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給手機套的手機殼,都很浮誇?微生物君上個月去機場接人,旁邊一個大哥拿著一個iPhone在擺弄,手機倒是沒啥,畢竟iPhone爛大街,但是手機殼,嘖嘖,真叫一個騷。
手機是大紫色的,上面有一個金色的獅子頭,立體浮雕的樣式,整個浮雕比手機都厚,而且金光閃閃,霸氣十足。
於是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這老哥是有病麼?蘋果為了把手機做薄,把耳機孔都給去了,如果庫克看到這大哥的手機殼,不知道會不會暈倒在地。後來我開始注意起來路人的手機殼,發現奇葩的殼子真的不少,有的是一個大兔子,有的是鑽石鑲嵌。這些手機殼非常厚重,也完全沒有貼合度,跟多是一種個性的表達方式。
最近我同事寫的一篇文章同樣也展現了這一現象:那就是手機殼的裝飾作用。手機殼和手機一樣,本質上就是一個可穿戴設備,它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而那些多如牛毛的可穿戴智慧硬體,在這幾年卻慢慢失去了方向。
2010年,Google推出了智慧眼鏡,配合各種感測器的小型化,各類智慧可穿戴識別陸續問世,在2015年前後形成了一個爆發點,但是在2016年就被人們所淡忘,資本也不再青睞,甚至在2017的CES展臺上,連一個可穿戴設備的展區都沒有。
問題出在哪呢?可穿戴設備剛火起來的那會,很多人被它的功能和黑科技所吸引,但是體驗下來發現,這些東西普遍存在價格貴、功能不實用、續航差、測量精度低等問題,而“雞肋”這一詞,也成了可穿戴設備的一個甩不掉的包袱。
很多人用了幾次後發現這些東西看起來能幹的事情多,但沒有啥卵用,棄用率非常之高。
怎麼保持可穿戴設備的使用率?有人說要脫離手機,有人說要精准定位,運動手環就是運動手環,不能放歌,不重複手機已有的功能,提高精准度。
這些說法都不錯,但是我想到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可穿戴設備的裝飾化。如同手機殼一樣,弱化它本來的功能,加強裝飾的屬性和個性的凸顯,讓人們更願意去佩戴這樣一款設備。
比如有一個叫Siren Ring的智慧戒指,在遇到危險時,只需轉動戒指,它就能夠發出刺耳的聲音,對不懷好意的人起到侵犯作用。但如果只是一個呆頭呆腦的按鈕或者手環,女性可能就不愛去佩戴它,或存在僥倖心理,但如果做成一個漂亮的戒指或項鍊,就沒有這層心理上的抵觸了。
再舉個例子,一家來自美國的設計團隊研發了一款智慧錄音工具:Senston,它非常小巧,有著水滴的造型,可以夾在衣領上使用。
當你開車時,你突然有了靈感,或者記起了什麼事情,只要輕輕一點,它就能開始錄音,再點一下就會停止,非常簡單。所有記錄的資訊都會同步上傳到雲端。
它有大量的使用場景,比如你在醫院或者銀行,遇到你不知道專業術語或者信息量太大時,它它能隨時隨地記錄一些你可能之後會用到的重要內容。它比手機更隱蔽,收音效果更好,使用起來也更方便,無需解鎖找App等步驟。
Senstone是一個可以獨立運作的智慧硬體,它無需手機,續航在4天左右,當你說話時,你的話就會自動被轉成文字的格式。
類似的產品還有很多,目前看來,智慧穿戴設備的首飾化依然是個雛形,還有諸如續航、溢價、公眾接受度(承不承認它是一個珠寶)、電子元件能不能塞下等諸多問題。
但不管怎麼說它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也是智慧穿戴設備成熟之前的一種過渡方式。智慧首飾既有傳統珠寶的裝飾性和時尚性,也保留了科技的內核,這也是我們一直提倡的科技之哲學:“真正的科技,是讓人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