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褲穿得好,才叫真時髦!

近日播出的《花樣姐姐2》中,由於李治廷來得太匆忙,面臨著沒有換洗衣服的尷尬。當林志玲知道後,立馬從箱子裡拿出自己的衣服,讓李治廷一起“分享”,分享這個詞一出口,感覺志玲姐姐的氣質教養瞬間全散發出來了呢!

小編看到這幕不僅聯想到,大部分女士對待內褲的態度都是漠不關心或極其敷衍,“反正是穿在裡面的,也沒人看”。他們認為只要穿在外面的衣服足夠精緻瀟灑就行,殊不知這條最貼近皮膚的小布匹卻有著大學問,從款式到面料,再到輝煌的歷史!

13世紀Braies出現了,Braies是薩克森語,指口袋似的寬鬆襯褲,長及膝蓋,用亞麻布做成,腰部穿有繩子可以束緊,從國王到農夫都穿它。文藝復興時期,襯褲變短,前面開了門襟,這樣男士在小便時就不用脫下襯褲。打有皺褶的門襟要麼釘扣子,要麼用繩子抽緊,成為現代男褲款式的雛形。

都鐸時代,男式內褲變得穩重簡單,長至膝蓋,門襟上釘紐扣,面料除了亞麻也開始用棉布和絲綢。它逐漸演變成連衫褲,連衫褲又發展出長至腳踝的緊身襯褲。19世紀中期,內衣開始成為商品,但款式五花八門;到19世紀末,男士內衣褲的形態才最終固定下來,成為了適用於社會各階層男士廣泛穿著的服飾,那個時候內衣褲得去成衣店購買。

當時,法國女士穿的裙於是用裙撐支起來的,越來越寬大,有很多不便之處,加爾松短褲因此應運而生。首先因為穿寬大的裙子會裙底生風,不穿內褲太冷。其次,還要防備遊手好閒的手……當然也有很多法國女人有愛美的虛榮心,她們穿的短褲緊繃屁股以扮成豐滿女郎。法國女人酷愛騎馬,加爾松短褲最終之所以流行起來還是因為女人坐在馬鞍架上練習騎術並不是件容易事,經常摔下馬。她們穿上加爾松短褲練習騎馬就比較容易些,另外還可以避灰塵,擋風寒,把不能讓男人看的東西藏起來。直到到19世紀,女式加爾松短褲主要用來遮羞,其次才是由於衛生的需要。

儘管女式內褲在內衣史中的地位遠不及文胸、束腰等來得重要,也不似緊身胸衣一樣引來各界人士的關注,但卻是在一點一點不經意地演變中蘊涵著感性與理性的矛盾變化,反映著潮流與心理的變通。很難具體地說出女式內褲的生產年代,它的產生似乎更像是羞恥感在內衣發展中上的又一次驗證。內褲很早就成為男子服裝的一部分,顯然,當時的男式內褲是不含有任何“性”意味的簡單服飾,但女式內衣的發展卻並不像男式內衣那樣簡單,在早期,社會準則迫使人們反對婦女穿著內衣,其中的部分原因似乎是擔心“男性化”有服飾從另一個角度增加了女性的性☆禁☆感。女性的內衣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才得到人們的認可,並在19世紀有了明顯的發展。即便如此,女式內褲在當時依然被認為是具有“半男性化”特徵的服飾,穿著物件僅僅限於年輕女性、女運動員等。

歷史發展到今天,女性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隨意地選擇搭配內衣,並在考慮到最基本的衛生方面效果的同時,以不同的側重點來挑選心儀的內衣。隨著著裝概念的變化,內衣的設計量念也在歷經了裝飾身體、修飾體型等階段之後,逐步向著性☆禁☆感與感性相結合的方向延紳。內褲的設計在1960年代以後,慢慢擺脫了或寬鬆或緊束腰臀的傳統設計,向著質地輕盈、線條柔和方向發展。普通的平腳褲逐漸被高腳位的比基尼式短褲及輕巧的彈棉制內褲所取代,並在1980年代末,演繹出帶有花邊裝飾 感的女式內褲。隨著新型面料的開發,內褲的設計得以釋入出更為寧靜與和諧的女性氣質,細膩的刺繡、細細的薄紗、精緻的蕾絲無一例外地襯托著這種氣氛。

1935年,Jockey在芝加哥賣出了世界上第一條前片有Y字形縫線的三角內褲。三角內褲讓男人腿露出的面積達到極限,服裝史學家認為它的意義和文胸不相上下。3個月裡,三角內褲在美國售出3萬條,Jockey公司緊急生產出“陽剛”系列,用飛機送往美國各地的商場。拳擊短褲和三角褲的競爭從此開始,雙方都宣稱自己穿著更利於健康,更舒適。這一時期,內褲縫上了鬆緊帶,“內褲”一詞被收入詞典。


新式男內褲是中國人叫做三角褲西方人叫做底褲或下體護身的那種沒有褲腿的內褲。這種內褲於1939年首次出現。在此之前的男內褲或長或短都有褲腿,即長筒內褲和短筒內褲。不過,與其叫內褲,不如叫襯褲,因為其功能只是為了襯在外褲裡面,保護皮膚和避免弄髒外褲。 設計上的革命被叫做下體護身的新式男內褲,之所以引起了內褲的革命,在於其創新性的裁剪和隨之而來的全新的穿著效果。


西元前4世紀義大利西西里地區比基尼壁畫

1946年6月30日,太平洋的比基尼島(Bikini Atoll)上爆炸了原子彈,18天以後,一位名叫路易士·里爾德(Louis Reard)的法國人推出了胸罩樣式上衣和三角褲泳裝。那天他雇了一名應召女郎做模特,在一個公共泳池展示了他的作品。

一周後,比基尼就風靡了歐洲。比基尼的發明者是兩位法國人——雅克·海姆和路易士·里爾德。可他們並不是最先想到比基尼這個點子的人。早在西元前1600年,就有比基尼式樣的泳衣的壁畫。海姆是一位來自法國坎城的女服裝設計師,她設計了一種很小的泳衣並為它起名為“Atome(原子彈)”。她雇了一架在空中放煙寫字的飛機為她的設計打廣告,飛機在空中寫道:“Atome——世界上最小的泳裝。”3周後,機械工程師里爾德也用飛機在空中寫道:“比基尼——比世界上最小的泳衣還要小。”


內褲的發展方向

內褲歷史有很多年,其實在外觀上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最重要的還是布料的選擇;其次是它的做工是否精細。從內褲發展軌跡看,女式內衣的花式比較多,男式的其實變化不大。根據經驗,男裝要改革,就得加進去一些女性化的元素,而男士內褲方面,女性化的元素則不太容易加得進去,所以在情趣上很難有大的變化。

內褲最受爭議的問題還是它的作用問題。直到今天,還是人云亦云。有人認為是方便、舒適,具有保護性☆禁☆器官的作用。也有人認為在氣候嚴寒的時候保暖。還有人認為是為了展示、吸引或表達審美觀念。折衷主義者認為,內褲發展的歷史見證了從實際使用價值到美學價值的轉變。


但從近幾年內褲發展的趨勢看,內褲還是在選材取向上不斷進步,以生物抗菌面料生產的內褲已經上市,選材更加注重環保、健康和舒適性,更加注重個性化。具有吸汗和按摩功能的內褲也不斷出現;總的來說,功能越來越多將是內褲發展的大趨勢,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健康需要。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