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聯想CEO楊元慶分別與聯想兩位高管在微博上“吟詩”互動,當時就有業內人士猜測,這很可能是聯想內部變革、人事調整的一個巨大信號。果不其然,在5月16日當天,多家媒體紛紛傳來消息,聯想昔日二號人物劉軍將正式回歸聯想,擔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負責聯想全球PC業務。
此番聯想內部大變革,這位曾經被視為楊元慶“接班人”的劉軍如今回歸聯想接管PC業務,難免令人心生猜測:莫非劉軍的回歸是想要保住“聯想飯碗”?縱觀聯想近年來的發展,可謂是流年不利,聯想的衰敗已然成為了行業不爭的事實,如今動作頻頻,無疑是在自救,渴望在逆境中尋找前進的方向。
劉軍的強勢回歸,是否能為聯想全球PC業務扳回一城,現在猶未可知。但看到昔日大將劉軍的回歸,不禁令人想起了聯想曾經的首任總工程師——倪光南。
眾所周知,關於當年聯想的創立,民間演繹了諸多版本。然而在這裡,我們略去那些“異端邪說”,只表正史。1984年10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在一間傳達室裡成立,這就是聯想集團的前身。當時公司剛開張,所有的業務都處於一片混沌之中。而倪光南那時候卻已經是業界一流的電腦專家,在中科院和電子街呼聲甚高,很多名牌企業紛紛向他拋出橄欖枝,可他卻一一拒絕了。
為了想招解決公司的生存與發展,身為聯想大家長的柳傳志決定主動出擊,拿出了“三顧茅廬”的精神來說服倪光南“出山”。要知道,當年的倪光南是一流的電腦專家,而且從加拿大留學歸來,為人低調清高。後來被柳傳志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答應出任聯想公司的總工程師,但是提出了三個條件“不做官、不接待記者、不赴宴會”,可見倪光南為人的正直。
據介紹,倪光南是中國科學院最早“下海”的一批科學家,用研究成果和洞察力奠定了聯想集團的基石,詮釋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光輝論斷。倪光南加入聯想後,他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中文卡)、聯想系列微型機,聯想集團即得名於聯想式漢字系統,這也為聯想賺來第一桶金,一筆五百台進口電腦的合同。
然而,好景不長,聯想發展到了後面,倪光南與柳傳志在研發路線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一個是技術派出身,倪光南堅持對標英特爾“晶片”技術,希望全力開展“中國芯”工程,於是奔波於上海,香港等地廣攬人才,成立“聯海微電子設計中心”。另一個是行銷大王,柳傳志始終認為研究固然重要,但聯想發展要把行銷擺在第一位,聲稱“有高科技產品,不一定能賣得出去,只有賣出去,才有錢”。
雙方的矛盾大戰維持了半年,最後柳傳志使用了絕對權利,免去了倪光南在聯想總工程師職務。這場大戰還是柳傳志贏了,而且他在日後對聯想在個人PC業務發展上提供了很多思路,讓聯想在一個時代裡成為PC領域的王者。
反觀倪光南,作為這場戰爭的“出局者”,他現在依然呼籲“中國應該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近年來,他致力於在中國推廣Linux等開源軟體、推廣國產CPU、國產軟體和文檔格式國家標準UOF等開放標準,當之無愧是中國技術創新的代言人。
如今一切都已成往事,倪光南不再是聯想總工程師,造“中國芯”一事當年無奈被擱淺,而柳傳志後來卻成為了大家口中的“教父”,真令人唏噓。話又說回來,這次楊元慶力邀劉軍回歸,昔日大將出馬,是否一個頂倆?我們還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