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了這款大屏可旋轉的顯示器,工作也可以很享受

咦~你腫麼買個這麼小的

電視

機啊?

啊?!不是

電視

,這是

顯示器

~

我*,這麼大的

顯示器

~~~

嗯哪,極果體驗產品!

爽啊~~

嗯,這就是德邦把 BENQ BL3200PT 從極果送到俺手裡時跟朋友的對話。

BENQ BL3200PT 於2014年9月在國內上市,已經1年多時間過去了,極果這時候拉這個

顯示器

出來體驗,第一反應是這台

顯示器

有什麼新技術在裡頭有更新了。作為一個 AMVA 屏的體驗機會,感謝極果, 感謝極果 mm。

這是一份遲到的體驗報告,每天乘隙用

手機

看極果看到 Dcad 大大的報告上來之後,我只能全盤改變自己的體驗報告,要不然就變成抄襲了。

之前的計畫

Dcad 大大提到因為篇幅問題省去了很大一部分內容,這裡就用俺的篇幅來努力補上一段,如果展開可能加上本篇篇幅都不夠,挑重點說。

Dcad 你手腳怎麼辣麼快。(

http://www.jiguo.com/article/index/7288.html

, 附上連結,各位感興趣可以結合看。)

關於尺寸和解析度

俺一直堅持認為≤27寸

顯示器

採用≥2K 解析度都是耍技術流氓, 尤其是在更換13寸 1080P 的 Win 本之後半年內視力明顯下降之後,對這個看法更甚。OS 條件下縮放功能比較完善,可以通過縮放來解決眼睛與螢幕的距離以及視覺效果之間制衡的問題,Windows 下即使到現在 Win10,放大到150%時工作列的圖示全都產生鋸齒,對於強迫症來說接受不能,而且縮放之後桌面圖示排列位置也會出現問題。不縮放吧,這個點距遠了看著累,近了看著也累。

點距上面,目前的主流24寸帶魚屏(到底是啥時候流行開的)FHD 解析度,正常視距下體驗比較合理,不會明顯感覺到有顆粒,畫面的細膩程度有保障。32寸 QHD 屏的點距和24寸 FHD 幾乎一樣,外加顯示面積增大,不想左右轉頭看就肯定會離

顯示器

更遠一些,視距更遠,相比同樣的點距, 視覺上會比24寸 FHD 屏更細膩些。完全不用擔心顆粒感刷頻。

而27寸一直覺得是個尷尬的尺寸,這不像當年從22-23轉到24寸屏的轉變,27寸的可視面積,如果採用 FHD,點距較大,相對增加的視距無法抵消點距的增大,會有較明顯的顆粒感,這點在網上也是被吐槽比較多的(當然也有喜歡的)。如果採用 QHD 則點距又過小,對眼睛是個不友好的考驗。 所以基本是遠離27寸為上。

32寸 QHD 是目前比較合理的組合。

對於 4K,還是上

電視

機吧。

關於面板—AMVA

當年5月各大品牌紮堆推 VA 屏,關於面板孰優孰劣,技術不斷在進步,都是此一時彼一時。 MVA 面板由富士推出時,帶來了比 TN 面板更好的可視角度,和相對比 IPS 屏稍低的成本,最大的優勢就是漏光控制。 最大的槽點是拖影和大角度觀看色彩失真較嚴重。

BenQ BL3200PT 採用的 AMVA 面板是由 MVA 技術進化而來,採用 AUO 獨家 AMVA 技術與 LED 節能背光結合。明基改善了偏心對比度和偏心色偏,在可視角度上已經接近 IPS。而在漏光控制上比 IPS 有著較大的優勢。

拍攝參數 F4, 0.6s 曝光, ISO100,已經略高於對等的人眼視覺參數,無漏光,這個對改善液晶本就不擅長的黑場表現有較大的幫助。這一點上優於 IPS。

可視角度就全部放到後面說了,因為會涉及到一部分準備工作說明。

乾脆添一張白屏下點陣排布圖吧。

開箱

極果給打了個大大的結實木架,弱不禁風的俺擼著袖子才把

顯示器

給搬上了車。木架已經在家裡燒了3頓晚餐+燉了一鍋湯了,謝謝極果。

非彩盒包裝,低調務實,盒子上各種資訊標識,想知道的都在了。

一層層褪去,duang~

非常厚道的配件,本不想用厚道倆字兒,這不是什麼好詞兒,但這配置確實厚道,甚至有點多餘。

第一排 OSD 線控,束線圈,支架,第二排 VGA 線,音訊線,DP,HDMI,USB3.0,第三排 DVI 線,電源線,底板。

底板正面覆拉絲工藝外殼,配上黑色外觀,有質感。(啥,你說指紋?)

金屬底板衝壓處理,強化底板剛性,畢竟頂著那麼老大一塊屏呢。

和支架介面周圍走了一圈冰藍高光接圈,好看。

這個 OSD 線控大贊,圓形佈局合理,金屬裝飾下還走了一圈橡膠防滑。周到。

支架整個一塊金屬,底下 OSD 線控底座處理工藝非常細膩。線孔夠大,實現多功能整合需要走不少線,這個孔沒添堵。

防呆介面,對上了一擰,底下螺母固定,保證萬無一失。

文字有篇幅限制,能用圖解決的就都不寫字了,把篇幅留給重點。

直接和麵板介面規範-VESA, 但凡符合 VESA 的支架都只管上,注意承重範圍。

上兩圖為接近感測器,判斷顯示器面前是否有人從而進行節能操作,右下角為面板 OSD 控制觸摸鍵,這一排觸摸鍵也整合了接近感測器,通電狀態下手靠近就會亮起。比較貼心。

由於顯示器外殼邊緣厚度較薄,節能 Sensor 部分的突起用平緩的弧線與邊框融合,於是專門給它留了一張圖。

DP,VGA,DVI,HIMI。

SD Cardreader,USD3.0 下行 x2,

耳機

口。

USD3.0 上行,Mini-USB 供 OSD 線控,USB2.0 可供鍵盤滑鼠或者 USB 耳機,音訊上行。電源線介面,顯示器電源開關。 (圖下面的浮刻是拍完整合上去的,位置就對了個大概。但是圖片太小,看不清。)

完全合體

上下 15cm,左右旋轉各45°,仰角20°,俯角5°,豎屏。

開箱結束,工業設計中規中矩,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冰藍色圓環蓋子,信號介面統一放在右側,應該是為豎屏考慮,但是原配的線材長度尷尬,如果

顯示器

是放在正常 70cm 左右高電腦桌上,主機放地上,接最上端的 DP 介面,橫屏狀態原配線長度剛剛好能走一回理線孔。而且主機殼不能放電腦桌側面,後面會有圖能看到。

準備工作和校色以及一些校色拓展

我算是來補充的吧。

關閉電源狀態下長按 Menu 鍵同時按電源鍵知道亮屏,再按一次 Menu 鍵調出 Service Page,可以看到採用代工方為友達,這也理所當然。主控 Mstar。面板型號在網上沒有搜到對應型號,至於位元深度,Service Page 沒有顯示,只能通過顯卡選項來看了。

一目了然,如果是抖動值應該是灰色非缺省值。DP1.2 連接。

開機亮屏幾小時之後開始校色。使用的校色儀為4代紅蜘蛛 Elite。將顯示器所有設置恢復出廠默認設置。關燈,上酸菜。

前面的操作都按照常規提示操作即可,最後一幀停留2秒有紅綠藍圓柱的圖是通常容易引起疑問之處(剛發現上面 GIF 有幾一沒對齊)。BL3200PT 是無內置 LUT 的顯示器,只能通過協力廠商軟硬體生成 LUT 來實現映射參照。只能通過軟體託管來實現,而這裡這一步調節是需要改變顯示器單獨通道值來實現接近預設值,這樣可能會引起比較大的最終誤差。 既然我們已經交給協力廠商託管了,這裡的設置就可以忽略了。 直接下一步。

這一點在 DispCAL 同性質設置介面也可以如此理解。這點放到後面說。

DuangDuangDuang~隨便放點過場圖抽了一屋子的煙之後人家終於好了。得到的結果讓我對自己校色產生了嚴重的懷疑。先看蜘蛛官軟內置現場對比圖屏攝。

校色前

校色後

校色前

校色後。通過對比可以看到,之前偏青偏冷,校色之後比較正常。尤其是上面色卡那張,色彩是有較明顯改善的。

再進行複檢 CheckCal,即使環境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每次檢測出來的結果都是稍稍有些偏差的,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同一時間段校準和複檢得到兩條曲線幾乎完全重合的 icc 檔,在同一台

顯示器

看到的暗部也是有細微差別的。這裡就不拓展啦。很無聊也是很無奈的內容。

校準和複檢的結果非常幾乎一致,說明校色穩定性有保障。

顯示器

的白點出廠值已經比較理想。

全面校驗之後的結果,平均值 δE=0.81, 這個值多少有點出乎意料。後來用 DispCal 還測出過一次0.64, 通常當 δE 平均值<2,我們就可以認為顯示器的色准表現已經具備專業素質。亮度均勻度在50%亮度時差別最大,右下角達到了18%,色調曲線比較貼近2.2預設值,灰階在螢幕亮度大於30%後比較穩定。總之,BL3200 的各項表現都比較出色, 這個價位能有這樣的素質,外加出色的漏光控制,良好的工業設計,別出心裁而又方便至極的 OSD 線控, 這些統統都讓 BL3200PT 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選手。

然後是頗具爭議的 DispCAL(即之前的 DispGUI)的校色,由於使用的是 Spder4 Elite,校色時間是色猴的兩倍左右,一次對比樣數量多的校色耗時近5小時。為了準備充分的條件,亮屏半天天完全黑之後開始操作,換酸菜~~~

單項耗時就2個多小時啊

而且,

每天一次酸菜有木有

,其實都幾乎一致,但是為了更有說服力,就選了居中的一次成績單。

首先設定絕對值。 普通認為 sRGB 下 LCD 的標準設定就是如此, 對於 Gamma 值2.2這個數值,針對 DispCal 校色中一直有爭議, 包括軟體作者本人也建議,Gamma 可以設定2.3或者2.4作為絕對值,來補償校色結果中的黑場不足。而且在用蜘蛛自帶軟體校色過程中,測出的 BL3200PT 的默認 Gamma 值確實是2.4. 這裡我還是按照常規數值設定絕對值進行校準和生成設定檔。

然後就是前面提到的關於這個單獨通道調節達到接近或者等於目標數值,還是那句話,既然交給軟體託管了,這裡就可以忽略了。

上圖的三通道都這麼理想是因為檢測到了前面生成的設定檔,如果是預設狀態下,這裡因該是紅綠藍不准而下面亮度準確。 僅作說明。這裡可以忽略。

結果中校正曲線已經非常理想,色調回應曲線正好印證了上面提到的可能帶來的黑場偏亮的問題, 右圖絕對色域占比,這一點並無實際參考意義。 然後又是讓俺內牛滿面的測試結果,內牛一是因為耗時長,二是因為結果太感人,具體請看。

這個 δE 的值簡直像是作弊的,灰階相應也是像作弊一樣,中間的色條每一行分左右兩塊,如果標準值和實測值差別大的話能看出左右亮度不同,如果看上去像一整塊,則說明表現非常優異。 然後這裡看上去都像是一個一個的整塊。

色階和灰階讀法一樣,這裡的結果也都是非常優異的。

白點值,在亮度25以後就非常穩定,驗證了前面說的出廠值就已經很理想的說法。

Gamma在亮度30和標準值重合。在低亮度時螢幕偏亮,不過我們不會用到這麼低的亮度所以可以忽略。

灰階的表現是真的沒的挑了。

顯示器

校色的基礎是灰階校準,只有在灰階校準的基礎上校色才有意義。就像修圖調色的首要工作是校色一樣,在原來準確的顏色基礎上才能根據合理的方法得到理想的調色結果。這種牽一發動全身的問題,基礎非常重要。

最終測得的 sRGB 色調映射覆蓋率為 98.1%, sRGB 絕對色域覆蓋率為 126%。與前面說到的那張無實際意義的結果圖一致。

補充一點: 一台電腦同一個

顯示器

可以配置多個色彩設定檔,主要是針對使用時不同的螢幕亮度和不同的光線環境。方便自己使用。

比如校驗中採用上圖的設置(as measured),根據實際

顯示器

亮度來生成不同的設定檔。

最後補充一張圖,這張圖涉及到色調映射方式或傾向,分為 P(可感知)和 A(相關色),通常情況下,這兩種方式沒有差別。

但是這裡省去很長的一段解釋之後,建議 PhotoShop 中採用“可感知”,火狐流覽器也採用“可感知”Win 系統下叫“永恆”。具體設置請參看 Dacd 大大的報告文。有詳細說明。

左圖為系統預設照片檢視器,中間和右邊分別是載入映射檔的火狐流覽器和 PS。摩爾紋的干擾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這裡將就著看下了。區別還是稍稍有些的,而且膚色又是比較敏感的顏色。

經過這麼多折騰而又反復折騰的校驗工作和得到的結果,證明了 BL3200PT 是一塊素質優秀的顯示器。有這麼多證據在,就不再贅述了。

關於Adobe RGB vs sRGB, MAC OS vs Win OS, 以及校色的拓展

這一塊涉及的點非常多,很多都是具有爭議的尤其是對校色的爭議,啥也不懂的俺如履薄冰的做個大概闡述。

那個首碼不同的RGB

大家都知道 AdobeRGB(以下簡稱 ARGB)色域寬度比 sRGB 大,市面上有很多99%甚至100% ARGB 的面板在售,文案中大都會粗線“專業”“廣色域”等字眼來吸引消費者。那ARGB是不是真的就很好呢(什麼你說好?你等著)

如果將 ARGB 和 sRGB 兩塊屏放一塊兒,給出同一個色彩值,比如0,255,0,純綠色,那是不是 ARGB 屏上看到的綠色會比 sRGB 屏上的更綠? No,他們是一樣的,也應該是一樣的。

如果不一樣,那肯定是有塊屏的設置上出問題了,而這個出問題的,通常會是那塊 ARGB 的屏。原因是什麼?

通俗的說,我給 A 君和 S 君一人一張全新舊版百元毛爺爺,讓他們去給我換一張全新新版百元毛爺爺,不管你是到哪裡去換的坐什麼交通工具去的花了多少時間,只要給我換回來一張全新新版百元毛爺爺,那就對了。 不能因為 A 君本身兜裡有10塊而 A 君又大方豪氣,給我送回來110元。

給兩塊屏同一個顏色,所以他們表現出來的也應該是同一個顏色。

所以,作為購買參考來看,ARGB 屏更需要正確的色彩管理,否則會帶來很多麻煩。就像當年 ARGB 低價屏被推出來,很多人嘗鮮上了,用了之後都是大失所望,外加當時民用級較色儀還不支持 ARGB 校色,所以幾乎只能還是調整到sRGB模式下進行校色後使用,多花的那點錢就這樣放著了。

在追一點,現在還是有專業

顯示器

是 sRGB 色域的哦。

那個不同的OS(operating system)

經常會聽到xxx說蘋果系統的顏色就是准,都不用校色就能用。如果您周圍也有人這麼說,您就讓他去吧,隨他去吧。

在色彩管理上,蘋果和 Win 並沒有孰優孰略。相反的,蘋果自身的色彩管理並不優秀(舉個栗子,Safari 到現在都不支持真正的色彩管理),但是因為統一的標準一杆子壓著,其他軟體針對標準調整自己,倒是讓整個蘋果生態的色彩統一性做的很好。而 Win OS 在到 Win7 開始,系統自帶色彩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早前 Mac OS 的默認 Gamma 值為1.8,調整成 Win 一直使用的2.2也就是幾年前的事。我還記得前年某屆大師展上某位大師說到 MAC 時很黯然神傷的說各位要是 Win 轉 MAC,一定要注意和掌握色彩管理,否則去沖印社會非常麻煩。

So,不要迷信 Mac OS。

關於校色

當年開始自學攝影之後很快就接觸到了色彩管理,覺得這是個大坑,需要好好學,買了國內幾家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出的有“色彩管理”tag 的書,各種被坑後轉向國外資料,懂了之後回頭各種罵,之前那些都是簡直胡扯,胡說八道。我心中的大神只有一個, Dan Margulis,現在還活著的美國印前數碼名人堂名人,仍然活躍在美國幾大線上教育網站。有關於色彩和色域的講座在 KelbyTrainning 上有一個系列,感興趣可付費看或者自己想辦法找來看。

他曾經有一段時間是積極反校色主義者,因為那陣子有一批“校色主義者”,這幫人是一看到螢幕如果手裡沒有校色設備就不知道咋辦的人,這個“校色主義”是帶有貶義的。

直到現在坊間一不小心就能碰到一個唯校色至上自己不明就裡自己拿出的圖到別人電腦上顏色變了就說別人的螢幕不准沒經過校色然後各種你到底懂不懂啊我的顏色是對的之類的栗子。

Dan 反對校色還有原因就是校色設備廠商放大設備功用的必要性和科學性,可能有不少同學看過那張很著名的格子圖上圓柱陰影圖,這張圖在國內被一傳再傳之後變成了以訛傳訛完全背離了初衷。

Dan 製作這張圖的目的是為了告訴讀者校色設備是很呆瓜的。並且給出了很多人眼視覺上的相對色相近色對校色設備得出結果準確性的影響。

廣義上,校色的目的有點類似於 Mac OS封閉環境下的統一要求實現系統內色彩統一。校色的目的是盡可能的在相同要求條件下減少不同工種之間銜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給一個陌生印刷廠印刷東西,在沒有任何設定檔對接的前提下,送出 sRGB 素材永遠比送出 AdobeRGB 甚至 CMYK 素材來的安全。

顯示器

廠商儘量將

顯示器

輸出色彩儘量接近標準色域也就是這個目的,而要實現這樣的目的,消費者就得多花錢(比如購買內置硬體LUT的專業

顯示器

)。 那在不捨得多花錢或者沒辦法多花錢的前提下,“校色“的意義就存在了。

只要一提到攝影相關的東西,我就比較容易認真,收也收不住。必達胡話了這麼多,還請多多包涵。

沒有較色儀腫麼辦???

難道就破罐子破摔隨他去了?

辦法總是有的,還記得前面說過灰階校準的重要性麼,Win7 開始系統有自帶哦。

通過簡單校準,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螢幕表現。

明基 BL3200PT 自帶的軟體中也含有這個功能,並且在 Win 系統自帶功能上做了拓展,能做到相對更好的精度。

寫到這裡,激動的抽了支煙,終於把廢話講完了。接下來是喜聞樂見的各種截屏和屏攝。

32寸QHD在尺寸和解析度上帶來的體驗

爽不爽,就看圖吧。

整整3頁100%大 Word 文檔,上面 Excel 做多表格資料對比時,爽歪歪。

選圖時,預覽圖都大了好多。

Bridge 中縮略圖都是使用24寸屏時的正常大小,但是多出來好多圖。

這是一個近10000平的車間平面工程圖,不用放大,每個單獨設備就已經能看清楚啦。

AE 能顯示更多單軌標籤,Edius 也能顯示更多素材源。

你說啥? 哦對,俺的工種確實比較碎雜。這些都是真實使用拍攝和截圖。

再來一張變修圖變看美女蕾絲電影邊和 Bridge 聯動的圖之後大屏體驗 over。

功耗和擴展功能

正常使用功耗28,待機最低功耗0.5瓦。放心的用啦。

這個讀卡器和 USB 擴展用下圖表示

都是穩定值哦,USB3.0 速度有保證,使用的 U 盤是 Extreme,所以速度還可以。不是作弊噠。

音訊插口不建議使用,音損非常厲害。

自帶音響如果是在開放空間使用,一是音效一般而是聲音都被對面的人聽去了。底噪較明顯。 如果是顯示器靠牆使用,那用用還可以,有牆面反射,音效有提神,音量也有提神。對聲音有要求的話,還是繼續使用自己的常用配置吧。

DP 介面在右側最上端,應該是為豎屏考慮的排布, 但是由於原配 DP 線很短,這個位置讓原配線更尷尬。 就像我下圖中剛開始只能把

顯示器

放在茶几上使用。

拾漏補遺

OSD, 線控 OSD 帶來的便利已經贊過多次,關於 OSD 菜單本身。

功能表功能比較完成,除了本身缺失的絕對色溫調節, 個人感覺有“護眼”功能在,那個色溫選項就可以丟掉不要了。節省菜單空間也是好事。

不同顯示模式下的效果

節省空間,這些圖單張放上來太占篇幅,做成256色 GIF 畫質有損,但是能看出區別。(什麼你說最後一張是啥模式,那是福利圖O(∩_∩)O~ 和第一張 Candis 一樣是標準模式)

CADCAM 模式用美女圖來展示有點耍流氓,還是用 CAD 實拍圖來看下該模式對 CAD 視覺效果的強化啦。

這樣的強化,個人表示,真的是不錯的。這種有針對性的優化,增加了顯示器的潛在受眾面,嗯~~~ BENQ 大大滴壞。

遊戲體驗和大家關心的 AMVA 拖影問題還有並不是那麼重要的可視角度問題

DarkSoul 這類遊戲玩不來,就換成孤島危機3畫質 2K 效果全開,可惜極果圖片太小,看不出很多細膩的遊戲畫面表現。

然後用 KZ 來虐一下

顯示器

解析度2560x1440, OpenGL 模式,關閉顯卡垂直刷新(否則肯定會吐死)。

BHop 跳完一張耗時3分鐘,這張圖跳了三四遍之後,有點頭暈,能看到明顯的拖影。但是這個有這這個遊戲的特殊性,Bhop 是

滑鼠

連續不停的高頻左右移動,

滑鼠

的 sensitivity 也調的較高,遊戲畫面又是直線條為主,在很多 IPS 屏上玩也有同樣的問題。所以這一點也不能算是槽點。

玩大型單機競速類遊戲,比如極品飛車採用方向盤視角,完全沒有問題。上面 CS KZ 是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所以是虐一下

顯示器

,其實是虐自己。

可以看出大角度時,偏心對比降低和偏心色偏都還是存在的,但是正常使用也不會這麼大角度的去使用,還嫌虐自己不夠麼。

作為一個強迫症

不破壞原裝配件家庭和睦,一直使用原裝線材,然後

顯示器

放在通常 70cm 高的電腦桌上,主機殼放地上,這走線就蛋疼了。於是就各種想辦法,主機殼挪到電腦桌前面側著放,DP 線面前能從

顯示器

支架收線孔走一遍連到顯卡介面上。

後面也只能這樣啦,BL3200PT 自帶的束線扣很有用,圖三可以看到,兩個常用外接 USB 插頭就掛著,使用的時候拿取很方便,

滑鼠

鍵盤

線都可以從線扣走,不用直勾勾的從支架線控穿過而擋住 OSD 線控, 這是目前個人比較喜歡的走線和整理辦法。還有

其他

好辦法,求共用。

最後

整體回頭看 BENQ BL3200PT 這款

顯示器

首先32寸 QHD 解析度,尺寸和解析度組合比較適合當前,2K 解析度也是給桌面容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多視窗操作便利性的提升所見即所得。

工業設計上,有自己獨特的符號在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 OSD 線控,質感良好,照顧周到。在使用關懷上,線控線扣也是加分項。

但是在信號介面排布上,還是需要改進的,或者至少配一根長點的資料線。當然這不影響介面豐富配件齊全的加分好感。

在主打色彩的這塊顯示器,色彩上的表現可用優秀來形容。本文的操作,所有圖片修飾,整理,文本編輯,都是在這塊顯示器上完成的,充分和長時間的體驗,對顯示器的好感仍然處於加分階段。

有針對性的 OSD 選項,也給使用體驗帶來更多的便利性和實用性,而不是那種為增加功能表容量而作的功能表選項。

個人感覺音響和音訊介面可以除掉,是幾乎可以忽略的配置,音訊介面是減分項,底噪明顯,音損嚴重,這還只是個介面而已。 音響也有較明顯的底噪。

整體而言,BL3200PT 是一款綜合性能不錯的

顯示器

,足夠對得起做購買決策時花在研究它身上的時間。

還有好多沒放得上來的圖片,再不負責任的放幾張收工啦。矮油,太陽出來了,終於可以睡覺了。

謝謝大錘寬宏大量,容忍俺的一再拖稿。有事情紮堆來我也不想啊,這不花了幾個通宵給搞定了麼,大錘麼麼噠。謝謝極果和明基。

以上為 4K 片源

這兩張是 2K,還有一部8K的樣片,可惜俺電腦跑不動 I7+960 也是渣渣,只有聲音沒圖像。

最後,豎屏~~修半身人像圖,還有精修大頭照,huo~~~~~~~~~~~~~~~ 爽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