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吃小龍蝦最火的季節,很多人都無法抵擋其美味,但因為吃小龍蝦而住院的新聞卻頻頻出現。近日,蕪湖的翟女士可能就因為吃了自己做的一盤紅燒小龍蝦而腎臟受損差點導致腎衰竭,診斷結果為“橫紋肌溶解綜合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到底是什麼?
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是指一系列影響橫紋肌細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應的多種遺傳性或獲得性疾病導致的橫紋肌損傷,細胞膜完整性改變,細胞內容物(如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質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及代謝紊亂。
橫紋肌的病因十分複雜,常見的原因有過量運動、肌肉擠壓傷、缺血、代謝紊亂(低鉀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極端體溫(高熱、低熱)、藥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
吃小龍蝦會引起“橫紋肌溶解綜合征”?
食用小龍蝦為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目前在科學研究上尚無明確定論。但在臨床上的案例卻是時有發生:
專家提醒,小龍蝦頭、腮、腸,以及很多人最愛吃的蝦黃,最好剔除,不要食用。一般說來,小龍蝦的腸道等消化系統,往往容易聚集重金屬,烹飪前應把蝦線拉出來。頭、腮雖然是重金屬比較集中的地方,但一般不會食用。
在搞不清楚蝦子乾淨與否的情況下,蝦黃要少吃,最好不吃。因為從檢測來看,蝦肉很安全,一般沒有什麼重金屬污染,但是有一些樣本,蝦子腦部重金屬會有一點超標。蝦黃位於頭部,容易遭到污染。此外,專家特別提醒,小龍蝦的頭部和腮部是藏汙納垢的主要部位,建議不要食用。
專家表示,小龍蝦本身是沒有毒性的,正常吃小龍蝦一般不會致病。致病的原因有可能是小龍蝦養殖、清洗或者烹製等其他環節出了問題,也有可能由於遭遇了污染等因素,攜帶了某種物質。如果在吃小龍蝦後半天到一天內出現渾身肌肉酸痛僵硬、尿液呈醬油色等症狀,千萬引起重視,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