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牛頓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贏在起跑線,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對於中國的機器人教育而言,也是如此。中國智慧製造的發展牽動著全球智慧化的進程,機器人作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機器人行業迅猛發展,但專業人才缺口超千萬。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與需求,中國機器人教育與人才能跟上如此高速的發展步伐嗎?這絕對是業界值得重視與深思的問題。
未來機器人:以瑞森可(rethink robotics)為代表的人機協作的共融機器人
軟銀CEO孫正義曾預測,到2040年,地球上的機器人會超過100億台,總值超過100萬億元。未來機器人的巨大體量是毋庸置疑的,但未來機器人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樣的呢?據巴克萊銀行評估:未來全球機器人增速將保持在30%以上,其中傳統機器人將只占到整個
機器人市場
應用份額的10%,其餘90%的機器人市場都將歸屬於人機共融的智慧協作機器人。來自中國科學院的丁漢院士也表示,共融機器人就是未來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其實早在2008年,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協會的共同創建者,當代人工智慧三大理論創立人之一的羅德尼·布魯克斯教授,就率先提出並定義“智慧協作機器人”,即可以在沒有安全隔離的情況下實現與人協同作業、達到人機共融的
智慧型機器人
,具有安全可靠,智慧易用,環境適應,應用範圍廣,部署靈活等特點。2012年,全球首款雙臂智慧協作機器人Baxter在瑞森可(rethink robotics)誕生,當年便成功入選當年《時代週刊》全球25項最佳發明榜單。2015年高性能智慧協作機器人Sawyer問世。它們不僅活躍在工業領域,其研究版產品的開源SDK及傳感功能,滿足多領域科研需求,是斯坦福大學、悉尼大學、京都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等全球頂級學府前沿科技實驗室的“座上賓”。
機器人教育:產學研一體化 瑞森可全面滿足機器人教育的多層次需求
結合中國國情,縱觀中國機器人教育現狀,中國的機器人教育不能千篇一律,也絕不可以偏概全。中國的機器人教育應該分層次有側重地發展。
對於高校科研與學術機構,機器人的前瞻性研究更重要。這對機器人的智慧化程度、技術領先性及軟體平臺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瑞森可智慧協作機器人Baxter與Sawyer擁有當前機器人研發團隊的頂級配置。其核心技術凝聚了來自以羅德尼教授為核心的美國麻省理工人工智慧實驗室“最強大腦”們深度再思考的洞見與智慧,彙聚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機器人專家、中科院院士張鈸教授,臺灣機器人之父、臺灣大學智慧機器人及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羅仁權教授的共同努力,代表了目前世界智慧型機器人的最高水準。有了瑞森可智慧協作機器人的助力,高校及研究機構不僅能深度研究最新的
人工智慧技術
,更有了能夠創造無限可能的平臺。
對於職業院校而言,培養專業又實用的
機器人技術
工人更容易滿足
中國製造2025
的人才需求。有研究與預測顯示,未來90%的
機器人
作業系統將基於ROS平臺,提前接受ROS系統的教育與實踐將顯著提高就業的競爭力,也更適合未來機器人職業需求。瑞森可智慧協作機器人的Intera軟體平臺便是基於ROS系統開發的,得益於Intera軟體平臺的瑞森可智慧協作機器人不僅更加易用與易學,每次軟體平臺的更新也使得機器人性能顯著提升,讓職校學生始終接觸最新的技術實踐與應用。隨著瑞森可公司與世界500強企業及中國製造業企業合作的不斷深入,也將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與就業可能。
全球機器人教育最佳實踐:瑞森可-全球機器人教育領導者
自Baxter誕生的五年時間,瑞森可智慧協作機器人已經成為全球機器人教育教研的典範。使用瑞森可智慧協作機器人開展的科學研究,已有數百篇技術文獻發表。據瞭解,研究人員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它們的設置並開始學習;利用其的開源SDK和傳感功能,能夠迅速展開
人機交互
、電腦視覺、
機器學習
、人工智慧、動作規劃、運動控制和機電學等多個領域的科研。瑞森可研究版產品提供更加生動的教學課程、示範常式、教授代碼編寫、機器人技術和工程的概念體系,然後讓學生磨練技能並在實際應用中掌握機器人應用程式的開發設計,以推廣機器人的研究與應用。
無論是做教育研究,還是做職業教育培訓,瑞森可智慧協作機器人以其安全、易用、實用的特性滿足全球教育行業的不同需求。從美國麻省理工到中國清華大學,從英國的密德薩斯大學到日本的京都大學,瑞森可智慧協作機器人遍佈全球機器人教育的頂級學府與研究機構。美國麻省理工(MIT)用它們來研發腦控機器人;清華大學電腦系團隊靠它們獲得國際機器人“抓取與操作”比賽冠軍;英國密德薩斯大學用它們研究與實踐機器人UI設計與優化……
“我們提供的不只是全球頂尖的智慧協作機器人,更為廣大高校、科研機構與職業院校提供系統機器人教育整體解決方案。我們將整合全球機器人教育資源,助力中國機器人教育更快更好地發展。”瑞森可公司執行董事曾海軍在今日瀋陽舉辦的第49屆全國高教儀器設備展示會上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