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乾脆,才是最高情商的拒絕

1

深夜接到一通好友電話,朋友極少在深夜來電,緣是她遇上了困擾。

前些天,同事想約她一起看電影,朋友心裡不太想去,就找藉口說晚上有事婉拒了。

朋友以為這事就這樣過去了,誰知昨天同事又來找。

說是上次也沒去看,想改天約了朋友再一起去,於是又詢問朋友晚上是否有空。

朋友先是一愣,吞吞吐吐地說實在沒時間。

說完,同事的表情有些凝重,朋友也自知尷尬。

2

為什麼一件簡單的小事,會演變成這樣一種窘態?

說到底,就是拒絕的方式。

我們常常自認為情商很高,於是在拒絕他人時,總是想方設法地編織各種理由,以表示出自己確實想去但客觀條件又無法去成的模樣。

可是在你編織的藍圖裡,無論有多少理由,只要最終拒絕了,最終給他人留下的印象還是“不靠譜”。

其實,拒絕是不需要理由的,不想做、不合適就是最好的理由。

你解釋的越多,就越容易給人造成錯覺。

不要把拒絕當作僵化關係的催化劑,事實上,恰當堅定的拒絕更能贏得人們的尊敬。

3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美國內戰後,蒙哥馬利市仍是一個深受種族隔離之苦的地方。法律明確規定,公交汽車上該城市的黑人必須給白人讓座。

一天,羅莎•帕克斯坐在公車上,被司機要求為一位白人男子讓座。

羅莎•帕克斯沉靜而又堅決地拒絕讓出座位。她回憶說:“當司機看到我還坐在座位上時,他問我是否準備站起來,我回答說,‘不,我不準備讓座’。”

當司機命令她離開座位時,帕克斯說:“我感到有一種決絕如同冬日晚上的被子一樣,蓋過了我的全身。”

那一聲拒絕,幾乎在頃刻之間集結起了推進民權運動的力量。

當時的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個決定會激起一場波及全世界的運動。但是,她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她知道,即便是被捕,這也是她最後一次在這樣的屈辱中乘車。為了告別屈辱,哪怕冒著監禁的風險,也在所不惜。

帕克斯堅決拒絕的舉動改變了美國和整個世界。

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因此說道:“帕克斯的一生充滿尊嚴和優雅,她在一個特殊的時刻改變了美國和整個世界。”

4

如今人們常常會推崇一個概念:精要主義。

《精要主義》一書作者格雷戈•麥吉沃恩就將人們分為了兩類:

非精要主義者:為了避免社交尷尬和壓力而不說“不”,應承一切事情;

精要主義者:敢於堅定地、決絕地說“不”,只答應真正的要事。

精要主義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人生思維方式。精要的基本價值觀,就是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貪多求全事事應允。

也就是說,精要主義者主張只做該做的事情,它讓人們重新掌控自己的選擇權,自主決定如何支配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而不再是許可他人替我們做出選擇。

如果你也崇尚精要主義,你就會知道最高情商的拒絕,就是堅定決絕地說“不”。

作者:夏穆,新媒體工作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