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食應溫和、清淡、好消化 忌生冷、油膩、酒肉、高蛋白及過甜、過鹹食物;飲食七八分飽或暫時一兩頓不吃飯。這可能與很多人的認識恰好相反,多數人覺得生病了,要吃“好的”,可是肉、蛋、奶等“有營養”的東西屬於食物中的“補品”,而感冒發燒多是急性實證,要儘快宣通清泄,吃“好的”猶如“火上澆油”,會加重病情或使感冒復發。溫和清淡好消化的飲食則利於減輕脾胃負擔,促進消化功能恢復。另外要多喝溫開水,多排尿,既有利於防止發熱傷津,又起到加快代謝、排出“毒素”的作用。
二、保持大便通暢 肺與大腸相表裡,大便通暢利於肺氣宣降,儘快恢復正常。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用中藥湯劑直腸滴注的方法一舉兩得,既能使中藥通過腸道儘快吸收,又能使大便儘快排出。胃腸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腸道乾淨,再加上脾胃消化功能恢復可消除生痰之源,肺氣清靈則感冒易愈。如沒條件進行中藥直腸滴注,可以繞臍順時針揉腹數百下,也可起到通便作用。
三、刮痧拔罐、搓揉背部及手指肚 感冒時在脊柱兩側(膀胱經),從上(大椎穴之上)往下(至腰部),先刮痧,再拔罐(火罐最佳,其次為真空氣罐),每次留罐15分鐘,連續拔2~3次。無論風寒風熱還是內熱外寒型感冒,均可使用,尤其是對外感風寒(不出汗、頭身痛、鼻塞、流清涕為特徵),可起到立竿見影效果。對於孩子(10歲以下)不便拔罐的,可用手反復搓揉背部正中及手指頭肚,至局部發熱或潮濕有汗出。
四、用生薑10片煮水泡腳或洗澡 至身熱或微汗出,可祛散風寒、通暢經脈,又不至於加重咽痛等“上火”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