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的過程當中,媽媽們總會聽到一些老一輩的“育兒名言”,比如這句“3歲看到老”就是很多家長聽到過的一句話,而且這句話還深深的影響著下一代人,甚至還有人覺得從3歲娃娃的行為方式當中,就能看出長大之後的處事風格。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一、大腦發育層面
孩子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而寶寶的大腦就是幫助寶寶探索這個世界的最好工具。同時,在孩子3歲之前是大腦的發育飛躍期,所以寶寶在3歲之前學習東西非常快。包括模仿媽媽笑、梳頭、化妝、做鬼臉等等,甚至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也會模仿大人笑。
因此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在寶寶3歲之前,是開發寶寶大腦的一個絕佳時期,家長需要正確引導用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寶寶開發大腦,比如可以讓寶寶多用手觸碰新鮮事物、多給寶寶進行語言溝通等。
因此,如果媽媽們想要讓孩子將來在學習的道路上比較輕鬆一些,不妨在3歲之前就給寶寶多進行一些益智遊戲,或者讓孩子自己動手畫畫,都能起到不錯的開發大腦的效果哦。
二、心理發育層面
大腦決定了孩子的行為,而心理方面發育則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三觀和和人品。這樣說似乎有些太大太空虛。其實在很多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常常看到這樣的實例,比如1周歲的寶寶知道自己心裡想要什麼,或者當家長滿足不了寶寶的要求時會通過哭鬧來表達心中的不快。
這一個簡單的行為就可以看出3歲之前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心理活動,因此這個時候需要家長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並且對這些心理活動所做出的行為做出判斷。
比如孩子打家長、孩子挑食、孩子不懂得分享這些事情都跟3歲之前的心理活動有關,他們認為這些事情是正確的。而這也反映出家長對孩子心理引導方面的欠缺,甚至還會對孩子成人以後的人品造成影響。
由以上兩個方面可以看出,“3歲看到老”還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因此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黃金期,培養出一個高情商高智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