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接觸戶外運動十餘年,參與攀冰、攀岩、雪山攀登運動也有七八年的時間,前後穿過六七條衝鋒褲、軟殼褲,其中不乏國外一線品牌的產品。由於參加過Kailas戶外運動教練班以及數次Kailas贊助的攀冰培訓、比賽等活動,對於Kailas品牌的產品,亦有非常直觀的瞭解。
2013年底,作為Kailas贊助的攀冰培訓的教練,第一批拿到了後來獲得德國ISPO亞洲戶外產品獎的ICE BLAND攀冰軟殼外套。可以說,這件外套集諸多優點於一身,性能一流,具有很強的識別性。儘管手頭有國外一線品牌的軟殼類產品,但每到攀冰季,這件外套,仍然是個人攀冰著裝的首選。比較遺憾的是,當時與ICE BLAND軟殼一同收到的Kailas衝鋒褲不屬於同款產品,工藝、功能、款式等各方面均不夠理想,於是一直想得到一款能夠真正與Kailas ICE BLAND軟殼完美配搭的衝鋒褲。
2016年初,看到極果網的Kailas三層壓膠超輕衝鋒褲KG130029的體驗招募帖,發現該款衝鋒褲與ICE BLAND軟殼外套使用相同的FILTERTEC面料時,感覺兩者一定可以很好的搭配,於是立即申請了產品體驗。由於是初次申請,在填寫申請理由時出現了一點小插曲。這裡要特別感謝極果MM黃豆小姐對工作的負責,在眾多的申請中注意到了一份不完整的申請,特意私信詳細詢問了相關問題後,將本人確定為體驗用戶之一。
開箱
儘管極果的同學做了多方努力,但是還是沒能在廠家春節庫房放假前拿到產品,節後工作正常後,在三月初才收到了體驗產品。
吊牌,越運動,越透氣……
打開包裝,首先抓住視線的是褲子膝蓋處的三組反光條,然後就是為防止體驗產品流入銷售管道的“Kailas裝備實驗室”的縫製標籤。整體版型上,比產片介紹圖片肥大。
Kailas的小太陽Logo,裝備實驗室的標還算大氣,縫合部分做了防水處理。
膝蓋處的特寫,這組反光條的設計實在是太過特別。
產品細節
XL尺碼的褲子在去掉吊牌後,重量為317克,銷售產品扣減“實驗室”標籤及相應壓膠處理的重量後,應該在310克左右。
褲子外層不同於一般的衝鋒褲的光滑面料,而是採用了由細小的方格組成的織物感較強的面料,手感更舒適,可以看到拉鍊處的防水處理很到位。
官方資料顯示,此款衝鋒褲採用的FILTERTEC面料,具有更好的防水性和透氣性,同時兼具良好的抗汙性。
KG130029的側邊採取了兩段式拉鍊的設計,側面拉鍊不能整個拉開。
衝鋒褲內層與ICE BLAND軟殼外套不同,沒有採用細絨面料,而是採取了更輕量化的塗層內襯,腰部內側的照片同時可以看到後腰部分使用了彈力鬆緊帶作為收緊系統的一部分。
腰部的魔術粘扣,用於調節褲腰鬆緊。可以看到,在全部粘合的情況下,可調節幅度為6釐米。
內層對拉鍊、縫合接縫處均做了細緻的防水處理。
褲腳正前方設計了掛鉤,用於鉤掛登山鞋攜帶,對褲腳進行固定,官方介紹這一設計可以替代雪套功能,防止雪或沙土灌入鞋子。
褲腳內側的加厚耐摩布覆蓋了整個褲腳的內側,這一設計是為了減輕冰爪鉤掛到衝鋒褲時對褲子的損害。
褲腰口後側的掛鉤設計,整個腰口只有正後方一處掛鉤,沒有腰帶環。
試用情況
KG130029的定位為阿式攀登、攀冰或中高海拔的雪山攀登,但收到產品時今年的攀冰季已經結束,而今年的攀登計畫要到4月下旬才開始。不得已,只能選擇在周邊山地進行越野跑及爬山活動來完成對產品性能的測試。
(一)山地越野跑測試
1、長距離跑山
地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馬圖-平頂山,山腳海拔1200米,山頂海拔1970米。
天氣:晴 山腳風力3-4級,山頂風力6-7級,山腳氣溫0℃,山頂氣溫-6℃。
時間:13點-16點。
測試線路投影距離往返20公里,為體驗衝鋒褲的透氣性,在前三公里海拔上升較少的路段下半身只穿加厚壓縮跑步長褲,由於氣溫較低,有風,且
壓縮褲
排汗功能較好,始終沒有出汗的感覺。套上KG130029衝鋒褲後,爬升大約1公里後開始出汗,打開腿部拉鍊後,水汽迅速排出,出汗的狀況得到了有效控制。
爬升至山頂後,風力較大,體感溫度迅速降低,拉鍊全部拉好後,腿部溫度散失的狀況得到改善,但寬大的褲腳處還是有風灌入,個人感覺在大風天氣體感溫度低於-10℃的情況下,僅憑一件排汗褲搭配KG130029衝鋒褲,還是難以做到長時間保持體溫。
下山沖坡過程中跑動步幅較大,KG130029衝鋒褲沒有對跑步動作產生束縛。束緊系統的鬆緊帶彈力一般,運動一段時間後,褲子有下滑變得松垮的跡象。
路過一處石壁時,模擬了幾個攀爬動作,可以看出正常情況長度合適的褲子,在做動態動作時,膝蓋部位的立體剪裁部分並未發揮足夠的作用,褲腳處被明顯頂起,此時未將褲腳掛鉤與鞋帶連接,否則可能的結果就是褲子被拉松脫吧。
部分路段積雪融化,較為泥濘,行進中褲腳內側被蹭上了不少泥土,可以看出褲腳處的設計偏肥大,在穿
跑鞋
的情況下鞋子與褲腳發生頻繁摩擦,如果是高山靴加冰爪的話,肥大的褲腳導致的冰爪與褲子的接觸恐怕難以避免。
2、短距離爬升
地點:呼和浩特大青山--訓練山
天氣、著裝等情況與第一次測試基本相當,風力更大。
特意選取有風氣溫較低的天氣做了快速爬升情況下的測試,路線投影距離1.8公里,海拔爬升450米,爬升用時24分鐘,全程未打開衝鋒褲透氣拉鍊,到山頂時下身出汗情況比較嚴重。
3、防水測試
北方乾燥的春季無法實地進行雨天測試,故採取了浸泡方式對KG130029衝鋒褲臀部接縫處進行防水測試,泡水量300ML,時間約35分鐘。可以看出,泡水一段時間後,外層面料還有侵入的跡象,內層接縫處基本經受住了考驗,但有一處極小的漏水點,仔細觀察發現有大約1毫米左右的開膠情況。
可以看出,泡水一段時間後,外層面料還有侵入的跡象,內層接縫處基本經受住了考驗,但有一處極小的漏水點,仔細觀察發現有大約1毫米左右的開膠情況。
總結
產品優點:
1、輕便,KG130029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輕便,在採取三層壓膠工藝、自帶腰部束緊系統、褲腳採用大面積耐磨布的情況下,300克出頭的重量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2、舒適,對於一條全防水的衝鋒褲來說,輕薄面料的使用配合側拉鍊,透氣性還是得到了充分保障的;
3、做工不錯,雖然出現了局部壓膠處理的微小瑕疵,但整體看,產品的做工在國內同類產品中仍屬上乘;
4、沒有口袋的設計雖有不便,但衝鋒褲通常的使用環境會同時使用
背包
,現在
背包
的儲物功能大都十分強大,個人認為這一設計應當加分。
不足及改進建議:
1、外觀上,膝蓋部位的反光條雖然增加了產品的識別度,但膝蓋處本應隱性的立體剪裁部分被被凸顯得十分誇張,褲子的整體線條被切割的較為零亂;建議取消該處反光條;
2、褲腳的耐磨布佔據整個褲腳內側,重量較大,從本人使用經驗看,幾乎所有的冰爪對褲子的損害都是由行進中擺動腳的冰爪對支撐腳造成,發生在褲腳中線的後部,褲中線前部大面積的耐磨布沒有實際意義,建議褲線前部可以減少面積,進一步減輕產品重量;
3、作為定位于阿式攀登、中高海拔攀登的產品來說,整體版型還略顯寬鬆,不夠緊湊,從體驗情況看,即使穿著越野
跑鞋
的情況下,褲腳內側的摩擦情況仍十分嚴重;膝蓋處的立體剪裁部分,位置不夠合理,穿著長度合適的褲子實際做較大動作時,膝蓋的立體部分未能發揮足夠的作用;建議對膝蓋處立體剪裁的部分的位置、膝蓋以下的圍度等方面進一步優化;
4、內置的束緊系統實際可調範圍太窄,與彈力不足的鬆緊帶的配合更是難以達到理想的收緊狀態,個人認為這一束緊系統比較雞肋,如取消,採取傳統的掛鉤使用腰帶束緊的話,可以進一步簡化結構,減輕產品重量;
5、兩段式拉鍊設計在穿著越野
跑鞋
的情況下,亦無法完成衝鋒褲的穿脫;褲腳部分如果不是作為整體拉鍊的一部分,設計成拉鍊結構沒有實際意義,沒有拉鍊的褲子也完全不會影響到穿脫鞋;同時,兩段式的拉鍊設計,膝蓋部分無法打開,減少了透氣量;建議改為整體可打開側拉鍊,或取消褲腳拉鍊,並適當延長上部拉鍊;
6、從本人使用帶內置雪套、前段掛鉤的重裝衝鋒褲在過膝的雪地行進中靴子大量進雪的經歷可以看出,僅依靠掛鉤收緊褲腳來實現防雪功能是不現實的,產品說明中對這一掛鉤的說明存在誤導和誇大;
7、加工工藝有待加強,雖然本次測試的金稅測試明顯超過了通常雨天的降水強度,受測產品的細小的開膠在雨天應該也不會出現滲水現象,但從產品定位看,出現這樣的瑕疵亦屬不該。
8、考慮當下越野跑的巨大市場,特別是高海拔山地越野跑比賽強制裝備方面的需求,KG130029如在產品細節、結構、重量等方面進一步優化的話,完全可以跨界成為山地越野跑的包內裝備。
通過體驗試用,總體感覺Kailas的KG130029衝鋒褲在產品重量、防風、防水及透氣性等方面做到了較好的均衡,如能在細節上進一步優化,完全可以成為阿式登山、攀冰領域乃至山地越野跑領域的一款經典、極致之作,當然,如果不做任何改進,加工工藝又不能充分保證的話,此款產品也很可能流於平淡、平庸。最後,感謝極果提供的本次產品體驗機會,也希望本人的體驗報告可以為廣大山友選擇及廠家改進產品提供些許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