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DT君為了各位的減肥大計可謂是操碎了心,一路從從運動耳機寫到了運動內衣……回過神來,減肥最基本的裝備——體重秤怎麼能少得了? 本期淘寶頭條指數就特邀DT財經的資料分析師們分享“智慧體重秤”的研究, 這裡頭消費升級的學問可不少!
DT君說
從喊出“3月不減肥,6月徒傷悲”的口號到現在,DT君裝備買了一大把,其中不乏NEXT情報局前幾期給大家分享過的運動耳機、運動內衣,只求訓練狀態更佳。
然而……實不相瞞,還沒有減掉幾斤。
相信諸位和DT君一樣的功利型運動選手,都需要配置一台檢視自己減肥成果的體重秤。只是時間來到2017年,下面這些大眾臉,是再也入不得DT君的眼了:
(圖片說明:常見的傳統體重秤)
DT君拋棄它們,倒不是嫌棄這種上世紀風韻,更多是覺得這種單單只能稱出重量的傳統體重稱,已經落後於這個時代的健康理念了。
比如,你或許聽到過這樣的說法——減肥和減重是兩碼事。體重不再是是衡量肥瘦的最理想標準,只因同樣重量的脂肪,其體積可以是肌肉的三倍。
因此,即使身高體重相同,體脂率高(也就是身體脂肪含量高)的那個人,可能會顯得更胖: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的胖並不體現在可見的肉上,脂肪都藏在了內臟裡,甚至面臨脂肪肝的風險(比如年紀輕輕的DT君)!
所以,光看體重這一個指標,完全不足以衡量你的身材乃至健康狀況。正確的減肥方式,也不應只以減輕重量為目標,而應通過力量訓練來減脂增肌,讓自己的腰圍變小,體態變輕盈。
正是在這種先進思潮下,一波“智慧健康秤”順勢而出成為了消費新寵。
看上去,它們提供了更多的身體指標,有的還能將資料上傳手機,讓你隨時掌握自己的身材和健康狀況,且一兩百塊的價格也比較親民。
但在決定入手之前,你也一定想搞清楚:
打著“智慧”和“健康”的旗號,到底有啥核心技術?
健康資料眼花繚亂,靠譜麼,用起來會是雞肋嗎?
換掉傳統體重秤,對你的生活意味著什麼?
本期NEXT50①就將挑出市面上幾款代表性的健康秤,幫你仔細鑽研一下這些問題~
測得更“健康”的秘密
當初聽說有“智慧健康秤”這種新玩意,DT君的第一個疑惑是,測體脂在技術上是怎麼實現的?
老規矩,找幾個代表性的產品來剖析剖析吧。
以下五款健康秤,是DT君從各智慧生活方式KOL那裡,精選出的五個提及度最高且國內方便購買的熱門品牌;同時綜合兩個熱門電商平臺的官方銷售情況,圈出的熱賣型號:
如圖,相比傳統的體重秤,這幾款智能健康秤全都多出了四塊金屬片。它們的作用就是通過生物電阻測量法,來測定人們身體裡的脂肪、水各種要素的比重(因此測量時請務必光腳!)。
這種測法准不准?
就DT君自己的使用感來說,大體符合實際情況。
這兩年由於長時間坐辦公室、叫外賣,DT君的體型越來越“梨形”,腰腹累積了很多贅肉。上健康秤一測,體重和前兩年沒什麼變化,可30%的體脂含量卻已經大大超標……這個數字還是起到了警醒DT君的作用。
一位研究過智慧健康秤的NEXT情報員也給了我們這樣的回饋:
(圖片說明:聊天記錄來自情報員詹叔)
也就是說,健康秤測量體脂的准度雖比不上醫院精密儀器,但勝在在家就能獲取一個大概基準,知道自己是不是超標了;更重要的是,也方便持續觀察自己鍛煉前後的變化。
況且,體重秤也不會完全依賴測得的脂肪含量結果,還會結合使用者的體重、身高、年齡(需要手動輸入),綜合計算出反映身體各方面Fit狀況的指標。
以我們選定的這5款產品為例,最高的可測出14項身體資料,最低的也有6項,大家共同的“標配”是體脂含量、BMI、基礎代謝率等國際公認的減肥必備基準值:
這些指標是不是越多越好?
DT君私心覺得未必。
首先,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知道自己的體脂率、代謝率就足夠了,其他資訊太多恐怕也是負擔;
其次,再強大也只是一個秤,不可能把蛋白質含量等資料精確測出來,大部分還是靠估算,參考性也有限。
問題來了,這麼多的資料,看過就忘,能不能持續記錄方便自己回顧?
商家們也普遍考慮到了這一點,這些秤普遍帶有個人資訊記錄功能,同時能為多位用戶建立存檔,方便你和家人共同監督各自身體狀況。
一些品牌還在此基礎上更近一步,配備藍牙或無線功能,可以把資料上傳到你的手機App上,方便隨時查看;有的還能生成月度報告,為你提供訓練、飲食建議,乃至延伸出打卡等社交功能。
基於以上這些功能特點,DT君繪製了一張健康秤的升級特徵圖, 幫你快速get智慧健康秤究竟比傳統體重秤強大在哪些方面:
看上去很美,大家怎麼說?
照舊,DT君採集了這5款產品在電商平臺上的用戶評價,經過去重和無意義文本篩除後留得近八千條高品質評論,以下是這些評論中出現頻率最高的20個使用感關鍵字。
不是DT君要吹,從用戶的回饋來看,確實挺像樣的:
結合圖表,DT君給大家手動總結了下用戶評論要點(這也基本反應了大家對這類產品的升級訴求):
近半用戶在填寫商品評價時,至少提到了“減肥”和“脂肪”這兩個詞之一。可見人們購買智慧健康秤,很大一部分是沖著健康秤的測體脂進而監督減肥這個目的去的。
“資料”和“測量”是另一波大家集中回饋的關鍵字——以前大家只是簡單粗暴地用體重衡量身體,現在更科學地關注起了體脂率、BMI等“高階”健康指標,智慧健康秤在這方面的功能,成為人們選擇它之後的關注焦點。
另外,“連接”、“手機”、“藍牙”等關鍵字的頻繁出現,體現了使用者對於資料上傳、管理功能的看重。指標雖然變複雜了,但大家對效率的追求其實更高了,紙筆記錄身高體重的時代早已結束。
(圖片說明:有品體脂秤的App介面;來源:IT168試客)
令DT君比較意外的是,“外觀”、“漂亮”這類外貌協會詞語也高頻上榜。在這個看臉的時代,看來對於家中角落一款小小的秤,大家在審美上也沒有放鬆。
一臺秤賦予你的新生活
誒?“藏”在評價資料中的這些使用者訴求,不就恰好對應了我們“NEXT指數”②中的健康、效率、治癒、審美幾個方面嘛……
按照老規矩,DT君對這五款代表性單品的升級效用做了量化評估:
評估結果,也基本勾勒出了一台智慧健康秤搬回家之後,能給你生活帶來的品質提升:
先說效率。測量的身體資料可多人共用、可上傳雲端,還能生成圖表,省心省力(這裡DT君遵循大部分用戶的回饋,姑且認為資料存儲量越大、指標越細的產品效率更高)!
再說健康。智慧健康秤就是為健康而生的,基本上每一款產品都有著顯著的觀測和監督作用。
審美上來說,相比開篇那些大眾臉,如今的健康秤顏值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也越來越強調顏色、設計的個性化。不少產品在薄厚、輕巧度上也是精耕細作:
(圖片說明:左邊的小米體脂秤比右邊的小米體重秤更纖薄、材質更輕;來源: CNIT)
專業方面,主要參考這款產品的指標是否設置得合理、有沒有科學的參考值供用戶參考、測得的資料穩不穩定、網路連接效果好不好……這些方面的表現。DT君從數千條用戶評價當中篩選出相關關鍵字,看了每個牌子這四個方面的差評情況,最終給各產品打出了相應的分數。
治癒指數主要用來衡量精神享受:這款產品是否給你帶來社交愉悅感?能否照顧到家人?它的人體工學設計是否完善?踩起來平不平衡?面板是什麼材質?冬天踩上去會不會覺得冰涼……總之,如果你越“作”,可能越會被高治癒指數產品所打動。
實力不分上下,請按需選擇
看完上面的講解,相信你已經對智慧健康秤已基本入門了~一兩百塊錢的事情,也不需要太多猶豫啦。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選哪家?
DT君結合了NEXT指數和電商用戶評價③計算得出了本期的5款代表性健康秤的“值得買指數”④排名,並一一列出了價格給你們參考:
DT君的基本判斷是,這類產品原理並不神秘,功能也比較趨同,選這家和選那家,“實力”差距真心不是很大。但各家還是有一些小小的特色,大家擇自己的取向而傾心吧:
如果你是個顏控、品質控,不能忍冬天光腳站在玻璃板上,那就用小米體脂秤,它把這些形而上的用戶體驗給照顧到了;
使用者為老人小孩兒的,推薦樂心5S,它的邊角設計能照顧到這部分人群;
追求性價比、喜歡選擇個性化顏色、注重社交打卡功能的新新人類們,可以選擇119元的雲麥好輕;
多人使用(住校學生党、體育老師、家裡人口多……)的,可以選擇有品MINI,它不設使用者記錄上限;
如果你和獨居的DT君一樣,社交恐懼又怕麻煩,那就用老牌的歐姆龍,每天上秤看個資料就行,精度也高。
最後的最後,DT君再奉獻一些來自我們NEXT情報員的使用Tip:
生物電阻測得的體脂數值會受身體浮腫、進食、含水量等各種因素干擾,因此,記得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身體狀態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測量(比如吃完晚飯後2小時);
不要將那十幾項指標與身體狀況直接劃等號,它們只是你減肥路上的鞭策而已,動態變化比絕對值更有價值!
以上就是本期NEXT50的全部內容。在消費升級的路上,如何捂緊錢包,又如何在該出手時就出手,是我們大家共同的修行~
今後我們將繼續為大家“測評”消費升級浪潮中的熱門品類。不論是你的智慧健康稱使用體驗分享,還是點播自己想看的品類,亦或是對DT君的吐槽,都歡迎留言。
文/王玨
備註
①“NEXT50”系列研究品牌是根據DT君監控的數百家消費類KOL的相關品類推薦內容來確定,具體型號則根據該品牌對應產品在各電商平臺的銷量資料選定,本研究與任何研究物件無利益關係。
②“NEXT指數”系基於消費升級研究和用戶回饋得出,用於衡量商品的消費升級效用表現。DT君根據商品在效率、健康、專業、審美和治癒五個方面的的升級效用表現給出1-5分的得分,同時依據電商平臺上用戶評價中提及的重點效用及程度對分數進行加、減分修正;品類的“NEXT指數”得分根據五個代表性商品的得分平均而成。
③所有使用者評價資料來自各大電商平臺,不同品類的取樣網站會根據該品類產品情況有所調整。對於“水軍”等情況,考慮到阿裡等電商網站已建立反作弊系統對涉嫌虛假交易的商品進行遮罩和降權處理,DT君在此基礎上會進一步剔除內容高度相似的評論文本,並結合文本的情緒分佈情況剔除異常值。
④“值得買指數”由商品的升級效用表現和用戶使用回饋兩方面構成,兩者權重相同。其中用戶使用回饋得分由“用戶評分”和“正面評價占比”綜合得出。
⑤“正面評論占比”是對各電商網站上採集的使用者評價文本逐條進行情緒分析後得出的積極情緒占比,情緒分析採用的是武漢大學ROST團隊的情感傾向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