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我的孩子怎麼老是喜歡搶別人的東西?

案例:

甜甜2周歲了,面對孩子的長大甜甜媽既開心又有點小煩惱;開心甜甜出落得水靈,在許多方面也格外懂事,可煩惱也接踵而來。

因為甜甜媽廣交好友,所以時常帶著甜甜參加各式各樣的親子類活動;但甜甜總是在熟悉之後毫無理由地搶別人的玩具,惹得其他的孩子哭鬧不停。這樣的現象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了,讓甜甜媽極為煩惱!

1.喜歡搶別人的東西

——其實是自我意識開始萌芽

“搶別的孩子玩具”這樣的事例其實於生活中不少父母並不覺得這是什麼稀罕事,但這樣“惡劣”的行為確實也讓不少家庭極為頭疼,他們甚至深刻的自我檢討過: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間接影響了孩子,讓他們如此的自私?

當有父母提出這樣的想法的時候,我必須在此打斷一下你們的思路:自省是對的,但此刻孩子所謂的“自私”表現其實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要因為孩子的幾次過度反應讓孩子貼上一些無形的“小氣”標籤。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道德問題,而是這個階段孩子正常的心理發展特點。

2.1~3歲——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發展期

——表現為自我中心性

1~3歲是孩子自我意識開始真正萌芽的時期,其表現得較為明顯的就是【自我中心化】。對待任何事情以“我”出發,缺少一種事物歸屬性的概念。對他們來說,想要就是擁有。聽起來似乎是一種自私觀,但其實這是他們踏入有意識的關鍵步。

而此時的孩子又是脆弱且敏感的,他們只懂得自己的力量與獨立存在,還沒意識到別人的力量與存在。如果家長沒有試圖引導,反而以責備的形式對待孩子的行為將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當家長以友好且適當的引導方式突破孩子的主觀性時,孩子自然會意識到“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而所謂的自私局面也將慢慢改善。

3.積極引導,正確教養

——幫助孩子建立所有權的觀念

當寶寶試圖搶奪別人玩具時,作為家長不要以訓斥的語氣、甚至大驚小怪的怒斥孩子。此刻,作為父母應該先幫助寶寶建立所有權的概念。

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是一個模糊混淆漸漸走向清晰的過程,而外界事物對孩子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自我意識的清晰度。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建立所有權觀念,在孩子處於“自我中心期”時,給孩子一些必要的指導,從而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個性。

a.情景式引導孩子

選擇孩子與其它玩伴一起玩樂的時候,在玩樂中多次強調事物的歸屬性,讓孩子快速建立所有權的基本概念。

“這是妹妹的,你如果想和妹妹一起玩,可以詢問妹妹的意見哦。”

“如果你想和妹妹一起玩這個玩具,一定要記得詢問下哦,取得妹妹的同意才可以哦。”

“這是妹妹帶來的玩具對不對,你要是也喜歡要問下妹妹哦。”

b.專注培養寶寶的習慣

很多時候,當寶寶以奪取的方式將玩伴的玩具搶走時很多家長會立馬反應:“你這孩子怎麼這樣?怎麼可以搶別人玩具呢!”等態度斥責孩子。其實,此時的任何語境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反而會加劇孩子的叛逆心理。

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後應及時給予肯定,以此強化孩子今後的日常表現。當孩子做出適當的改變的時候作為父母更應該且有責任進行褒獎及肯定。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充分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C.教孩子學會分享

孩子常常不情願把玩具分享給其他的孩子玩,這是一個正常心理。當其他小朋友想玩他的某個玩具時,父母不應該強制他禮讓給別人。如果每次都要他不情願的禮讓,孩子會覺得:不僅是小朋友,就連大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想搶走他的東西,這會促使他的佔有欲更強。

父母應該引導他願意和別的小朋友玩,從中再想一些可以讓他們分享玩具的方式。只有潛移默化的引導才會順利讓孩子度過這一敏感時期,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

其實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內心的小天平

作為父母

我們該做的能做的

就是適度引導

“暴力”永遠不是解決與孩子之間的橋樑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