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惡風怕冷,如何擺脫“月子病”

產後坐月子是我國歷來的傳統,產婦在月子期間,家裡的長輩們都會多番叮囑不要不要洗頭、不要開窗,反正原則就一條:保暖。而生完寶寶後,產後媽媽最難熬的就是夏天了,很多年輕新手媽媽稍不留神,就落下了“產後風”,出現惡風、怕冷等症狀。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李湘力跟丞媽說,“產後風”也就是 “月子病”,一般在產後兩個月出現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因此一定要重視。

全身怕冷?“產後風”可預防

“怕風、全身怕冷、頭痛、膝蓋發涼、腰酸……”,剛剛做完月子的王女士感覺整個人身體狀況大不如前,特別是夏天快到了,空調一開,感覺全身都涼颼颼,冷飲之類更加不敢碰。

說,王女士就是患了“產後風”,她坐完月子後,出現畏寒、怕冷,全身肌肉關節麻木、疼痛、怕風等症狀。在臨床上,還有有部分患者有頭痛、頭暈、眼眶疼痛、眼睛多淚等症狀。

專家說,像高齡分娩、難產、剖宮產、多次流產的產婦特別容易患上產後風,需要加倍小心。

為什麼會落來月子病呢?通常都是沒好好坐月子的緣故。李湘力說,一般新媽媽在生完寶寶後,身體虛弱,元氣、津血俱傷,筋骨腠理開泄、容易出汗、毛孔開泄、腠理舒張,這個時候最易感受寒濕之邪。

在月子恢復期,筋骨腠理閉合,使風寒濕邪氣稽留關節、經絡,就易導致產後四肢怕冷、關節疼痛等以上症狀,以後遇寒或者受涼,則會出現以上症狀,成為氣溫變化的“溫度計”。

所以,老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產婦的確比較容易受寒濕之邪侵襲,建議新媽媽一定要保暖避風寒,切勿汗出當風,不可用冷水洗涮或室外冒風淋雨,夏天則要慎用空調,也不可貪食寒涼冷飲之類。

溫經通絡,中醫調養有方!

一般如果在產後兩個月出現這些不適的症狀,就應及時治療,否則這個病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李湘力介紹,對於產後風,中醫一般採用中藥、藥膳、沐足、溫灸療法等方法來治療,比如中藥方劑有黃芪桂枝五物湯、當歸四逆湯,具有養血益氣、溫經通絡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中藥方劑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1、中藥藥膳

熟地紅花桑寄生湯

材料:熟地15g 紅花5g 桑寄生10g 桂圓5個 生薑3片,豬展肉150g

製作:現將所有藥材清洗,然後同豬展肉一起放入瓦煲,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在文火2小時。該湯味微苦,可加入適量紅糖。也可濾取湯液煮蛋,沸騰後將雞蛋敲入煮成荷包蛋,吃蛋喝湯。

功效:該湯具有滋補肝腎、通經止痛的作用。

田七當歸生薑湯

材料:田七10g 當歸10g 生薑15g 蜜棗3個,豬脊骨2兩。

製作:先將田七放入鍋中微微翻炒,豬脊骨飛水放涼,將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加入適量水,先武火煮沸,再文火2小時。

功效:該湯具有補血活血,祛瘀散寒作用。

2、中藥沐足

可用黃芪30g、當歸15g、雞血藤30g、杜仲15g、桑寄生15g、牛膝30g、防風15g、寬筋藤30g,煮水放涼至45℃左右,將雙腿浸泡在中藥夜裡面,還可以用熱毛巾滲透藥液後,熱敷在關節部位,熱敷以局部潮紅為度,避免燙傷,沐足時間20-30分鐘,可每日一次或者隔日一次。

李湘力說,中藥藥液沐足,可以益氣血,溫經絡,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3、溫灸療法

艾灸的特點是利用灸火的溫熱,祛除體內風寒濕邪。產後媽媽多氣血虛弱,採用適當溫灸療法,可以起到補虛通陽、溫經通絡、祛風散寒、除濕化瘀、調理氣血作用。

選取氣海、關元、天樞、足三裡、三陰☆禁☆交穴位。用艾條灸,或者將艾條點燃放于艾箱灸相應穴位,起到溫通經脈、健運脾胃、補益氣血的療效。如頭痛頭暈者,可用艾條懸灸百會穴;如腰膝酸軟者,可用溫灸盒,艾灸如腰部腎俞、大腸俞、命門、腰陽關等穴位;如膝蓋冷痛者,可艾灸內外膝眼、血海、梁丘等穴位。

操作方法:點燃艾條,先灸腹部氣海、關元、天樞穴位,沿經絡直線來回移動,每穴3-5分鐘,一直感到腹部深處有熱感,再灸肢體關節部位,關節部位可圍繞關節懸灸,以熱感滲透皮膚為度。每天30分鐘左右。建議最好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操作。

(圖片來源網路)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