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長假已經在不遠處揮舞著雙手,想必不少人都蠢蠢欲動了吧,而現在會拍照的人也越來越多,在出發前可能因為看到了某個宣傳冊上的圖就心動不已,認為自己去到那也一定能拍出這樣的大片。一個美景有時就是瞬間而過,但在面對壯美的名山大川時,拍攝的效果卻完全不是自己所預想的那樣,尤其是一些新手常常會經常抱怨自己拍的風光片色彩太平淡、沒有衝擊力。為此今天我們就來告訴廣大喜歡拍攝風光的新手朋友們,要想拍出美麗的風光片,你到底還差什麼裝備?
器材選擇:機身
風光攝影常常需要暗部細節有很好的表現,對於相機的色彩寬容度有一定要求,所以我們的選擇就至少考慮M4/3以上的大尺寸CMOS機型,如果條件允許,全畫幅級別以上更佳;另外,風光攝影更講究畫面細節的豐富,因此,高圖元的數碼相機相對而言更符合要求,比如5060萬圖元的佳能EOS 5DS和3000萬圖元的EOS 5D Mark IV、4240萬圖元的索尼微單A7RII以及具備3600萬圖元的尼康D810等都是最佳選擇。
5060萬圖元全畫幅單反佳能EOS 5DS/5SDR(無低通濾鏡)
4230萬圖元的微單相機索尼A7RII
器材選擇:鏡頭
拍風光一般表現的都是大規模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廣角鏡頭往往必不可少,這也是大夥眾所周知的事,使用廣角鏡不但能讓你的照片容納更多景物,還因為鏡頭光學上的畸變特性而讓建築物或者風景更宏偉壯闊,更具衝擊力,比如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尼康AF-S 14-24mm f/2.8G ED這些都是人氣頗高的全畫幅廣角鏡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廣角鏡頭使用不當會導致畫面畸變,所以儘量保持水準視角拍攝,同時,在拍攝風光攝影作品時,為了畫面保證細節更豐富,一般情況下可使用比較小的光圈拍攝,如F 8.0、F11以獲得比較深的景深範圍。
廣角鏡頭拍攝
當然,廣角鏡頭並不是拍攝風光的唯一選擇,在拍攝風光照時,有時候長焦甚至比廣角更有用。這主要體現在沒有合適前進且視野比較空曠的地方,比如在平坦的草原上,或者在崇山峻嶺中,這是你就會發現廣角鏡頭大多數時候幾乎一無是處。所以我們拍攝風光變焦倍數大的鏡頭也不能少,如果預算有限,可以直接搭配18-200mm(APS-C畫幅)、28-300mm(35mm全畫幅)這樣的一鏡走天下鏡頭。當然,更好的選擇是一支廣角變焦鏡頭+長焦變焦鏡頭的組合,比如類似16-35mm+70-200/300mm這樣的搭配。
長焦鏡頭拍攝
配件選擇:三腳架
由於風光攝影大多數情況下都使用比較小的光圈拍攝,此時快門速度並不會太高,容易出現拍虛的情況,所以追求高品質成像的風光攝影師都會隨身攜帶腳架,在使用小光圈時,快門速度過慢的情況下,就必須使用腳架作為拍攝支持了。另外,在拍攝一些潺潺流水或者瀑布這樣的場景時,會經常使用到長時間曝光,所以也需要一款堅固穩定的三腳架。而在自駕游時可選擇大型偏重點但穩定性能好的腳架;如果普通的戶外旅行則建議上選擇更輕便的碳纖維腳架。
拍攝風光還需要三腳架保持相機穩定
配件選擇:GND漸變濾鏡
大家在拍風光片時大多數情況下天空的亮度要比地面強,尤其是晴天藍天白雲時,如果我們把地面景色曝光正常,那天空就會過曝。如果我們按照天空正常曝光,藍天自然正常了,但地面就會欠曝。因此,這時就需要一塊可以壓暗天空光量,並且又不影響地面光量的濾鏡,GND漸變濾鏡就是這個作用,可以減少畫面局部光量,壓低天空光量,而不影響地面。
GND中灰漸變濾鏡
使用GND濾鏡後天空與地面曝光更均衡,天空細節更豐富
配件選擇:ND濾鏡
當拍攝的場景過於明亮,或者是想要在白天拍出長曝光效果的照片時,就可以用ND濾鏡來減少進光量,避免曝光過度。在風光攝影中,減光鏡的使用最為常見,因為很多景色需要我們記錄一個變化的過程而不是一瞬間,這樣就需要長時間曝光的慢門拍攝才能實現,為了保證拍攝的品質,也需要減少整個畫面的進光量,因此減光鏡是拍攝流水、雲海題材最適宜不過的選擇。
ND濾鏡
使用ND減光濾鏡可在白天延長快門速度也不至於讓畫面過曝,適合長曝拍攝水流
配件選擇:CPL偏振鏡
偏振鏡,又稱偏光鏡,它是利用偏振光的特性,以偏振鏡片把非金屬物體,水面等反光過濾消除的透鏡,主要作用是可以提高畫面的清晰度和飽和度,讓畫面的色彩更加濃烈,消除水面或者玻璃反射出的光線,讓天空更藍,河流更清澈,山脊、建築的色彩更鮮豔飽滿。這就是為什麼風光拍攝中一定要帶上它,而且它是唯一一個無法通過後期處理可以省略掉的濾鏡,其他濾鏡在前期拍攝以及後期處理上只要下好功夫都是可以令畫面改變的。
使用偏振鏡和消除水面反光
最後,想要拍好風光除了前期的裝備外,還需要一顆耐心,而且必須做一個早出晚歸的人。美景可能只在合適的天氣已經時間裡出現,所以等待拍攝時機是風光攝影的必修課;而日出前後和日落前後,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刻,這個時間的光線也是最柔美的,適合拍攝各種風景題材,這也就意味著要想拍好風光照,你可能得在太陽升起之前起床,太陽下山之後才能返回。
本文編輯:申沛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