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你會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嗎?“手機迷”父母如何影響孩子性格?哪些跡象證明孩子受到了“手機迷”父母的影響?
幼兒說最近收到一位爸爸憂心忡忡的留言。
他說他的妻子喜歡玩手機,經常用手機看視頻、跟朋友視頻聊天。他們的女兒剛好2歲。前幾天逛街,他臨時上了一趟廁所,妻子帶著女兒在路邊等。他出來時,剛好看到妻子把女兒重重地摔在路邊的長木椅上,女兒就像一頭衝動的小牛揪著妻子的手咬了一口,妻子火了,揚起手便一巴掌打在女兒的嘴巴上,女兒隨即躺地上打滾哭鬧不止,最後還由於情緒過於激動吐了一地。原來是妻子又“忙裡偷閒”玩手機,女兒想搶手機玩,多次阻止不聽,便被妻子生氣地摔坐在木椅上,便出現了女兒咬妻子一幕。
這位爸爸說非常不喜歡妻子玩手機,他懷疑女兒古怪的性格是因為妻子玩手機導致。那麼,“手機迷”父母到底真的會影響孩子性格嗎?
“手機迷”父母會影響孩子性格嗎?
還真的有影響。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發育行為兒科學專家珍妮·拉德斯基曾經對一些“手機迷”父母的孩子進行過跟蹤調查。拉德斯基認為,相比起父母少玩手機的孩子,“手機迷”父母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下面性格:
1、前期的輕微影響:煩躁
這些孩子的煩躁,可能表現在做事情缺乏耐心,並且容易出現衝動行為。比如不肯等待、容易生氣、經常衝動打人,就像文章開頭說到的小女孩衝動咬媽媽。
這種“手機迷”父母導致的孩子煩躁性格,常常是這樣發生悄悄的:孩子一開始看到父母玩手機,受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也想玩便爭搶。但這些“手機迷”父母不允許孩子玩或者不允許孩子玩太久,他們一方面阻止孩子,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在孩子面前自我放縱,導致孩子總是故意“搗亂”,比如一會搶手機、一會在旁邊蹭、一會又要爬到爸媽膝蓋上……然而經常受到爸媽的阻止或拒絕。加之父母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機,對孩子的忽視讓孩子感覺安全感缺乏。孩子在一邊爭取卻未能如願,一邊卻又為安全感忐忑,長期以往容易造就孩子煩躁性格。
2、後期的嚴重影響:冷漠
煩躁性格是“手機迷”父母對孩子影響的前期,嚴重的便會導致孩子冷漠的性格。
我有一次到一位家長家裡,這位媽媽經常跟我說她家7歲的孩子性格有點孤僻。我到了他們家,孩子見到客人來,不僅沒打招呼,甚至連頭也沒抬一下,只是在津津有味地用手指點著手機。到後面媽媽說“不能玩了”,孩子便走進房間關上了房門,自始至終沒有看一眼我這個客人。孩子的父母在跟我聊天時,手指也不時地刷著手機螢幕。當這對父母聽到孩子的冷漠性格是他們經常刷手機造成時大吃一驚。
這個結論也是來自美國波士頓醫療中心行為兒科學專家珍妮·拉德斯基。“手機迷”父母經常專注手機,造成忽略孩子,減少親子互動,孩子由於在跟父母接觸時,父母更多的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在手機而不是孩子身上,孩子們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注和愛,在孩子看來,“手機迷”父母愛手機多於愛自己,慢慢地會讓孩子變得不愛跟人交流,對他人漠不關心,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冷漠。
如果出現下面3大跡象,說明孩子已經受到了“手機迷”父母的影響:
1、模仿
看到父母怎樣玩手機,孩子便怎樣玩手機。比如一位11月大的小嬰兒看到爸爸整天“摸”手機,她一旦拿到爸爸的手機便要“摸”,即使睡著了也不願放手,當覺察到手機被抽離便“哇哇”大哭;比如一位1歲多的孩子拿起媽媽的手機,不用教便會抬起小手指劃著螢幕;又比如一位2歲的孩子抓起手機便嘴巴對著手機喊話要發語音,事實上手機螢幕還未開鎖……毫無疑問,這是孩子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2、故意“搗亂”
公園裡,一位媽媽在玩手機,兒子在旁邊玩沙。但孩子玩沙並不專心,每過幾分鐘便要過來找媽媽,一會在媽媽耳邊大吼一聲,一會往媽媽的方向潑沙,一會揪著媽媽的頭髮……沉浸在玩手機的媽媽制止了幾次都不聽。最後,孩子故意喊起了救命,才讓媽媽停止玩手機(這娃夠牛!)。
這是孩子因為媽媽玩手機而做出的故意搗亂行為,目的是想引起媽媽的注意和對自己的關注。類似的搗亂行為,是孩子正在嫉妒手機呢,因為對孩子來說,手機奪走了爸媽對自己的愛。
3、沉迷手機
那些年齡較大的孩子會從模仿發展到自我沉迷。他們可能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或者僅僅是沉迷于玩爸媽的手機,總之,他們也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沉迷於手上的這個“小玩意”了。他們可能每次玩手機便不願放手,甚至需要父母強烈阻止才肯停止;他們也可能偷偷玩手機導致夜不能寐,繼而影響學習。
有一位親戚家的孩子不幸沉迷上手機,某天晚上被父母發現整宿玩手機,孩子的媽媽一氣之下沒收了孩子的手機,結果孩子做出了嚇壞人的舉動,沖進廚房操起菜刀就要砍自己的媽媽。這是典型的兒童沉迷手機的特徵。
3大跡象,如果你家孩子出現上面任何一種跡象,父母該及時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頻率,甚至在孩子面前避免玩手機,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計畫更合理的玩手機的頻率,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即使不能不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也最好是“使用”,而不是“玩”。如果父母忍不住玩手機呢?最好還是避開孩子吧。
最後的忠告: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是父母行為的反映。
就如同英國著名精神病學家韋尼考頓博士這樣評價父母的鏡子作用:
當孩子看見父母的臉時,他們到底看見了什麼呢?看見的是他們自己。當一個孩子總是看見父母在他們面前對手機“愛不釋手”,而他們自己手上“空無一物”,某種化學反應,便悄悄在孩子心裡發生了……
本文關鍵字:玩手機、手機迷父母、親子關係、兒童性格、幼稚教育、家庭早教
幼兒說的作者是一位心理諮詢師,二胎媽媽、專注親子心理學,從兒子的故事書模仿來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