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國家高級育嬰師,資深母嬰編輯
兒童安全用藥的問題一直都存在,用藥不當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為此,在小兒用藥的方法、劑量、說明以及產品類型等方面,羅列了最常見的幾大問題。
哪種退燒藥對寶寶來說最安全
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小兒退燒藥有以下幾種:
1,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藥物商品名如泰諾林、百服寧等。
2,布洛芬,常見藥物名商品名有美林、托思等。
4,肛塞的退熱劑等。
退熱只是對症,但不治病。服用退燒藥後體溫會暫且下降,隔4-5個小時以後可能會重複上升。一般體溫(肛溫)在39℃以上,可用退燒藥,兩次用藥時間最好間隔4-6個小時。如果寶寶有高熱驚厥的病史,那麼肛溫在38.5℃的時候,就應該用退燒藥,避免出現抽搐現象。
需要注意的是,給寶寶服藥劑量需按照說明書。服藥後如果出汗較多,要及時補充水分。如果寶寶3個月以內,儘量採取物理降溫、肛栓退熱劑或額頭退熱貼。儘量不要服用退燒藥,避免因出汗過多而導致是誰或者代謝紊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要用抗生素嗎?
首先,要弄清楚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是什麼?如果是病毒,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因為無效。如果臨床上有明顯的細菌感染證據,或者周圍血白細胞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增高,C-反映蛋白明顯升高等現象,就要考慮使用抗生素了。比如,畸形化膿性中耳炎,畸形化膿性扁桃體炎等。
每日用藥3次,是根據吃飯時間來定的嗎?
藥物用法上通常會注明每日3次,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參考早、中、晚三餐的時間來服用。至於是飯前還是飯後,建議遵醫囑。
當然,另外一種情況也是1天3次,但是醫生會特別標明“每8小時一次”。這種情形最好嚴格按照醫生建議來服用,這種服用方法主要是用來維持一定的藥物血液濃度,多數是抗生素類藥物。
小兒用藥劑量怎麼把握?
首先,小兒用藥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切不可私自把成人的藥物直接減半給兒童服用。寶寶需要服用小兒專用藥,劑量必須參考說明書。當然,如果有些成人藥物同樣適應兒童服用,並且在用法上標明“兒童酌減”的話,可參考以下方法:
1,按年齡計算:如果是這可要或者健胃藥,成人如果一次服用10毫升,1歲寶寶服用1毫升,2歲寶寶2毫升......總量不能超過成人。
2,按體重計算:有些成人藥物說明書上寫明小兒按照體重(kg)來計算,如果寶寶因超重可能會超過成人劑量時,不應超過。
3,按成人劑量折算:小兒劑量=成人劑量×(小兒體重kg/50)。按照這個方法計算,體重較輕的孩子劑量偏小,較重的孩子劑量偏大。
海淘的藥物安全嗎?
海淘的藥物,因購買流程繁瑣和監管不力等原因,無法判斷是否安全。所以,還是建議到藥房購買合格藥品。因為,藥房具有一定的資質,進藥的管道正規可靠,而且還有醫師指導。
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有什麼不同?
處方藥:需要經過執業醫師根據具體病情而開的藥物,有特定的治療指征,有一定的劑量和治療時間。經過醫師廚房後由執業藥師審核後可在醫院藥房領取,或者到藥房購買。常見的處方藥有抗生素、心血管藥物、激素類等。
非處方藥:主要有消費者自己判斷、購買和使用,但需要在執業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如果使用超過期限依然沒有好轉,就需要去醫院診治。常見的非處方藥物主要有維生素、止咳藥水、中成藥等。
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對小兒的治療效果同樣有效。
是不是每個寶寶都要服用鈣/VD、鐵、鋅等劑品
這裡所提到幾種劑品,是預防寶寶常見的營養缺乏性疾病,比如因缺鈣嚴重導致的佝僂病、缺鐵性貧血、低血鋅等。其實,只要家長堅持科學餵養,及時添加輔食,並且保證飲食營養的話,並不需要天天服用這些劑品。
輸液比口服藥效果更好嗎?
孩子生病後,總避免不掉藥物治療。很多父母為了省去喂藥的煩惱,或者讓孩子及早擺脫疾病的纏繞,通常選擇輸液。
其實,不管採取哪種給藥方式,最後藥物都會進入到血液中才會發生藥效。而選擇輸液的方式,往往存在一些弊端,如用藥環境安全、交叉感染、藥液外泄、沒有及時拔去針頭等。
價格貴的藥效果更好嗎?
藥品的價格取決於研製的成本和市場的物價政策。一種效果好的新藥物,從研製到出現在市場上,大概需要十年的時間。而一些老品牌的藥物,由於不需要新的研發機制,所以價格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且治療效果不一般。
寶寶吃藥總不見效怎麼辦?
首先,家長要判斷之前的診斷是否正確。其次要分析治療的時期。如細菌性肺炎用頭孢類抗生治療3天后,若體溫不下降的話需更換另一種抗生素。缺鐵性貧血在補充鋅劑之後,需要3-4周才會有所效果。最後,要追問病史,反思自己是否及時給寶寶用藥,劑量和用法是否正確。
哪些是寶寶禁用和慎用的藥品?
抗生素:新生兒期儘量不用氯黴素;四環素影響骨骼發育;長期服用氨基苷類抗生素,可影響腎功能和聽力;喹諾酮類藥物,容易損害幼兒關節。
維生素:過量使用或使用不同品牌劑量的維生素AD滴劑,有可能會導致中毒。常表現為食欲差、呆滯、口角皸裂、噁心嘔吐、便秘煩躁等現象。
退熱藥: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兩種退熱藥,不能給寶寶使用。尤其是阿司匹林藥物,容易誘發瑞氏綜合征,死亡率極高。不過,目前市面上的藥品,已經不含此成分。
止咳藥:含有可待因、嗎啡類的藥物,除了有止咳效果之外,還會抑制呼吸。
瀉藥:成人用的口服硫酸鎂或者重要番瀉葉等藥物,不適合孩子使用,容易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