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食江湖包羅萬有,風雲變幻,但穩坐頭把交椅的,永遠是泡饃。
其它地方的人愛泡茶館、咖啡館,而老西安人的社交圈子,卻是在泡饃館裡建立的。
天光破曉,泡饃館子剛開門,就有老客人夾著報紙進來,拿了空碗和饃,邊看報,邊掰饃,邊跟同桌的人諞(piǎn)閑傳,一個饃能掰足半個小時。掰得差不多了,拿起碗抖上兩抖,把個頭大點的挑出來再掰碎些。一招手,夥計“克裡馬擦”(迅速)地把碗端走。加湯、煮饃,不消一會兒,熱氣騰騰的泡饃就給送了上來。
在陝西,一切把饃塊掰碎泡湯吃的東西,都能冠以“泡饃”之名,比如葫蘆頭泡饃、雜肝湯泡饃、粉湯羊血泡等等。而這麼多泡饃裡,回族特色小吃牛羊肉泡饃是名氣最大,最受歡迎的泡饃之一,同時也是個“異數”——雖名為“泡饃”,卻是煮出來的。
都說沒吃過回坊的牛羊肉泡饃,就算沒來過西安。外地人來旅遊,也總會去慕名品嘗。不過,這牛羊肉泡饃看似粗獷,其實從原料到吃法都有講究,絲毫含糊不得。
企鵝君為此特地在西安尋訪了一番,奉上詳細的食用指南和推薦店家,趕緊跟著我們去吃透這碗泡饃吧!
本文閱讀時間約5分鐘,心急要吃泡饃的,可以直接拉到末尾看推薦噢!
目錄
1 | 羊肉泡,一度是“網紅”
羊肉泡的輝煌歷史
2 | 好吃的羊肉泡,湯比饃更重要
原料:飥飥饃和羊肉湯
3 | 像西安人一樣吃羊肉泡
吃法:掰饃,吃饃,泡饃伴侶
4 | 泡饃亞種:小炒泡饃
泡饃還能“炒”著吃?
5 | 西安本地人都吃的羊肉泡,在這裡!
企鵝君最愛的7家泡饃
1 | 羊肉泡,一度是“網紅”
雖說現在叫“牛羊肉泡饃”,但在古代,耕牛是重要的生產力,私自宰牛、吃牛都是重罪,羊肉往往才是泡饃的主角,所以,老西安人最早只管將這泡饃稱為“羊肉泡”。
歷朝歷代的記載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清末被老佛爺加持後,羊肉泡更是一度成為“網紅”。
毛主席也是泡饃的粉絲,1956 年曾到北京新街口的西安食堂吃泡饃,西安食堂還請中央美院以此為題,畫了幅《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
2 | 好吃的羊肉泡,湯比饃更重要
飥飥饃
在外地人看來,泡饃、夾饃所用的,大概都是個又圓又白的餅,但對於陝西人來說,不同的吃法對應著不同的饃,從外形到口感都有講究,千萬不能混用。
羊肉泡所用的饃,就是“飥飥饃”,其名據說是從阿拉伯語Turml(意為食品)音譯而來,是穆斯林特有的麵食。
飥飥饃分軟硬兩種。軟的是發酵過的酵面饃,用來做臘牛(羊)肉夾饃。羊肉泡用的是硬的死面饃,一般是九分死面加一分酵面揉成,烙到七八成熟,這樣才能保證煮好的饃粒中間還有韌芯兒,吃起來依然筋道,不會軟爛無骨。
羊肉湯
初次吃泡饃的人,總在糾結著饃粒大了還是小了;而老饕的注意力都在湯上,若是湯稍微差點兒意思,眉頭就得擰成一疙瘩。有不少人早上六點就趕到剛開門的泡饃館子,只為喝那一口頭湯。
羊肉湯每天現熬,費時費力。牛羊骨敲碎了,加調料熬成骨湯,再放牛羊肉熬煮,從前一天早上11點開始,直到第二天淩晨三四點才熄火。牛羊肉被熬得酥軟,撈出冷卻,用的時候現切現煮,香氣四溢。
每家知名泡饃館子都有獨家的高湯配方。這鍋湯是泡饃的靈魂,店裡的學徒們往往只能學會煮湯手法,配方卻是輕易不可外傳的。
3 | 像西安人一樣吃羊肉泡
手工掰饃 VS 機器絞饃
吃泡饃第一步就是淨手掰饃。洗淨手,將饃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再對半劈成兩片(這一步是菜鳥和高手的區別),然後動用“撕、擰、掐、揪”四字訣,將饃仔細掰碎。
俗話說“掰饃兩小時,煮饃五分鐘”,要是隨便掰成幾塊就煮,是對泡饃的不尊重——說得誇張點,師傅能把碗給你撇了。
饃粒兒大小很關鍵,太大煮不透,太小沒口感。理想大小當如黃豆粒或蜜蜂頭,但最體現食客功力的,還在於“均勻”二字。
江湖傳言中掰饃的最高境界,不僅粒粒均勻,還能保證每粒都連皮帶瓢,掰完了用手掌壓住,輕輕一抹,帶著烙斑的硬面全部朝上,簡直有武俠小說中絕世高手的風範。
但外地人初嘗泡饃,往往沒有掰饃的耐心。許多店也提供機器絞饃的選項,但絞出來的饃方正整齊,無法像手工掰出來的那樣有層次,不能充分吸收湯汁,口感和質地都差之甚遠。
更何況,對於老西安人而言,手工掰饃可不光是因為味道。老友圍坐桌邊,一邊掐饃一邊諞閑傳的悠然自得,是速食絞饃永遠無法替代的。
煮饃
饃掰好後,交給煮饃師傅,師傅自會根據饃粒大小粗細來煮,這叫“以饃定湯”。
湯汁的量也有講究,從多到少分別是“水圍城”、“口湯”和“幹刨”,這也代表著泡饃入門小白到發燒友的進階之路。
吃泡饃
泡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需要食客和廚房互動。從掰到煮,從饃到湯,一碗泡饃經過千般錘煉,才終於可以上桌,自然要認真品嘗才不辜負這般美味。
判斷泡饃好壞,主要看兩點。第一,哪怕饃掰成了米粒大小,吃起來依然筋道。如果煮出來成了一碗漿糊,老西安人可是要掀桌子的。
第二,湯的香氣濃郁,並且自始至終香氣如一。有些泡饃一開始特別香,但“越吃越寡”,吃到後面香味就沒了,這也是不行的。
老西安人吃泡饃也有講究,要從碗邊上,用筷子一點點地扒著吃,以免燙嘴,就像蠶吃桑葉一般,所以又叫蠶食。
泡饃伴侶
一碗火候到位的泡饃,還得經調料點化,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潛力。
一是糖蒜,好的糖蒜看上去微黃似玉,咬上去清脆爽口。甜酸適度,入口化渣。
二是鮮椒醬,用新鮮辣椒加上鹽和酒醃成,辣勁兒溫和但鹹味重,千萬別放多。正確打開方式是挑一疙瘩放在碗中間,用筷子頭蘸上一點兒,再和饃粒兒一起沿著碗邊往嘴裡劃拉。
如果你吃得來香菜,也可以放一小撮,提味兒又解膩。
4 | 泡饃亞種:小炒泡饃
小炒泡饃,其實也是煮出來的,只是在鍋裡要不斷翻攪,看起來像炒菜。它跟泡饃的區別,看這張表就懂了:
小炒還分生肉小炒和熟肉小炒兩種,口感不同,各有擁躉。
生肉小炒:用當天宰殺的牛裡脊肉,略凍一下,切成肉丁下鍋炒。成品肉香突出,口感又筋又嫩。
熟肉小炒:提前將牛肉丁煮好瀝幹,晾在竹簸萁裡,用風扇吹, 不時翻動。炒時直接下鍋,吃起來軟爛酥香。
吃小炒也別忘了加蛋,酸辣油香的小炒和雞蛋乃是絕配。還有進階吃法“碗底蛋”,是在碗裡打一個生蛋,把炒好的饃蓋上去。吃到最後筷子一攪,將滑嫩流黃的雞蛋和泡饃一起吃下,忒別滿足!
5 | 西安本地人都吃的羊肉泡,在這裡!
西安的泡饃館子有無數家,想避免踩雷,鵝君的建議是:直接去回坊。這裡大大小小的泡饃館林立,競爭相當激烈。能夠殺出重圍的館子,基本上都值得一試。
新手入門
一真樓
地址:大皮院18號,近北院門
營業時間:06:00-21:30
一真樓位於大皮院東口,地理位置佔優勢,環境也講究。從早到晚客流不斷。 一大早就有不少人去趕著吃頭湯。
這裡的泡饃油輕、鹽淡、湯鮮,適合小白入門。優質泡饃裡的肉份量相當足,但糖蒜味道一般,有的已失去脆度,算是敗筆。
鳳祥齋老孫家
地址:西羊市中段 137 號
營業時間:09:00-22:00
此老孫家可不是被遊客踏破門檻的那個老孫家,它的全稱是“鳳祥齋老孫家”,位於西羊市中段,店面不大但收拾得乾淨俐落。
大廚曾經代表老字型大小同盛祥到釣魚臺國賓館傳授過泡饃技藝,店裡煮饃水準自然也有保證。就算饃掰得很小,煮出來也不失筋骨,入口順滑,不糊不散。
肉的口感比較扎實,湯也清爽鮮美,糖蒜顆顆清脆化渣。怕油膩的記得叮囑一聲“不要明油”。
進階選擇
景德泡饃
地址:蓮湖區橋梓口大麥市街 100 號
營業時間:07:00-20:00
景德泡饃只有七八張桌子,陳設雖舊,但至少衛生乾淨。泡饃味道偏傳統,本地人常常光顧。
湯色金黃,油香氣突出而不膩口,從頭吃到尾,香氣始終如一。調味還帶有微妙的花椒香。肉軟爛入味,糖蒜清脆可口。最好錯開飯點,否則可能要等位。
北廣濟街劉信
地址:老關廟什字灑金橋和蓮湖路十字
營業時間:11:00-22:30
劉信家小炒相當有名,泡饃也一樣好吃,肉爛湯香。湯很濃,牛羊油香氣十足,甚至有些“糊口”。這種油香味外地人也許接受不了,卻是老西安人追求的味道。
肉的分量十足,極為軟糯。糖蒜品質也高,一水兒的清脆口感,酸甜爽口。
老饕之選
北廣濟街老劉家
地址:北廣濟街101號路東(近西大街百盛)
營業時間:05:30-14:30;17:00-21:00
老劉家是典型家族經營的老字型大小,客人大部分都是四五十歲的本地人。
在他家掰饃要細一些,否則很有可能會被送回來重掰。師傅破湯的功力了得,湯是出了名的好,品質也很穩定。
老劉家油重,味道也重,幹刨吃起來最過癮!吃不慣的最好要水圍城,不要放明油。糖蒜清脆,個頭不大但味道足,和泡饃相得益彰。
小炒泡饃
新手上路
老烏家特色小炒泡饃
地址:大皮院91號
營業時間:10:00-14:00,17:00-21:30
從大皮院東口往裡走二、三百米就是老烏家。這附近是遊客集中地,而他們家口味相對清淡,適合小炒入門,因此很受歡迎。
有名的是熟肉小炒。一張飥飥饃劃成四牙,兩牙一份,口感偏軟但很有彈性,掰起來不費勁。普通小炒菜品就很豐富,優質小炒多個蛋,菜量也多些。
小炒下鍋時已經放過辣椒面,吃起來酸香適口,辣味也不重。配上斜對面的花奶奶酸梅湯更是美味。
進階選擇
馬峰小炒
地址:北廣濟街254號(近大皮院廣濟街)
營業時間:16:00-01:00
從北廣濟街和大皮院的丁字路口往北走不遠,路西邊就是馬峰小炒。下午四點才開門,營業到淩晨一點,最適合夜貓子覓食。
馬峰家以生肉小炒出名,選料講究,口味地道。調味比較重口,因此格外適合加碗底蛋。雖然香料濃郁,但肉的鮮香依然清晰可辨。一碗油香酸辣,吃得人額角冒汗。
文、圖 | 7東西的7
編輯 | 丁小穗
設計 | 小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