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香奈兒開了家咖啡館,這下至少能喝得起了

如今,越來越多奢侈品牌開始走到人群中去售賣生活方式,意識到在佔領消費者的信用卡之前,先佔領票圈才是更當代的事兒。在這樣的思維下,「跨界」首當其衝是個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這次上海時裝周期間,此前席捲東京和多倫多的期間限定 Coco Café 空降上海。從 4 月 12 日開始,這家香奈兒開在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上的 Coco Café 可哥小姐限時咖啡店將營業 12 天,截止日期為 4 月 23 日。

據瞭解,本次店內除了會提供 24 款基本唇彩和 3 色高光唇蜜的試用,關注度很高的「Rouge Coco Gloss」也將亮相。

雖說只是借用了咖啡館概念的 POP UP store,但與之前東京和多倫多的活動根本不提供咖啡不同,這次的 Coco Café 是可以真正進行咖啡點單的,也就是說除了試用化妝品,收到派送的限量貼紙、紙袋等周邊,你還可以喝到之前只印在廣告上的 Coco 咖啡。

儘管 Coco Café 的行銷性質很明顯,但它似乎也有一些可循的歷史淵源。比如 Coco Chanel 女士本人當年在巴黎麗茲酒店的「咖啡公社」社交圈。眾所周知,1937 年,已經在巴黎享譽盛名的 Coco Chanel 入住了麗茲酒店,並且直到 1971 年去世,她最輝煌的人生幾乎都是在酒店的 304、305 號套房裡度過的。

1930 年代,是「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 )概念最時髦的時代,這一詞最早出現在 19 世紀末,意指上流階層喜愛流連高級咖啡室的社交生活風尚,這一點在去年伍迪·艾倫的新片《咖啡公社》裡就有所體現。

而 Coco Chanel 女士的「咖啡公社」則更像是在展現她並不輸設計天賦到生意才能,那些住在麗茲酒店人,得以借助酒店餐廳和大堂的下午茶和 Chanel 女士產生交集,這個圈子輻射到了社會名流之外的不少有錢人。

而在這次全球巡開的 Coco Café 之前,香奈兒涉足「餐飲」也不是第一次了。位於東京銀座香奈兒大樓 10 層的 Beige Alain Ducasse Tokyo,是全球唯一一家香奈兒餐廳,從 2004 年至今已經開了十三年。所有的室內裝飾是由負責設計全球香奈兒精品店的設計師 Peter Marino 操刀,貫徹 Coco Chanel 一生所宣導的「簡單優雅」,這裡連沙發、靠墊、桌布都使用了香奈兒最經典的粗花呢材質。

GUCCI 涉足餐飲界也是在十年前,彼時為了配合義大利佛羅倫斯的 GUCCI 博物館,他們在一樓特別開設了露天咖啡館「GUCCI CAFFÈ E RISTORANTE」。2015 年,GUCCI 的全球第一家正式餐廳落戶上海環貿 iApm,這家餐廳以品牌創立年份命名,餐廳面積 600 平米,包括咖啡區、酒廊、主用餐區及露臺,室內設計則是 GUCCI 義大利總部操刀。

GUCCI CAFFÈ E RISTORANTE

上海 1921GUCCI

和過去相比,無論是上海 K11 商場裡的 Vivienne Westwood Café,還是兩年前就開進三裡屯太古裡、成都 IFS 的 Kenzo 咖啡小巴,從前要走出國門才能「打卡朝聖」的 Lifestyle 地標如今變得越來越容易接觸到了,不止讓人看到奢侈品牌們的戰略正在發生變化,似乎同時側面證實了中國消費者也正在和世界同步改變著消費模式。

當然,消費升級這種老生常談的話題之外,走進更多人或者說更多年輕人中的大牌們也俘獲到了另一部分人:那些暫時還不屬於奢侈品消費者的人們,獲得他們的好感也許不一定等於獲得客戶,但對於品牌影響來說收效還是顯而易見的。

道理很簡單:「買不起的奢侈品牌開了吃得起的餐廳、賣著喝得起的咖啡」,和品牌價值親密接觸的成本變得更低了,這和「買不起的大牌跟優衣庫出了一款誰都買得起的基本款」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總之,售賣生活方式不會是品牌們的終極形態,但起碼在當下,它依舊是個正在成為主流的趨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