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全運會群眾金牌,29日誕生在天津武清的馬拉松賽道上。雖然當日是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也不妨礙它再次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
回首十年,馬拉松不再是北上廣深和東部沿海城市的專利,開始向中西部地區拓展,從榆林到六盤水,從鄂爾多斯到廣安……場場比賽都是人頭攢動、蔚為壯觀。
快速崛起的馬拉松,是洞悉當今中國社會發展齒輪的最好載體。
折射中國經濟積極向好
馬拉松是面神奇的鏡子,每個人都能從中發現自己。
大眾對健康體魄的關注和與世界對話的內在需求,是馬拉松很快風靡的私人原因。但歸根到底,中國宏觀經濟積極向好,才是馬拉松這項體育工程得以蓬勃發展的堅固基石。
國外有研究稱,當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時,城市將會以“馬拉松賽事”為依託,進入全民路跑的體育消費黃金週期。這被稱作“馬拉松賽事現象”。
不出意外的是,2013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1908元人民幣,按當時匯率計算約合6767美元。中國的“馬拉松賽事現象”也正是在2013年出現,賽事數量進入井噴狀態。
根據公開發表的資料,2016年馬拉松愛好者在該專案上的人均花費近四千元,超強的消費能力可見一斑。只有當經濟面向好,就業上升,收入增長,國人對改革及經濟未來走勢信心充沛,消費信心才能保持高漲。
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最早在馬拉松的“賽道”上跑了起來。作為這項運動的主管部門,中國田徑協會率先變革管理模式,回應國務院要求,放開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權,讓市場之手來決定馬拉松運動的發展。賽事審批權的鬆綁也直接增加了賽事供給。
當下,中國經濟的發展動能正在更新換擋。國家提出2025年體育產業要達到5萬億人民幣規模,龐大的馬拉松人群無疑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主力軍。
馬拉松運動看似只是對跑者的耐力和身體素質有較高要求,但背後卻包含巨大的消費空間。著名的《跑步者世界》雜誌曾有一個有趣的估算,一個美國跑者一生的花費,由儉而奢三個檔次分別為:14358美元、56942美元和212872美元。有人以此推算出中國版的三檔是:極簡型14100元、普通型243000元、土豪型1101900元。
隨著跑馬人群的擴大,最早“一雙跑鞋一條毛巾”的基本要求也早已更新反覆運算。當下,普通白領跑者的標配是“一一二二”,一千元的跑鞋,一千元的運動眼鏡;兩千元的梯度壓縮衣,兩千元的運動手錶,再加上一款可監測心率的可穿戴智慧設備,一身的行頭就得小一萬元。
蓬勃發展的新興馬拉松經濟對產業轉型的推動效應逐漸顯現。以跑鞋為例,對於跑馬者而言,跑鞋不再只是一雙裹腳的海綿墊,標準的馬拉松跑鞋蘊含了諸多高科技。
中國田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杜兆才說:“路跑經濟不僅包含體育產品、體育裝備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產業,更與培訓、互聯網、傳媒、休閒旅遊、餐飲、交通、會展、醫療等經濟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些都將迸發出巨大的經濟價值。”
傳遞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現在,馬拉松已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對有跑步習慣的人來說,見面的問候語極有可能從“吃了嗎?”改成了“跑了嗎?”,側面反映了人民生活水準和精神追求的一種進步。
越來越多的人用腳步穿越城市、丈量大地。路跑一族結伴自費乘坐飛機、高鐵,前往陌生的城市參加比賽,從單純的自我鍛煉計畫,升格到異質城市文化的體驗之旅。
城市馬拉松賽的主辦方,也從經濟效益之外的另一條線著眼,挖掘城市獨有的文化基因,涵養出不同的馬拉松賽事IP,譬如“紅色馬拉松”、“土樓馬拉松”、“梯田馬拉松”等特色關鍵字。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馬拉松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文化聯合體,傳承和傳播著遍佈神州大地、但同屬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與此同時,馬拉松也在悄然培育著現代中國社會的市民精神。42.195公里,不只是一條跑道,據業內人士介紹,“是真正地牽一發而全身”,需要調動包括醫療、交通、公安等多方面公共資源。更為重要的是,城市的市民以跑步者、志願者、助威者、旁觀者等諸多身份參與其中,共同建構一場場馬拉松的精神內核和情感連結。
4月28日,中國西部的一座因秀美景色而聞名的縣城武勝,正在舉辦一場鄉村馬拉松。山水點映的賽道旁,志願者和市民們為每一位運動員歡呼雀躍,大聲加油鼓勁。
每一場馬拉松,都是人心的重新凝結。
以上內容整理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