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酒店大搜羅 | 你不可錯過的10家臺北酒店!

文/星池魚

魚第一次去臺北的時候,實際上挺丟臉的。除了住酒店的順序是艾美—晶華—W這種需要不停橫穿臺北市滴奇葩行為之外,原本預定的參觀臺北所有五星級酒店的路線也感覺好像在整個臺北市畫巨大的五角星。唯一的好處是以酒店為座標大致把臺北摸個小透,這基本上也是所有酒店編輯都懂的對一個城市認識的開始。

參加臺北桃園大溪笠復威斯汀度假酒店的開業是我第三次去臺北(去一個城市總是有二就有三是啥麼節奏,第二次是去臺北文華東方酒店,也是市中心,這次倒是更有幾分避世的意味。

——————

“避世臺北周邊”

1-大溪笠復威斯汀度假酒店(桃園)

這酒店所在的位置在桃園大溪鎮,臺北真的不大,似乎說到桃園就會覺得很遠很遠,但實際開車開個1個多小時也就可以到市中心,在上海在北京也就是從城一頭到城另一頭的水準吧。

大溪鎮雖然在桃園,但是距離桃園機場還是很有距離的,是一片山清水秀的度假地(所謂的大溪就是因為轄區內有大漢溪而得名),這裡的石門水庫很著名,有點像我們的千島湖,所以跑去水庫邊上吃個全魚宴自然也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曾經大溪依靠水系的緣故,所以也曾繁榮一時,大溪老街依然保留臺灣傳統商家的風情,一邊啃本地名產大溪豆干一邊逛老街這樣的事情一定不能錯過。當然大溪最出名的還是這裡是蔣介石和蔣經國的埋骨之所,如要緬懷的,可以到兩蔣文化園區看看。

△這張是酒店的全景圖,環境真的很好,整個酒店一路平鋪開去,占地也是非常的大,整個度假區還包括了高爾夫球場和別墅。

這家酒店嚴格算來是臺灣第一家國際品牌的度假酒店,這還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們可以小八一下臺灣的酒店。臺北還是有很多國際品牌的酒店的,不過或許本地人的本土觀念太過嚴重,原本一些國際品牌酒店都不掛品牌名,比如說威斯汀的六福皇宮和香格里拉的遠東國際,雖然如今都已經掛上了品牌名,不過覺得多少還是會讓那些國際品牌酒店意興闌珊的。

△這酒店的整個格局有點好像臺北W酒店,這似乎已經成為全臺北新潮酒店的共識。如果你沒去過W,那麼魚就在這裡形容一下,大概就是半開放式的衛浴間,豎著面對窗戶的浴缸(而不是橫著)等等。圖上是魚住的房間靠窗戶的一面,右側窗簾外滿眼青山,晨起時煙霧繚繞妨如仙境,躺在貴妃榻上簡直不想起身(不過貴妃榻與邊上的茶几的間距實在太小,不能不讓魚懷疑最初的設計可能並不包含這個茶几)。

△威斯汀一直以來塑造的形象都是健康和運動,無論是和New Balance的合作也好,還是推出健康活力的美食也好,連同各種明快自然的配色和富有現代感的線條,一直都是年輕商務的代表,不過面對巨大的家庭遊市場,單身狗必然不能獨身於外。於是這家威斯汀度假酒店竟然有了一個全球威斯汀品牌下最大的兒童俱樂部,當然同步推出的還有威斯汀全新家庭計畫。上面這張圖是兒童俱樂部的一個角落。

△每家威斯汀都有一條晨跑路線圖,雖然這家酒店的跑步路線基本上也就直來直去沒啥趣味,但作為規劃完整的度假村,勝在環境好,空氣清新而且沒啥車,上面這張圖就是酒店門口了,也是很富有設計感。

唯一遺憾的是雖然酒店已經盡力將會議的出入口和普通度假客的出入口分開,但是會議團到的時候,依然頗為擁擠。當然有壞處也有好處,客房多、房價低、設施全,相對某些更不靠譜的精品酒店來說,大型會議度假酒店其實一直是性價比之選(如果不是對小酒店有執念)。

2-北投三二行館(臺北·北投)

雖然沒有國際品牌度假酒店,但並不意味著臺北就沒有度假酒店了,只是之前那些都是比較小型的,而且也比較獨立(和小島本身的氣質倒是很搭)。比如臺北一上一下兩個著名的溫泉鄉北投和烏來,就各有一家羅萊·夏朵聯盟下的酒店。關注魚寫的酒店的應該對這個聯盟不陌生,知道這聯盟旗下的酒店不僅小而且都蠻有講頭(雖然魚大部分時候覺得所謂的講頭都是專門供給酒店作者寫稿和普通人裝逼用的華而不實的東西),並且都還有相當不錯的餐廳(這才是魚真正看重的東西)。

三二行館從2004年開業一直以來都是臺灣最出名的酒店之一,如今已經成了臺北標誌性的酒店,雖然不能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但與本地人談起,也足夠提升逼格。雖然酒店自詡“私人招待所”,但這只不過宣傳用的詞意轉換(=房間少+私人管家=人力成本都攤你頭上了),倒是全館以泉、木、樹、石的元素來設計,費時4年半完成,美麗的花園足以讓人細細品鑒。

△松房與櫻房是典型日式溫泉旅館風格的房間,由日本設計師設計,庭院也是頗有禪意,湯池用臺灣檜木建造,榻榻米也是從日本進口。

酒店只有5間客房,除了松房與櫻房是兩間日式風格的房間外,還有碧房、玉房和晶房,都是樓中樓的設計,只是上次魚查看的時候是全館整修,這次查看的時候是除了兩間和式客房之外的另外幾間房都在整修,也真不知道這酒店是開還是不開。餐廳就叫做The Restaurant,從午餐一直開到宵夜,倒是不能錯過。

3-馥蘭朵烏來(新北·烏來)

烏來的這家酒店名字極其拗口,講順了就覺得還好,不過總覺得那之後自己講話也多了一股臺灣腔(魚的血淚史請略過)。烏來這個溫泉鄉和北投比起來當然不出名多了,所以遊客也更少,來泡溫泉的也就只有本地人。這地方交通也不夠方便,到了捷運站還要再坐車,幸好酒店到捷運站有接駁車,不然身為遊客這件事一點都不美好。

△烏來這個溫泉鄉實在是又靜謐又美貌,酒店沿河而建,河對岸就是連綿青山,這邊23間風格各異的主題客房自然優雅,大面積的落地窗讓住客仿佛與整個自然融為一體。最美好的享受當然是一邊泡湯一邊欣賞外面的美麗風景啦。

△這家酒店是一家藝文酒店(就是文藝酒店啦),這種酒店類型也是極少見,也算是藝術酒店的一種了,酒店稱之為生活方式,當然最精彩的是晚上的原住民演出),而且儀式感強烈到好像篤信宗教的外星民族。從早上8:45的棋不語(就是上面這張圖,下午15:30還有一場),9:15離塵囂(敲鑼),16:00空繞穀,18:30即靜音,一直覺得覺得這才是文藝範的最高境界。

“城中小酒店”

1-臺北中山雅樂軒酒店(臺北·中山區)

魚對中山區的印象一直不錯,可能是因為第一次去臺北的時候,正好週末那幾天待在中山區最中心的晶華飯店,當時工作狂的魚碰上週末不工作的臺北人,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一個人把中山區各種逛了個遍,倒是覺得這個區老是老,卻是頗為內秀,更有貼近本地人生活的感覺。

這個區算是臺北最老的區之一了,日本佔領臺灣時就曾在這裡建市,建立了許多個町,街道都按照日本的名稱來,比如大正町(如今中山北路以東,新生北路以西,南京東路以南,市民大道以北一帶)就包括從一條通到九條通,原本是日本的高級住宅區,戰後則日料店、居酒屋林立。

△這家雅樂軒依然是相當時髦,從外表看也是很好得融入了當地建築又顯得與眾不同,整個建築最頂上的開口是屋頂泳池的所在地,這一部分還包含了泳池吧。所有雅樂軒酒店都會配備的W XYZ吧就在底下的一層,有樓梯可以直通屋頂(就是泡吧泡吧可以泡到樓頂的意思)。

△這地方是酒店的大堂,通體是玻璃的,就好像懸掛在整幢大樓下的一個瞭望塔,中間的圓圈就是入住登記的地方,則好像太空船的指揮台,這讓這家雅樂軒看起來比其他的雅樂軒更是騷包許多。當然,這種設計也是因為這酒店實在面積不夠大,因此就連往常一向放在一樓的W XYZ吧都被移入頂樓。

△這是酒店的走廊,也是有點好像科幻電影的場景(實在不能理解左邊看上去還好像秦磚漢瓦,右邊那一圈怎麼就變成了包壽司的竹簾)。魚不得不承認,臺北的酒店業者似乎對走廊有所癡迷,這讓臺北許多酒店的走廊都有些異想天開的色彩。有時候這不利於睡眠,但用來打發無聊(電梯間前)實在再好也沒有了。

△這算是任何雅樂軒的靈魂之地W XYZ吧,北京海澱雅樂軒開業那會,魚就特地在那邊的W XYZ吧坐了幾個小時,一直覺得這地方就是W酒店大堂吧的一種簡化和精煉,它讓旅行中的社交成為一家酒店可以實現的功能。這裡供應早餐,其他時候有一些簡單的食物,而到了晚上則成了酒吧,一些臺北本地的樂團會被邀請過來演出。

△終於到了魚在任何酒店都最關注的客房了,你可以不去W XYZ吧喝一杯,但總不能不去睡覺吧。這房間也是典型的雅樂軒的風格,枕頭上是一男一女的兩個人臉,看實物的時候並沒有這麼清晰,所以不用擔心會被嚇到睡不好覺(你是選擇哪個枕頭睡呢)。牆上掛的畫基本每個房間都不一樣,本地藝術家的作品,喜歡的話掏錢就可以了。

2-二十輪(大安店)(臺北·大安區)

這酒店算是魚這次在臺北的意外發現,這酒店是這個品牌的第二家店(第一家在西門町,去過的小夥伴請幫忙介紹),30間客房,屬於基本上所有人(包括臺北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在大安捷運站和忠孝敦化捷運站之間。也是很新,不得不表示魚在入住的時候還是小小不爽了一下,因為門鎖壞了。不過身為一個經常和新酒店打交道的酒店編輯,對這樣的情況也是分外能忍,當然,被明顯升級到角房(Corner Room)也讓魚蠻開心的,心想酒店員工不錯,還是蠻會做事。

△擺出這張照片不僅僅是為了這家酒店,剛剛的威斯汀的洗浴間的格局其實也是這個樣子的,不知道這是不是臺北酒店的一種流行。不過這酒店基本上就黑白兩色,白色占的面積又特別大,除了走廊全白讓人有些晃眼之外,整體的風格魚還是蠻喜歡的。

△一般情況下魚會認為這樣的圖片簡直是裝逼。不管用寶格麗也好菲拉格慕也好,不管用什麼樣的備品魚都會覺得無所謂。魚比較作的時候,會自己帶沐浴露洗髮水護髮素,不作的時候,覺得爛大街的歐舒丹都好過啥更炫的牌子。魚喜歡順的備品一般有W和雅樂軒的bliss(魚自己用的身體乳也是bliss的lemon+sage)以及spa品牌AA(aromatherapy associates),都是因為清爽不油膩。這種東西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根據膚質和喜愛的香型來,真考究點的,就自己帶著走。——又扯遠了。。。

擺這張圖片出來是因為這酒店的內部空間的設計郭志達擅長的是電影美術設計,或許也從另一個角度給我們展示了一家酒店如何定義一種生活方式。

3-臺北慕軒(臺北·大安區)

這酒店名字叫做慕軒,124間客房,很瓊瑤的名字,不過幸好英文Madison來自紐約的麥迪森大街,意思就是這酒店在臺北的地理位置,就好像麥迪森大街在紐約一樣,還是相當有自信。這家酒店與二十輪大安店的位置其實比較相近,最近的捷運站都是大安站和忠孝敦化站,屬於鬧中取靜的地方。

當然如今任何一家酒店都在宣導生活方式,這家也不例外,看下面這張圖就知道,走的是城市度假的風格。整體的風格都走的是溫馨舒適的感覺,如果覺得上面那家二十輪太過張揚的話,在全家出遊或商務出行的時候,這家慕軒倒是更不錯的選擇。

4-Cozzi和逸民生館(臺北·中山區)

這些酒店的名字也是一個比一個奇怪,Cozzi是英文品牌名,和逸是中文品牌,民生是地名,這個品牌是國泰旗下,如今在臺灣有4家酒店,2家在南部,2家在北部。最新開業的酒店是高雄中山館,臺北的兩家是民生館和忠孝館,還有一家台南西門館,都是按照地理位置來命名。下面這家酒店就是民生館。

既然叫和逸,品牌追求的也是也是回歸舒適居住的本源,既不奢華也不時尚,採用大量原木、石材和玻璃等天然素材,試圖打造真正家的感覺。

“臺北的大酒店們”

臺北的大酒店也是有很多,挑幾家相對比較新的說一說,下次有機會再專門談下臺北的各大五星級酒店們。

1-臺北文華東方酒店(臺北·松山區)

臺北的大酒店很多,最新也是最好的就是這家文華東方酒店了,每一家文華東方酒店開出來都是頗費周折,好處是每次都是接近完美的水準,細節上也基本上可以到了毫無瑕疵的地步,缺點也是或許過於小心翼翼的緣故,每次都讓人沒啥太大驚喜,住的時候就是各種舒服,住完了真切的回憶倒也不多,因為一切都太恰到好處了。

這家酒店距離松山機場很近,只要5分鐘車程,邊上就是民生社區,交通很便利,這家酒店讓人的記憶還是很深刻的,可能多虧了上圖的那個大堂以及季裕堂(Tony Chi)設計的Coco餐廳。餐廳的理念也是由Tony攫取了臺北本地生活而來的,加之從味、色等層層遞進的通道,絕對是最完美的就餐體驗。

2-臺北艾美酒店(臺北·信義區)

這家酒店和下麵那家臺北W酒店距離101都超級近,魚還記得入住艾美酒店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窗簾被拉上了。魚一拉開窗簾就嚇了一大跳,101看起來就在面前,好像一個懸在半空的巨大宮燈。這酒店陳列有許多藝術品,全在酒店的公共空間部分,熱愛藝術的童鞋不可錯過。這裡還有一家非常不錯的中餐廳,吃過至今印象深刻的鴨肉。

3-臺北W酒店(臺北·信義區)

這也是最出名的酒店之一了,對它最不滿的地方就是一到晚上就成了熱門夜店,去夜店的客人也用的是住客的客梯,手上提著一個便利店袋子擠在一堆穿著閃閃發亮滴泡吧人群中簡直不要提多尷尬了,OK,其實這店裡很多都很有趣,色彩更是繽紛靚麗,好像任何顏色都被用上成了某個空間的主題色了。比如紫色、黃色都大膽啟用。當然此店名勝絕對不能錯過,就是在WOO吧點上一杯MOJITO配牛肉麵。

- END –

本文為窮游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