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獨處
現在隨著“朋友式”家庭的出現,大人從心底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然而很多父母卻發現,孩子仍然有他們自己的“小秘密”,大人再怎麼關愛他們,他仍然保留了一塊“自留地”,只供自己享受。不管大人怎麼去套近乎,他都會很策略地與大人保持一點距離。 這樣的“獨處”其實非常正常,因為“獨處”決不是大人的專利,小孩子也一樣需要享受“一個人”的時空。而且,從情感發展而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情感會越來越豐富,“孤獨感”就是孩子5歲左右表現比較突出的一種情感。 這與“孤獨症”(也稱為“自閉症”)是絕然不同的兩回事。
“孤獨症”是一種嚴重的長期發展障礙,通常在3歲前發病,主要有三點表現: 1、人際交往障礙:不願與人交往,不能或者很難與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人際關係; 2、語言障礙:無語言或只有很少語言,甚至只是鸚鵡學舌地仿說,言語發展嚴重滯後; 3、情緒與行為異常:對物品有怪異的興趣和玩法(如長時間旋轉某物),長時間重複某些動作,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鬧),對某些聲音、畫面、廣告很敏感,不知道害怕和危險,肢體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可能發育不平衡。
而且“孤獨症”常常伴隨著認知與學習上的障礙,諸如:因為他們的世界多是由一個個的獨立小節所組成,所以他們無法從生活經驗中學習事物的相關性,或者說無法明白事物背後形成的原因及彼此的關係,不能明白生活經驗背後的意思;常常過於專注事物的不重要部分而忽略了重要部分;專注力一般比較差,很難跟隨訓練者進行訓練,經常會自顧自地玩或者看周圍的東西;思考方式較簡單,只能明白具體的概念,較難明白抽象的概念或比喻,亦較難綜合不同的概念;在同一時間段內很難有組織及有次序地做不同的事情;較難將已掌握的概念運用到不同的情況中。
積極的獨處
1、 “獨處”利於獨立性發展
不少父母這樣抱怨自己的孩子:“大人一刻也不能離開,一離開這孩子就不做功課,就思想開小差了。”然而,進一步交談與分析後,我總會發現:“這孩子”實在太缺少“獨處”的時間了,而且從小就難得“孤獨”。一生下來,周圍就充滿了無微不至的大人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想方設法給他最好的照料,他的一顰一笑、一哭一鬧都不會逃出大人們的視野。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大人們總是將他作為生活的“中心”,不讓他感到絲毫的孤獨與寂寞,總是有人逗他玩耍。而且他遇到任何困難,只要他一喊,絕大多數時候都會有人來説明他……就這樣,“這孩子”總喜歡要大人陪著玩耍,“這孩子”總要大人幫忙穿衣、吃飯,“這孩子”總是要大人“陪讀”才行。
可見,沒有獨處的孩子也就缺少了獨立性,不僅缺少生活上的獨立性,更缺少思維上的獨立性。所謂“在獨立中學會獨立”,如果沒有“獨立”的鍛煉,又怎麼可能體驗“獨立”的樂趣,怎麼可能習得“獨立”的能力呢? “獨處”是孩子可以獨立的時空條件,在獨處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體驗環境、解釋問題,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嘗試玩耍、解決困難。而且沒有大人在旁邊的“獨處”,更保證了孩子動手、動腦的機會。
2、 “獨處”中的創造性
什麼是“創造”呢?簡單的說,就是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可見要想有創造,就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其一,必須有“問題”存在。“問題”是激發思考、激發創造的源泉。其二,必須有“獨特性”存在。所謂的“獨特性”,就是“與眾不同”,是新穎的、超越傳統的、令人意外的。也就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從特別的角度來思考,能用特別的方法來解決。“獨特性”會使原本普通的事物變得奇妙,使不能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正因為“創造性”需要“問題”和“獨特性”,所以才更加強調“獨處”。因為只有當孩子獨處的時候,才可能有“問題”。比如,他想拿到小桌子上的書,但他卻不夠高;他想去抓旁邊的玩具(購買玩具),但他的手不夠長,試想如果周圍都是大人,都是幫手,他的願望還能產生問題嗎?多半是“孩子,想要這個是不是,來,媽媽給你!”沒有了“問題”,當然也就失去了創造的前提。 而有了“問題”,就一定有創造嗎?當然也不是,還需要“獨特性”。對於那麼小的孩子而言,怎麼樣才可能獨特呢,當然是在沒有限制與指導的時候,才可能展現“獨特”。否則,大人早將預定好的給了孩子,孩子的問題一下就解決了,還要什麼“獨特性”?
記住:如果您與孩子原本要好,那麼請相信孩子,如果他有需要肯定會主動來尋求幫助的。要知道,父母與孩子再好,也還是兩個人,所以有“距離”是難免的,而且也是自然的。做父母的,能夠放下架子,在生活中努力與孩子做朋友就夠了,不要強求與孩子“親密無間”,不要過分要求自己去親近孩子。這樣你會覺得輕鬆,孩子也會覺得舒服,畢竟適當的距離還是需要的。換句話說,就是留給孩子一個“隱私”的空間,也留給自己一個“不過度關注”孩子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