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買車的時候總喜歡用德系車、日系車和美系車區分,雖然這種分類是有很明顯的錯誤,但教授還是大致給大家歸類一下這些派系車型的特性,今兒先從中德車開始。
中國車顏好配置高價低,但普遍水準一般
我國汽車工業正式起步的時間非常晚,技術相對落後也造成了時下混亂的格局,有如吉利奇瑞傳祺等能夠正向研發的一線自主品牌,也有通過逆向大廠技術的二線品牌,更不乏專門山寨大廠的三四線廠商,出來的產品自然參差不齊,有媲美合資車的,更有讓你成為修車工的。
而中國車普通具有顏值高、配置高的優點,同樣是10萬塊錢,你只能買到合資緊湊型車的乞丐版,但是卻能買到中高配的國產中型車,但是由於核心的三大件技術基本掌握在別人手裡,大部分自主品牌還得用著別人淘汰的動力總成。
例如三菱的發動機,ZF淘汰十幾年的AT變速箱,底盤調校也得重金請別人來搞,所以造成了很多車開起來的整體感十分差勁,拼湊感特別強。
不過滿足一般代步倒是問題不大,三大件用的都是老技術,倒是更加可靠耐操,只是裝配工藝上的落後和品質管理體系不成熟,中國車的小毛病,如異響、電子系統秀逗的情況比較多。
如果各位要買國產車,真心推薦吉利、傳祺、奇瑞、長安、觀致等正向造車的品牌,除了品質更可靠,開起來跟合資車也相差無幾了。
德國車有面子技術先進,價格高
德國製造在中國就是一個不解的神話,小到奶粉、大到火車輪船,動不動就是嚴謹、靠譜、品質好,某種程度就映射了德國的汽車工業,所以國人看到德國車就兩眼放光,目無它物了。
誠然,德國車所用的技術確實更為先進,例如寶馬的碳纖維工廠、賓士的自動駕駛、燈廠的大燈技術。不過咱還是說說更接地氣的大眾,最早大規模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箱技術,雖然有過很多問題,但是也相對靠譜,還有動態底盤、模組化平臺技術等,都體現了大眾的造車水準。
總體來說,德國車普遍具有技術先進、品牌逼格高的特點,並且不同品牌的風格差異非常明顯,寶馬的運動、賓士的舒適、奧迪的科技,大眾則是德國汽車的平民標籤,可以說是集大成者。這也造成了車家普遍較高,性價比一般的局面,BBA和大眾普遍比同級品牌貴一些。
德國品牌也普遍具有操控好、底盤優良的特點,可能會犧牲一些舒適性,但這也難掩德國佬的追求,這也造就了寶馬的操控,甚至連買菜車高爾夫也有GTI和高爾夫R等性能車型,在天朝,除了幾台定制車,其他車型的操控水準在同級都比較高。
不過,德國品質已被神話,事實上大眾這些年在中國的“作惡”,我們也是有目共睹的,過於先進的技術在天朝惡劣的交通環境下頻頻鬧病,在B級車以下的小車,大眾配置選材的寒酸“令人髮指”,使用兩年左右,車內異響特別多,還不如日韓品牌,大眾並沒有你想像那麼美好。
當然,如果你追求的是品牌,面子,操控和先進技術,德系車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