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魚鬧窩?老司機有妙招,大魚乖乖來吃食

野釣時小雜魚干擾幾乎每次都會遇上,主攻草鯉等大型魚時還好辦,打大窩搓大餌,大魚進窩小魚跑光光,如果小雜魚太過厲害,還可以改用玉米粒、紅薯塊、硬餌之類小魚難以啃動的餌料作釣餌。但主釣鯽魚時,想要釣得好,就得好好研究對付的辦法了,因為鯽魚性情溫和,動作閑緩,即使比小雜魚個頭大很多,也常搶不過小雜魚,小雜魚也不怕它,鯽魚進了窩它照樣敢來搶。

其實應對小雜魚是有一套章法的,分享給釣友們,運用好了才能最大可能地多釣鯽魚上來。先談拉餌釣鯽時對付小雜魚的方法步驟,因為這是釣鯽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方法。遇小雜魚,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使用大浮力漂。實際上,野釣中競技所用的鯽魚漂基本沒用,吃鉛小於2.5克的漂只在初春、冬季水寒時才會用得上幾次,一般要用到吃鉛3~4克的。

理解浮漂,最重要的還不是魚口信號的問題,而是它對線組的控制作用。從鉤餌接觸水面,到浮漂翻身站起是距離最長、雜魚截食機會最大的一段,我們首先要解決這一段的問題,配重大,動能和速度讓雜魚接不住,或減少它的截食機會。

在初春和冬季的時候其實用漂也不宜過細,因為這時候魚藏深水,釣深水用小漂效率太低,不如用大點的漂而採用其它方法提高靈敏度。

正所謂魚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這話一點也不差,對於遠距離和水下的不明情況就要靠浮漂來感知。再說到拋竿方法的改變,拋滿竿時,鉤餌與浮漂前後距離最遠,下降時形成對拉,水阻大,行程長,下降就最慢,而通過改變拋竿的用力技巧,使竿不滿,且浮漂儘量打到鉤餌落水的位置,就明顯能縮短鉛墜帶動鉤餌到底的時間。

拋得鉤餌與浮漂之間距離長,明顯白條等魚上得多,改變拋法後,上鯽魚明顯增加。這涉及拋竿技術的問題,如果經驗不足,做不到,可以把線組拋斜、拋近,再把浮漂抖彈過去,另外縮短子線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環。用短子線可以短到只有一巴掌寬那麼多。浮漂站立時鉛墜接近浮漂下方力量已接近平衡鉛墜起不到多大的下帶作用,此時鉤餌還在鉛墜的斜上方開始擺向鉛墜的正下方,因為慣性小速度慢,這時也是很容易被雜魚搶的,就必須把子線縮短。這同時對使用大浮漂、靈敏度比較差正好是個補償。

再說釣高方面當鉤餌到達浮漂下方,開始帶動浮漂下行,這是程甯大師所稱的第三下擺。行程長就還是給了雜魚可乘之機,所以一是必須使用粗長身而非棗核型浮漂,二是釣目距離漂肩須離得近,視漂也不能太長。調低釣高,調可以調到2~3目或4~5目,釣可以釣到6~7目或8~9目,子線已彎曲甚至接近躺底,相對于調高釣高,靈敏度低了很多,適合於雜魚多但底部鯽魚也比較多,能打起頻率來的,多數情況調4、5目釣5~6就夠了。

入口性好是多釣上鯽魚的關鍵,拉餌入口性最好,上魚最快使用商品餌最大的好處在於能按自己的要求調出各種味型和狀態、能做到誘釣合一、不容易斷窩,上餌快捷,效率高,但最大的不利是愛招小雜魚。商品餌餌團中散落出來的粉狀細粒是小魚最興趣的,而不管它是腥味、香味還是沒什麼味的,只要水中飄浮有細顆粒,小魚就喜歡。有人拉白條,時不時往釣點撒點沙子,竟還能出效果,就是這個原因。

野釣拉餌必須打粘,我們要它的入口性而不取它的霧化招魚。拉餌入水,少量散出細顆粒,讓小魚在水上層留戀不去,但大團的鉤上的餌能到底,就能釣到鯽魚,如果到底困難,可以拉好以後再用手指輕搓一下,就能改善很多,到底後入口性並不變差。

下面說的釣法也與餌料有關,膠粘小米:也有稱搖三搖的。採用膠粘小米能明顯減少小魚干擾,外出作釣的釣友如果準備得有,都可以直接試用一下,而不用想前面的那些調整, 但效果與季節和具體水情有關。

如果你沒聽過這種釣法不妨試試,而且這款在對待小雜魚的干擾方面也有不錯的效果。還有一種傳統釣法是傳統釣與懸墜釣的結合,方法是用酒泡小米、大米打窩,直接用,千萬別再教條地搞什麼虛實結合、加上含粉末的商品餌,做窩後先別急於下竿,等看到魚星,鯽魚進窩了再開釣。

最後一點就是滑鉛的運用,一些人看了教學就想學用滑鉛,可以說運用滑鉛是無奈之舉,是最後沒辦法了才用的釣法。寧用吃鉛10克的浮漂搞懸墜釣,靈敏度也好過滑鉛(僅針對靈敏度來說)。除非是底部鯽魚很多,依靠打頻率也能比較好地上魚,滑鉛才能釣出比較好的效果,否則當真是必須要用到滑鉛時,這一天的收穫不會很好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