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顯示器市場正從 1080p 向 4K 解析度普及,但是消費者們對於更高圖元的渴望是沒有止境的,甚至早有廠商開始 8K 產品的研發。不過中佛羅里達大學(UCF)的納米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將每一個圖元縮至 1/3 大小的新方法,即利用不同的電壓,把單個子圖元的顏色變為紅(R)綠(G)藍(B)色。除了帶來更高的解析度,這項技術也能夠大幅提升螢幕的亮度。
雖然電腦以“圖元”為圖形的最小單位,但在顯示面板上,每一個圖元其實分別對應著紅(R)綠(G)藍(B)三基色的子圖元。然後再根據不同的組合,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和亮度。
好消息是,UCF 研究人員開發出的這套“可調節子圖元”技術,能夠讓每個子圖元都顯示 R、G、B 三種基色,從而有效增加顯示器的解析度。論文一作 Debashis Chanda 表示:
“比如我們能夠讓一個紅色子圖元變為藍色,而其它顯示器卻不能這樣。因為它們的 R、G、B 子圖元是靜態(固定)的,需要組合使用才能顯示一種色彩。而這項新技術並非如此,因為每一個子圖元都可以調節為其它顏色。”
UCF 新開發出的這種顯示技術,每一個子圖元的大小都達到了納米級別,它們的形狀很像是一個個微型蛋箱,塗覆在一層鋁上。通過給這種材料施加不同的電壓,子圖元就能夠顯示出不同的 RGB 光譜。
這意味著每個子圖元都可以作為一個普通圖元,將常規面板的解析度輕鬆翻三倍,有效增加顯示器的潛在解析度。此外,這項新技術還有提升色彩亮度:
當傳統 RGB 顯示器在顯示純色時,需要將它另外兩個子圖元關閉掉。但如果每個子圖元都能同時點亮,那面板的亮度顯然可以提升不少。
研究人員稱,這項技術可以輕鬆部署到現有的 LCD 生產線上,因為其它部分的硬體都是完全一致的。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翻閱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