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這些做法,寶寶的耳朵很受傷!

寶寶的耳朵結構脆弱,生活當中很多無心的行為可能就會對寶寶的聽力造成損傷,一旦聽力出現了問題,很難補救,而且聽力受到影響後,對聲音的解析度降低,也會影響寶寶的語言發育。所以在生活中爸媽一定要避免這些常見的而且容易傷害寶寶聽力的行為。

1.胎教音樂貼著肚皮。

很多媽媽胎教的時候會選擇聽音樂,因為通過聆聽優美的音樂,媽媽的身體會分泌良性的荷爾蒙,不但可以強化和胎兒之間的親密感,更可以陶冶寶寶的EQ。有的媽媽可能直接把耳機放在肚皮上,讓胎兒聽音樂。

其實,媽媽們不知道的是,這種做法正在傷害寶寶的耳朵。直接將揚聲器放在腹壁上,聲波進入母體,使腹中胎兒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時間長了容易對胎兒的耳蝸及聽覺神經造成損傷,引起聽力障礙甚至耳聾。所以最好將收音機等聲音源放在離孕媽一米遠處,注意聲音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

2.發聲玩具小心音量過大。

市面上很多發聲玩具的音量過大,簡直成了噪音,如果把它們長時間、近距離地放在寶寶前面,可能會對寶寶的聽力造成永久性的損傷。所以,在給寶寶買發聲玩具的時候,媽媽要儘量選擇能夠調節音量的玩具,並且注意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商生產的有品質保證的發聲玩具。買回來之後,即便是可調節音量的玩具,也要控制寶寶玩耍的時間。

3.搖搖車久坐傷聽力。

寶寶在6個月大時,聽力已接近成人,但聽覺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聽力比成人更易受損。搖搖車通常被安放在聲音嘈雜的商場或馬路邊,再加上搖動時的音樂,其聲音常會超過80分貝,有些甚至超過100分貝。如果經常坐搖搖車,長期停留在80分貝以上的嘈雜環境中,容易對寶寶的聽力造成損害,引發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

4.餵奶姿勢不正確。

媽媽橫抱著寶寶餵奶,讓寶寶平躺著吃奶,奶瓶口開得過大,豎得過直等情況,都易使乳汁沿著咽鼓管流入寶寶的中耳,引起中耳炎。正確的餵奶姿勢,應是媽媽坐著,將寶寶斜抱呈45度角喂。

5.擤鼻涕方式不對。

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則壓力迫使鼻涕向鼻後孔擤出,到達咽鼓管,從而引發中耳炎,增加聽力受損的風險。給孩子擤鼻涕時應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讓寶寶稍用力向外出氣,鼻涕便會擤出來,然後同樣方法擤另一側。

6.給寶寶亂吃藥。

寶寶患感冒、頭痛發熱時,如果盲目注射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耳毒性藥物,會導致少數過敏體質的寶寶內耳聽覺器官中毒,聽力明顯下降甚至耳聾。如果病情發生在學說話之前,寶寶就可能變成聾啞人。因此,寶寶生病時,家長千萬不要私自給寶寶亂吃藥。

7.動不動就掏耳朵。

許多父母認為寶寶的耳屎對寶寶有害無益,所以常常動用諸如牙籤、棉簽、耳勺等器具去掏寶寶的耳屎,而且一定要掏乾淨為止。但是小寶寶的外耳道還遠沒有發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於大多呈扁平縫隙狀,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內皮膚很嬌嫩,經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後果:輕者掏傷耳內皮膚而引起炎症,生癤長瘡,嚴重的可能會把鼓膜捅破,導致寶寶聽力損傷。

8.把揪耳朵當開玩笑。

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親戚朋友在逗寶寶的時候揪寶寶的耳朵表示親昵。成年人手勁大,力度掌握不好很容易傷害鼓膜,使聽力受到損害。所以一定要避免揪耳朵的動作,看到別人這麼做也應及時制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