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從媽媽們平常的回饋裡面會發現一些 常見的誤區,匯總一些,供大家參考。
1 為了補覺黃昏覺睡得太長;
太晚太長的黃昏覺會拖延晚上入睡的時間,增加難度。所以黃昏覺有就可以,但別太長。尤其是6個月之後,黃昏覺越來越困難,可能是要取消的表現。
2 晚上入睡後半小時醒,被當作小覺睡醒;
這種時候醒來如果不能繼續睡,則有點像睡了一個很晚的黃昏覺,那麼真正入睡的時間會比較晚,所以晚間睡後很短時間的醒一般要及時安撫,別讓寶寶徹底醒透。還要考慮是否是入睡時間過早或過晚的原因。
3 應用“抱起放下”法時,仍舊是熟睡後放下;
有些媽媽應用抱起放下法時,還是在手上睡著了之後再放下的,這樣有可能寶寶還是不明白,睡覺是要在床上進行的。一般抱起放下是要求,抱起後情緒穩定就要放下了,別繼續睡在手上。
4 以為偶然某一次夜醒延遲響是“法伯法”;
有時候寶寶睡眠中發出鬧吵聲,只是睡眠週期轉換中的正常表現,很短時間又會接著睡下去,這時候適當的觀察等待,不要立即干預是需要的,而這並不等同于“法伯法”。
另外任何一種方法的應用都是要持續一段時間,而且要有系統的進行,偶然的執行一般不會有效果反而可能加重問題,所以不打無準備的仗,更不要搞突然襲擊。
5 為減少夜奶,頻繁長時間抱哄;
有些媽媽在減少夜奶期間,用抱哄來替代哺乳,意圖讓寶寶繼續睡,這種方式對有些寶寶會有效,也會減少哭鬧,但對另一些寶寶,會引入新的依賴,即使夜奶減少了,夜醒卻依然存在。所以方式的應用一定要考慮到寶寶情況。
6 為了接覺,長期提前抱起;
有些情況裡,家長對小睡短比較焦慮,擔心寶寶睡不長,作息會亂掉或者狀態不好,所以長時間提前抱起,意圖接覺,這樣有可能過度干預到睡眠。
一般接上一段時間後要減少干預,給寶寶機會嘗試自己睡過去,一開始可能由於嘗試睡眠量會減少,但有時候確實需要這樣的嘗試。
7 在夜醒很多的情況下喚醒去睡;
喚醒去睡一般應用于單一固定時間的夜醒,對於寶寶再次入睡能力不強的情況,喚醒去睡收效不理想,還可能直接叫醒寶寶。
8 為了不錯過睡眠時機連續哄幾小時不停;
這個屬於比較常見的誤區,日常生活中一般半小時沒有入睡,可以暫停一下,不要陷入長時間的對抗,長時間的哄睡,有時候可能由於錯過了入睡視窗,如果盲目堅持也可能會引起對抗情緒。
9 為了不讓孩子吃手睡,塞乳☆禁☆頭給孩子。
吃手是寶寶自我安撫的方式,一般不需要干預的,吃手不代表就是餓了,看到吃手就餵奶不必要。
10 怕寶寶肚子餓,叫醒餵奶
一般除了黃疸嗜睡的情況,是不需要叫醒寶寶餵奶的,寶寶有自己的節奏,叫醒餵奶可能反而干擾到睡眠。
11 睡眠量、作息稍微波動就很緊張
人不是機器,不可能始終沒有變化,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不錯,睡眠習慣大方向也沒問題,那麼不要太過焦慮,相信寶寶自己的節奏,也給他機會適應一些變化。
本文引自IMPI 認證睡眠諮詢師 小土大柳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