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懷孕期間,除了要定期去醫院進行產前檢查,以確保孕婦與胎兒的正常外,還需要經常性地在家中進行自我監護,以便早期發現胎兒生長發育的異常情況。
家庭自我監護包括觀察胎動、聽胎心音、測量宮高、腹圍和體重等。當孕婦變得大腹便便時,很難自己進行監測。這時就需要家人的説明。未來的爸爸如能認真地做這些事時,那麼孕婦的內心就會充滿慰藉。
1、胎動:大約在懷孕18-20周時,孕婦開始能夠感覺到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通常,每小時胎動約3-5次。隨著懷孕時間的推移胎動會越來越活躍。直到懷孕末期,胎頭入盆固定,胎動會逐漸減少。
孕28周後,可在每天早、中、晚各計數胎動1小時,3次相加再乘以4,胎動在30次以上為正常。如果12小時內胎動次數少於20次,就有異常的可能,少於10次就是胎兒在宮內有缺氧的危險信號。胎兒死亡往往發生於胎動停止後的12-8小時。所以,一旦發現胎動減少,孕婦應立即就醫。
2、體重測量:孕婦的體重包括自身體重、胎兒、胎盤和羊水的重量。一般情況下妊娠1-12周,體重增加2-3千克;妊娠13-28周,體重增加4-5千克;妊娠29-40周,體重增加5-5.5千克;妊娠期孕婦平均體重增加11-13千克。妊娠中、後期,每週體重增加450克。超過這個增長速度時,就應去看醫生了。
3、胎心音:孕16周後,用聽診器可在孕婦腹部的適當位置直接聽到胎心音。孕晚期,在孕婦腹部直接用耳朵便可清楚地聽到胎心音。一般胎心每分鐘跳動120-160次。每日可數一次或數次。每次數1-2分鐘。若胎心音超過160次/分或低於100次/分,應及時看醫生。
4、宮高的測量:孕16周開始,從下腹恥骨聯合處至子宮底間的長度為宮高。一般孕8周時,在恥骨上方剛剛可以觸到宮底;到16周時,宮底居恥骨和肚臍中央;20-22周時達到臍部;28周時位於肚臍與胸骨下端劍突之間;32-34周達到劍突下1-2橫指。如果連續2周宮高沒有變化,孕婦需立即去醫院。
5、腹圍測量:孕16周開始,每週一次用皮尺(以釐米為單位)圍繞臍部水準一圈進行測量。懷孕20-24周時,腹圍增長最快;懷孕34周後,腹圍增長速度減慢。若腹圍增長過快時則應警惕羊水過多、雙胎等。當然,腹圍的大小,要受孕婦懷孕前腹圍的大小和體型的影響,應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