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黑茶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運茶的馬幫遇到下雨,把茶淋濕了,茶商心裡很難過,扔掉又可惜。他們到了一個痢疾橫行的村子,村裡死了很多人,村民們沒吃沒喝。茶商想自己帶的茶長黴了,不值錢了,就送給這些可憐的家庭吧。結果奇跡發生,村子裡的人們痢疾全好了。
事實上,安化黑茶的產生,比傳說中的要早得多。據《明史·食貨志》記載:“神宗萬曆十三年(西元1585年)……中茶易馬,惟漢中保寧,而湖南產茶,其直賤,商人率越境私販私茶。”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紀)參照四川烏茶的製造方法,加以改進,製成黑茶。烏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殺青(鍋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葉氣,滋味醇和,有松煙香,更受西北各少數民族的歡迎。當時,西藏喇嘛常至京師禮佛朝貢,邀請賞賜。回藏時,明朝廷賞給許多禮物,其中茶葉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倉撥給,但喇嘛們卻繞道湖廣購買私茶。湖廣黑茶最合他們的口味,而黑茶主產于安化一帶。
安化黑茶至晚產於15世紀後期,通常經由湖北運銷北方和西北。由於安化茶滋味濃厚醇和,且量多價廉,西北那些領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採購私販。從明至清,茶葉都屬於朝廷的“計畫供應商品”,而四川茶、漢中茶在明代是朝廷的“定點生產商品”,利厚暢銷的安化黑茶很快讓漢茶和川茶市場冷落,產銷蕭條。明朝萬曆23年(1595年),禦史李楠和徐僑為湖南茶葉在奏本中打架,一個要求朝廷頒令禁運,免妨茶法馬政;另一個認為湖南茶對西北遊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後經戶部裁定,報請皇帝批准:自後銷西北的引茶,以漢、川茶為主,湖南茶為輔。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經過茶商和市場的長期甄選,安化黑茶逐漸興盛起來。晉、陝、甘、鄂、湘等省商人,各成一行幫,來安化採購和製作黑茶。資本雄厚的晉、陝、甘茶商,還在安化建有樓閣,設立行幫組織和商業鋪面。資江沿岸各處,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業繁榮的市井,如黃沙坪、酉州、苞芷園、小淹、邊江、唐家觀、雅雀坪、東坪、橋口等地。
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陝西商人委託行棧匯款到安化定購黑茶,因資金較少進貨不多,人稱“滾包商”。受託棧行雇人下鄉採買茶葉原料,踩捆成包,以利運輸。最初大小形狀和重量不一,後來逐漸統一為小圓柱形,重約老秤10斤,稱為“百兩茶”。清同治年間,晉商“三和公”茶號在“百兩茶”的基礎上選用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與篾捆壓成圓柱形,每支淨重1000兩(16兩老秤合37.27公斤),稱為“千兩茶”,圓柱長約5尺(166.5釐米),圓周 1.7尺(56釐米)。
把茶葉製作成立柱的形狀,經過炒、渥、蒸、踩等數道工序,一方面增加了有限體積內茶葉的重量;另一方面是黑茶品質形成之必需。“百兩茶”、“千兩茶”系列有一個總的稱呼——花卷。這有三重含義:一是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簍包裝;二是黑茶原料含花白梗,特徵明顯;三是成茶身上有經捆壓形成的花紋,茶呈圓柱,像一本卷起來的書,故稱“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