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初入門者,無法全面欣賞中國藝術?感覺自己沒有足夠的文化知識和欣賞技巧去面對一件中國藝術作品?市面上的按年代、藝術形式分類,細述歷史和文化背景的有關中國藝術的圖書看起來過於無聊,令自己對瞭解中國藝術望而卻步?也許你是一位瞭解中國藝術的圈內人,但你是否想過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藝術的傳統與現代?
引進自英國費頓PHAIDON出版社、由四位西方學者編寫的《中國藝術》,將帶你通過西方的視角,學會用自己的審美去賞析豐富的中國藝術。
著名美國學者高居翰( James Cahill)認為:直觀地看待中國藝術自身的內容,則更能夠貼合藝術家心靈最深處的創作意圖。他曾在《中國繪畫三千年》的前言中寫道:“最能夠吸引觀眾視覺的應是平面與深度之間,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適當張力。”
而這一本《中國藝術》正是通過新穎的排版方式提供了這種張力,得以讓各種類型的讀者由此進一步思考中國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聯繫,以及中國藝術在未來該如何發展。
《中國藝術》是一本製作精美的“大”書。它一共展現了300件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藝術作品,試圖概括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結晶,它不僅體積大、重量大,而且標題大,野心也大。據粗略統計,300件作品中有53件來自北京,32件來自倫敦,32件來自臺灣,27件來自紐約,20件來自上海,11件來自香港,42件來自美國其他州、市博物館,40件來自中國其他省、市博物館,餘下的來自其他國家以及私人珍藏。這300件作品可以說是世界範圍內中國藝術的精品。
本書每一頁只呈現一件作品,大圖元彩印照片佔據版面四分之三不止的面積,以此邀請讀者可以細看此作品的每處細節。加上每一頁的下方都有此頁作品的基本資訊和創作背景,精美的設計極具裝飾性。
而這種裝飾性,正是延續了恩斯特·貢布裡希(E.H. Gombrich)著名暢銷美術史書《藝術的故事》的專注于藝術家作品本身的概念。
隨意翻開《中國藝術》一頁,左右兩邊的兩幅作品乍一看沒有絲毫聯繫——它們不出自同一時期,就連藝術形式也可能大相徑庭。然而隨著研讀每一件作品的介紹,讀者便能發現這一對作品是被刻意安排在一起,並且在某一個程度上存在著某一種聯繫。這也是近年來西方博物館策展人常用的並列展覽方法(Juxtaposition),即把原先在特定背景下沒有交集的作品,因某一方面的聯繫並列放置在一起,去啟發觀者新的思考。這便是這一本書形式上的最獨特之處。正是這獨特的形式挑戰了讀者慣常的理解其他書的思維模式,提供了另一種能啟發新思想的理解方式。
在此書開篇的介紹部分,納爾遜 - 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的中國藝術策展人柯林·麥肯齊(Colin Mackenzie)先生就中國從遠古至今的每一個時間段的藝術發展和特徵給了一個簡要的概括,提供給讀者中國藝術的發展背景。而在300頁獨立介紹每一件藝術品之後,此書則按常規把每一件作品的縮略圖以及它們在本書中所處的頁碼標列在了一條從新石器時代時期至2013年的時間軸上。
該時間軸的上下方,分別平行排列著中國歷史事件和世界歷史事件的另外兩條時間軸。這方便讓讀者把此書中的300件藝術品嵌入到開篇介紹的大背景下,聯繫中國歷史事件對藝術創造的影晌,令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國藝術的發展趨勢;同時聯繫世界歷史事件則加深讀者對每一個藝術時期的印象。不同類型的讀者根據自己不同的認知,關注點自然也會不同,從而引發更多方面的思考。
在《中國藝術》第278頁和第279頁上,北宋畫家崔白的《禽兔圖》和北宋時期的兔毫盞並置在了一個開頁。
對於石濤作品的描述,編者先是肯定了這幅作品的藝術價值,再是簡要介紹了石濤的身份,對於筆法的理解,最後著重讚賞了此作品的結構和筆觸的運動。對於徐冰《天書》的描述,編者簡要介紹了該作品的特點,如何被製作的還有最普遍的對該作品的解析。最後編者提出這是一件批判語言和傳統的作品。當讀者之前從未聽說過這兩位藝術家和這兩件作品,觀察了這兩件作品的照片並讀了簡介以後,也許他們會想到的是石濤的作品代表了傳統藝術,而傳統藝術的欣賞方式有一點便是感受筆法於紙上的行雲流動。另一邊徐冰的作品則代表了當代藝術新的、有違傳統的表現方法。但是由於對這兩幅作品的介紹較為精簡,讀者或許並不能完全理解編者的想法,亦或者並不能更全面地賞析這兩幅作品。此書便像是一個引子,引導讀者自己去瞭解的更多,更深。當對石濤和徐冰分別有一定瞭解,確是第一次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的讀者可以從藝術史發展的層面上分析這兩位藝術家。石濤批判當時的一種摹擬前人筆法的論說,認為創作應該像自然一般自發產生。謝稚柳先生在《石濤畫集》的前言中這樣評價石濤 “他能夠繼承傳統,運用傳統,在傳統基礎上創造和發揚,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他的這種新穎的佈局與筆墨的千變萬化,顯然是分不開的,他的繪畫,絕不是拘守於一種形體,而是配合了多種多樣的筆勢……” 再聯想到徐冰的《天書》以及他的新英文書法等作品,對於其是否也是運用了傳統,在傳統基礎上發揚創造,還是全然以自己的理解方式背離了傳統,此時,就看讀者的理解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