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軟的人工智慧小冰學會作詩了!

淚痕也模糊得不分明瞭

我的生命是藝術

有黃昏時西天的浮雲

用殘損的手掌祈求

這首現代詩的作者不是人類,它來自微軟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冰。在一個移動頁面上傳一張圖片,小冰“讀出”了圖中的內容,然後像寫命題作文那樣生成這麼一首詩。

這個在微博微信上充當虛擬聊天物件的機器人,現在想具備人類的“創作能力”。

週二下午,微軟週三短暫上線了“少女詩人小冰”,但由於版權問題還沒解決,新功能並沒有被公開。從我們對測試版本的試用體驗來看,小冰的創作水準似乎不太穩定。

按照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微軟小冰負責人李笛(微博)的說法,為了達成寫詩技能,小冰“學習”了 1920 年代以來 519 位詩人的現代詩,被訓練了超過 10000 次。一開始的小冰寫出的詩句毫不通順,現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我們試了試投入一些風格迥異的圖片,可以看到小冰在面對風景圖片的時候似乎還是正常的,天空、花朵、樓宇……都能被小冰當作創作的意象,組合成完整的詩句。偶爾還會跳出“美麗的歌喉摘下微光”這種頗有想像的句子。

但更多的情況下,小冰描述的東西和圖片無關,它會把圖片裡的手機識別成“抹布”、白色的奶茶識別成雲朵。

這和小冰被訓練的詩歌內容有關。李笛告訴《好奇心日報》,小冰寫詩的風格其實是“過去 519 位詩人的共性、一種放大了的共性,一種普遍的結果”,“一方面是學習,一方面是傳承……其中有一些意象比如影子非常多,這個我們覺得是共性的體現。”

也就是說,小冰用演算法綜合了詩人們的“經驗”,是一種基於模仿的創作。微軟試圖用演算法來結構詩歌這種藝術形式“標準化”的地方,最終讓機器具備創造性。“相當於人類的通感,人類看到圖片發生的想像,我們試圖通過演算法類比人的推斷過程。”

這個“標準”被微軟描述成“黑匣子”,不是明確的、可以執行的具體標準。李笛說,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找到客觀的評價體系:“沒有一個技術可以評價詩歌的藝術性和創造性,是不是達到所謂的標準。”

所以這部分工作目前還需要人工的干預,小冰的工程師會在訓練途中設置檢查點(Check Point),核查詩歌的合理性。

為了驗證作品的藝術性,小冰還以真人的身份投稿,從 2017 年 2 月開始在天涯、豆瓣、貼吧和簡書上用 27 個化名發表作品,不少人以為這是一個真的詩歌愛好者。小冰還向雜誌和報社投稿,也收到刊發的邀請。

微軟認為,小冰寫詩的下一步是完成“大規模的內容生產”,更遠的願景是,人工智慧將對應人類的某些富有創造力的行為,而不僅僅是對人類勞動的簡單替代。

這個過程從模仿開始。除了寫詩,小冰還會唱歌、播報天氣預報、撰寫新聞評論。去年湖南衛視一檔節目就採用了小冰做主唱的《夏日甜心》,當然詞曲不是它寫的。

你可能知道語音合成的歌手初音未來,李笛解釋說小冰和初音未來的區別就在於能否“大規模生產”,後者是一個需要人工調校的電子語音,而小冰是學習了不同歌手的演唱風格,理論上它能即時變化唱法和歌詞內容,而完全不需要人的參與。

不過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小冰的歌聲和電子聲音似乎也沒什麼差別。

用人工智慧寫詩的還有百度,今年情人節百度手機應用上線的一個頁面裡,輸入關鍵字可以生成一首藏頭古典詩。

李笛說,相比古典詩詞,現代詩對機器來說更難寫一些,因為它“不是靠音韻產生藝術價值,遣詞造句更自由。”古典詩歌的方法“可以填詞,但很難填出一個很好的現代詩歌。”

但不管怎麼說,目前無論是作詩還是唱歌,都還是玩具一樣的功能。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