的做法,只是告訴她要學會保護自己。即使自己打得過別人,也不能下手太重,尤其是臉、眼睛、嘴巴之類的地方。

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負?

要讓孩子學會恰到好處的反擊,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倒不如在現實生活中,教孩子如何在人際交往中遠離肢體衝突。

1,強大自己不會錯

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大多性格內向、膽小怕事、身體單薄的“弱者”。想要讓孩子不被排斥,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強大自己。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也可以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如跆拳道、繪畫等。只有真正自信起來的孩子,才有強大的氣場。

2,讓孩子多交朋友

讓孩子多交朋友,尤其交幾個強壯一些的小夥伴。正所謂人多力量大,即使別人想要欺負孩子的時候,周圍的這些小夥伴也會讓他們怯步不前。但多交朋友的目的,絕不是以強欺弱。

3,學會大聲拒絕

對於膽小的孩子,父母可以通過遊戲來和他們比較看誰的聲音大。當被欺負的時候,讓孩子大聲喊出“你再這樣,我就不和你玩了。”這種具有心理暗示的語言,被大聲表達出來之後非常有震懾力,且簡單易操作。

4,大聲呼救不丟人

作為父母,我一直告訴孩子“好漢不吃眼前虧”。當孩子被比自己強大的孩子欺負時,無力回擊只能自己吃虧。最有效的辦法,可以通過大聲呼救引起大人或“老師”的注意,及時規避“危險”。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