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關於過敏和輔食添加的最新研究動態及建議

本來不想寫這篇短文,但最近看到一篇翻譯過來的關於過敏和輔食添加的新聞報導,可能會誤導一些讀者,忍不住要說說。從“最新研究結果”到有“已有足夠的有力證據來作出公共衛生建議”還有一段距離。希望父母多關注官方的建議和指南,如果你不是做研究的,請謹慎對待“最新研究動態”,特別是新聞報導中的“最新研究動態”。研究結果被過度解讀這種事情實在是太普遍了。如果證據足夠,要相信官方建議和指南更新速度還是很快的(儘管中國的教科書更新比較慢),在官方沒有更改公共衛生建議之前(缺乏系統的證據評估之前),希望父母不要根據“最新研究動態”來指導生活。

什麼時候添加輔食?輔食添加需要回避易過敏食物嗎?

目前的官方意見都是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美國、加拿大、澳洲、中國、中國香港、世界衛生組織都是。近年來關於輔食添加時間的研究已經提示,早添加一些易過敏的食物,如花生、雞蛋、魚、乳製品並不會增加過敏的幾率,避免或者推遲添加,也不會帶來預防效果,要過敏的還是要過敏。因此,目前的官方建議裡,美國兒科學會的意見是,不用推遲添加易過敏的食物,也不用按照特定順序添加。澳洲健康與醫學研究會的意見也是,不用按照順序添加,不用推遲添加,也不用緩慢增加新食物的種類。也一些研究也提示,豐富的食物反而可能有助於預防過敏。對於關注我比較早的讀者,這樣的意見應該並不陌生。

在2015年和2016年,兩個關於給嬰兒早期添加花生的研究結果發表了出來,結果不但是早添加花生不會增加過敏幾率,還有可能降低對花生過敏,而避免吃花生並不能夠降低對花生過敏[1, 2]。研究結果為前面說到的美國兒科學會目前的輔食添加建議以及澳洲健康與醫學研究會目前的輔食添加建議,又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援:不用“預防性地”避免添加易過敏的食物,大膽去讓孩子嘗試各種豐富的食物,小心觀察是否過敏。確認孩子過敏就回避吃,不過敏就放心吃。

“早添加”是多早?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研究指出的“早添加”是多早?4個月還是6個月?我們來看看研究裡的早添加花生是指的多早。在花生的研究裡,研究物件的納入標準4到11個月的孩子。最後參加吃花生研究的孩子平均的年齡是接近8個月,四分差範圍是6.3-9.1個月[2]。研究中的大多數孩子是在7個月後才開始添加花生的。研究人員之所以會提出“早添加”花生可能預防對花生的過敏,是因為幾年前,他們就發現以色列孩子比起英國孩子更不容易對花生過敏,以色列寶寶是在7個月左右就開始加花生,而英國孩子通常在1歲後才吃花生。因為觀察到7個月就吃花生,比起12個月後吃更不容易出現對花生過敏,所以,他們便提出這個猜想,早添加花生可能預防對花生過敏[3]。

儘管研究的納入物件是4-11個月,但實際參加研究的寶寶大多數是6個月以上,平均月齡是7.8個月。

隨後這組研究人員又做了對5中易過敏食物早添加的影響研究,這次是對比4個月前添加,結果仍然提示了花生、雞蛋早添加可能反而不容易過敏,但對另外幾種易過敏食物卻沒能得出同樣的記過[4]。在媒體對研究人員的採訪中,DrLack說到,“但是,我並不認為我們可以下結論說是我們的干預降低的過敏。”[6] (注:他的意思是說並不能下結論說早吃花生能預防花生過敏,儘管這是對食物過敏很重要的研究,是一個非常棒的開始)。

因此,目前的證據下,建議的“早添加”易過敏的食物,並不是建議你4個月就添加輔食,而是你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不需要推遲添加,甚至還可以早一點嘗試那些容易過敏的食物,而不是把它們放在你打算給孩子吃的食物列表的後面。注意,目前建議添加輔食的時間是6個月左右,不是4個月。在發現“早添加”可以預防過敏的花生的研究裡,參加研究的“早添加”的吃花生的孩子平均月齡接近8個月,“早添加”的意思不是說添加輔食的時間要更改到4個月。

歐洲小兒胃腸營養學關於添加麩質的最新意見

另外要說一下歐洲小兒胃腸營養學會最近更新了他們關於給嬰兒添加麩質的意見。主要意見是:儘管母乳餵養因為它的種種好處應該被鼓勵,但母乳餵養並不預防麩質過敏引起的乳糜泄。麩質可能在滿4-12個月間的任何時候引入。在有高過敏風險的孩子裡,早添加(4個月vs 6個月,6個月vs12個月),可能會更早出現乳糜泄自體免疫和乳糜泄,但是孩子長大後累積的發病率差不多(注:早添加早過敏,晚添加晚過敏,但是並不改變是否會發生過敏)[6]。

由於觀察性的資料指出麩質攝入量和乳糜泄風險相關,嬰兒在一開始添加麩質時,應該少量添加。但是,究竟可以加多少還不清楚[6]。

小舒總結一下就是:

大約六個月左右添加輔食

加輔食後不需要刻意回避易過敏的食物,儘快豐富孩子的輔食。

只有在吃過後確定過敏時才需要回避該食物(至少3、4個月甚至更久後再嘗試)。

當你第一次給孩子添加一種新食物時,一定要少量添加。

如果你一直關注著最新的官方或者權威機構的輔食添加意見,你可能並不會覺得上面的建議有什麼“新意”,180度轉彎的建議是很罕有的,做一點微調背後都需要很多資料支援。請相信權威機構的建議,把那些最新研究動態留給他們去關心吧!

感謝來自公共衛生博士夏天的陳小舒的分享~!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