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負債累累到熠熠生輝 漫威影業大起底

前腳DC剛剛在《超人大戰蝙蝠俠:正義黎明》中展露了自己螢幕宏圖的野心,後腳Marvel也即將開啟MCU第三階段的第一步——《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這些漫畫英雄們也隨著兩家漫畫巨頭的螢屏過招,再度成為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在歷史悠久的老鮮肉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面前,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可謂是小鮮肉一枚,人氣高漲、秀色可餐,憑藉著MCU的出色表現,為新時代的漫威拉來一大票粉絲。今天就讓我們從漫威影業誕生的時代談起,說一說漫威的那些事。

在泡沫中誕生

上世紀90年代,漫畫泡沫時期對漫威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是加速推進進軍影視行業的原因之一。

那個時候的漫威成功上市了,然而1993年的時候,漫威以及整個漫畫行業都處在亞健康的狀態中。DC漫畫“睡魔(The Sandman)”的作者尼爾·蓋曼面對3000余名零售商進行演講,真如同“睡魔”一般,對他的發言感興趣的人寥寥無幾。

他在這場發言中表示,此刻漫畫市場的成功都是幻想的泡沫。

當時的漫畫業十分流行再版多種不同版本的老漫畫並鼓勵收藏家和愛好者們購買這些版本進行收藏,日後升值。就好像一陣突然興起的黃金熱,誤導人們認為收藏漫畫是一種穩重得利的行為,從而引起一陣“漫畫收藏熱”。如此不當的市場導向,尼爾·蓋曼認為總有一天終會導致崩塌,本身賣出的部分漫畫並不具備收藏的價值,它只會在購買者的倉庫中腐爛。

這場泡沫危機起源於80年代,許多家庭都認為漫畫書都是一次性的紙糊讀物,而事實上當時的漫畫都具有極高的價值。只有那些打心眼裡熱愛著超級英雄的孩子們留下了這些無價之寶,誰能想到,這在10年後成了他們的一筆財富,個個都搖身一變成了“收藏家”。

而這樣的故事經由主流媒體的大肆報導加上漫畫廠商的推波助瀾,漫畫產業的泡沫就這樣催生了。出版商們通過推出新版封面、燙字壓花等方式,推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再版漫畫,吸引收藏市場的注意。不出意外,這些漫畫一經推出就被讀者和投機商人們一搶而空,他們都堅信收藏這些漫畫日後一定對得到升值和收益。

90年代,漫威銷售最為火爆的當屬《X戰警》和《蜘蛛俠》。而在當時,衍生自《X戰警》系列的新成員《非凡特工隊(X-Force)》,通過特別的銷售手段也達到了上述兩本漫畫的巔峰。首先,每一本漫畫的塑膠包裝中含有五種不同的交易卡。這意味著如果收藏者們想集齊所有五種卡,他們就不得不購買同一漫畫的多個不同版本來滿足他們的收藏欲。順應著這陣“收藏熱”的風靡,粉絲們也和收藏家一樣,買一套五份不同的版本留作收藏,再買一本拆封閱讀。

▲這類集換式卡片就是個無底洞,讓深陷的人欲罷不能

正如業內人士們預測的那樣,漫畫的泡沫經濟因為這些不當手段最終破裂瓦解。雖然彼時的漫威表面上仍然飽含著頑強的生命力,規模也保持擴張,但實際上卻脆弱不堪。那段時期,上百家漫畫公司的銷售額降幅達到70%,其中不少就此倒閉,或是一蹶不振。

漫威影業就是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誕生了。

版權的故事

其實漫威自七八十年代起,就開始出售各個英雄角色的版權,這就是導致如今漫威英雄人物四散于各處的原因。

或許是受困於市場和公司合併的影響,同樣的局面在漫威影業誕生之初也出現了。最初的漫威影業並不具備獨立拍攝電影的能力,於是選擇了上文提到的出手角色版權這陣合作方式。然而實際情況是,這些賣出去的孩子們,幾乎完全和漫威沒了聯繫,自立門戶,各自為戰。

▲曾經的漫威版權分佈情況

說到這裡,大家或許要問了:把時間撥回到新世紀伊始,那時的漫威英雄電影十分成功啊,《X戰警》、《蜘蛛俠》在當時都是票房佳作,怎麼漫威就沒有撈到多少油水呢?事實上,以出售給索尼影業的兩部《蜘蛛俠》為例,索尼通過該系列獲取了30億美元的周邊效益,賺得盆滿缽滿;而對於漫威而言,根據當初簽下的版權出讓合同,他們只能取得占比很小一部分的“授權費用”,其餘的統統歸為電影出品方所有。粗略估計,在這塊大蛋糕中,漫威只拿到了約6200萬美元的收入。

身居索尼影業的蜘蛛俠可以說是螢幕上最吃香的漫威英雄角色了,經過托比·馬奎爾的三部曲大賺一筆之後,又一度更名重啟並更換主演為安德魯·加菲爾德。在原本的索尼影業版圖上,重啟的《蜘蛛俠》系列有著不小的野心,在影片中埋下了多處伏筆,意圖引入漫畫中的“邪惡六人組(Sinister Six)”,由章魚博士(Doctor Octopus)發起號召,禿鷲(The Vulture)、電王(Electro)、獵人克萊文(Kraven the Hunter)、神秘客(Mysterio)、沙人(Sandman)5名反派聯合對抗蜘蛛俠的邪惡組織。另外還將為“毒液(Venom)”單獨拍攝一部電影。

但是情況隨著2015年2月10日的一場聯合聲明而徹底改變。索尼影業與漫威影業共同宣佈雙方將以合作的形式把蜘蛛俠“帶回家”。雙方將聯合打造新的《蜘蛛俠》電影,同時也將把蜘蛛俠引入復仇者聯盟。而蜘蛛俠的首次亮相就鎖定在《美國隊長3》,最令人興奮的是漫威本部的超級英雄們將來也會在蜘蛛俠的電影中串場,並且劇情也將與“內戰”的情節相關聯。

皆大歡喜的發展方向,粉絲們無不拍板叫好。但是隨著小蜘蛛回到漫威大家庭,原本計畫的“邪惡六人組(Sinister Six)”、“毒液(Venom)”獨立電影也都沒了消息,是專案取消?還是無限擱置?現在誰都不知道。

另一邊的20世紀福克斯就沒這麼友好了。手握著《神奇四俠》和《X戰警》的福克斯絲毫沒有要鬆手的意向,不慌不忙地籌備著重啟,小心翼翼地穿插劇情。

但是為什麼快銀可以同時出現在漫威本部和福克斯的電影中呢?事實上這兩名角色在電影中沒有重合。受限於版權,漫威本部的電影是不能夠引入“X戰警”、“變種人”等相關內容和概念的,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漫威並沒有在《復仇者聯盟2》中明確提及“快銀”相關的內容和資料,或是和原著相同的出身以及姓名。也許正是為了避免後續衝突,所以“快銀”在《復仇者聯盟2》中只是短暫出現。而相對快銀,他的妹妹猩紅女巫並沒有在福克斯出品的電影中被使用過,所以不存在版權上的衝突。

▲兩個不同版本的“快銀”,都是版權惹的禍

不過好在當年賣出這些超級英雄版權的時候,漫威在合同中留了一手:根據簽訂的條款,在若干年內,如果購買漫威漫畫人物的電影公司沒有通過任何題材對角色進行開發的話,那麼這名角色的版權就要歸還到漫威手中。或許就是迫於該條款,不捨得放棄《神奇四俠》的福克斯才會慌慌張張拍出新重啟系列這一爛片。不過也正因為這個條款,漫威順利回購旗下眾多英雄角色,這最終促成了我們現如今看到的“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系列電影、電視劇的誕生。既然索尼開創了合作的先河,在此也衷心希望福克斯有朝一日能與漫威打開合作之門,攜手為粉絲們謀取最大的福利。

願望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現如今的版權分佈圖

獨立製作的開端

2003年,漫威醒悟了:為什麼不嘗試著自己製作漫威的英雄電影?

相比出讓版權給其他的大公司進行製作,獨立製作能夠賦予漫威電影更大的創作空間。為什麼不試著讓漫威的英雄電影實現漫畫中的“漫威宇宙”?讓故事的情節和人物之間的關聯相互影響,這種環環相扣的佈局特點在電影業可是史無前例的。

於是在2005年的時候,漫威帶著“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下簡稱MCU)”的大計畫在華爾街上奔波,最終和美林證券公司達成了協定。漫威壓上了MCU那一大票誘人的角色版權,如果首部MCU電影不能獲得成功,美國隊長、雷神、黑寡婦……等等一系列復仇者聯盟的版權將悉數歸為銀行所有。用這一大票角色的版權作為抵押,漫威換取到了近5.25億的製作資金,而第一步的險棋完全壓在了《鋼鐵俠》的身上,好一場驚險刺激的豪賭。

當時仍未被迪士尼收購的漫威找到了派拉蒙影業來共同實現MCU的大計畫,一紙簽下了6部電影的合約:《鋼鐵俠》三部曲、《雷神》、《美國隊長》和《復仇者聯盟》。當然故事的結局我們都知道了,《鋼鐵俠》一炮而紅,加速展開的MCU讓消費者們大呼過癮。

2008年,迪士尼以42.4億美元的天價收購漫威,並將上述6部作品的發行權又從派拉蒙那兒買了回來。不得不說,迪士尼和漫威的配合頗為默契,收購後前者並沒有過多干涉漫威影業的製片自由,只負責發行事宜。而漫威背靠著迪士尼的堅實後盾,一心一意的規劃MCU的宏大藍圖。兩大巨頭強強聯手,漫威也得以打造出一條從電影到動畫到遊戲,再到周邊衍生品的完整產業鏈。隨著人氣愈發高漲,更多人開始關注漫威旗下的作品,與之相關的各種周邊產業也跟著一起紅遍了大江南北。

有了迪士尼這座靠山,MCU計畫的每一步都踏得更加堅實。漫威大方地公佈了MCU的電影階段計畫,從《復仇者聯盟》之後的每一年,觀眾朋友們都能在大螢幕上看到漫威的英雄們,同時ABC電視臺將播出衍生劇集《神盾局特工》、《卡特特工》,與電影的世界和劇情保持聯動。

另一方面,Netflix負責一票“捍衛者聯盟”角色的劇集開發,講述紐約之外——地獄廚房的平民英雄們的故事。雖然表面上Netflix的電視劇集與電影角色並不存在太多交集,但是設定上,“捍衛者聯盟”的這些英雄們也存在於MCU之中,說不定哪天我們就會在電影螢幕上見到他們了。

單論每一部電影、劇集的表現,各方評價都褒貶不一,不同的導演用他們不同的方法悉心處理每一部獨立的英雄電影、劇集。但在漫威嚴格的監製把關下,這些看似獨立的內容都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整個MCU的世界通過這樣的方式相互聯結,織成了一張大網,或許是通過相互關聯的事件或人物、或許是一句看似漫不經心的臺詞、或許是一處不怎麼起眼的佈景,這些蛛絲馬跡正是讓狂熱粉絲最為熱衷尋覓的“彩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