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行>正文

五大熱點問題 快報幫他們維權也給你提醒

記者 鄭春苗

目前,全國有40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百萬輛,而在大杭州範圍,這個數字已逼近300萬輛,排名靠前,更以三個人一輛的比例榮登全國汽車保有量之首。

路上跑的汽車多了,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相關的消費投訴,諸如,車內空氣品質問題、質保期扯皮、車險/按揭欺詐、車身異響故障等。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都市快報汽車維權通道於去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正式開通,努力在車主、汽車廠家和4S店之間搭建溝通橋樑。

據統計,截至3月14日,過去的一年,我們共接到有效投訴案例331起,主要覆蓋人群在杭州、嘉興、紹興等省內地區,也有部分省外城市的車主,比如安徽蕪湖、山東青島。

本周,快車評記者通過系統梳理這300多起案例,並再次請教相關業內人士和律師,總結了五大汽車消費維權熱點,其他車主可以引以為戒。

熱點一 新車本身品質問題

快報汽車維權通道開通至今收到的所有投訴中,涉及汽車本身品質問題的占比最大,56%左右。雖然近年來,國內的汽車召回條例不斷完善,執行召回的品牌、車型數量大幅增多,可仍有個別廠家隱瞞缺陷,遲遲不承認問題並執行召回,比如前兩年某車型斷軸事件。另外,變速箱漏油、刹車失靈、安全氣囊故障、輪胎起皮、發動機異響、抖動、燒機油等問題時有發生,給相關車主帶來困擾。

案例回顧

杭州車主顧先生在2014年的西博車展上買了一輛勁炫2.0手動版,開到1萬公里時,已到浙江康達廣汽三菱4S店進行過兩次正常保養。後來,他發現每次停車後約10秒內有一聲來自底盤的清晰異響。

4S店接待人員在聽到異響後表示:這是三元催化後,排氣管溫差大而導致的響聲,“屬正常情況”,維修技師現場檢查也說沒問題。

經過協調溝通,4S店售後經理承認:說三菱車異響屬於正常,“這肯定不對”,並表示“如果確實是車子本身問題,就給車主一個交待”。

快車評提醒

類似投訴案例,快車評記者介入並處理過不少。誰也不想買到問題車,萬一碰上了,首先請心平氣和地與廠家、4S店積極溝通。如溝通無效,可向消保委或權威媒體的維權管道進行投訴,甚至可搜集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當然,維權的過程漫長而艱辛,以下兩點,需要特別注意:1.不要放棄通過當地消保委及相關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並在此過程中保存相關證據;2.在提起訴訟前請充分取證,盡可能保留所有相關證據,包括照片、損壞的零配件、維修記錄及維修記錄記載的故障原因分析等。

熱點二 購車拿不到合格證

提車時拿不到合格證,是今年誕生的新熱點。

車輛合格證是車的“身份證”,沒有合格證就不能正常上牌,部分保險也不能生效。在快車評記者接到的投訴中,部分購車者遭遇4S店不完全履行合同,只交付車輛不交付合格證的窘境,涉及不少品牌。

案例回顧

去年,義烏車主黃先生買了輛東風英菲尼迪Q50L,全額現金支付。照理說,4S店應當場交付車輛的所有資料。可銷售顧問說,汽車的合格證、一把車鑰匙及汽車保養手冊等,需要過幾天寄,原因是東西還在廠家手裡。

半個月後,黃先生又催了幾次,依舊無果。他開始擔心車輛經過擔保公司的貸款,合格證可能押在擔保公司那裡。快車評記者聯繫涉事4S店後,對方承諾:一個月內會將所有資料寄給黃先生。

快車評提醒

就此類現象,快車評記者向浙江楷立律師事務所律師淩斌進行諮詢。他表示,通常來說,車主提車時,隨車資料必須同時交付。如確實需要延期,需在合同裡寫明,而不是口頭約定。

杭州某品牌4S店展廳經理劉正也提醒:提車時最好見到合格證再交錢。“如果4S店無法第一時間交出合格證,那麼合格證極有可能抵押給了銀行,4S店需用購車款贖回,可當天贖回。如需要車主等待的時間較長,那可能是資金鏈發生問題,此時要當心了”。

熱點三 責任鑒定難

車輛出現故障時,到底是不是汽車本身品質問題引起,還是由於車主使用不當?有些4S店及廠家採取回避態度,難以自行判斷的車主找協力廠商鑒定又要面臨費用高企的窘境。

案例回顧

杭州的趙先生,去年在長安馬自達駿田4S店購買了一輛CX-5。在5000公里首保時,他發現右後輪外側面起包。4S店認為是他操作不當引起,不能更換。趙先生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想找協力廠商鑒定機構鑒定,可這鑒定費用是買條新胎的數倍,左右為難。

快車評提醒

常年為權威媒體做汽車維權投訴諮詢的淩斌律師指出,鑒定一直是汽車維權投訴的難點。嚴格來講,消費者買車半年內,鑒定該由4S店舉證;超出半年的,鑒定舉證就得由消費者承擔。不過,消費者自行向協力廠商鑒定機構請求鑒定的費用一般會超過萬元。另外,走法院訴訟通道也會面臨高昂的費用,所以還是要看車主的承受能力。

熱點四 車輛脫保問題

在日常使用中,一些車主可能並不按品牌官方規定的保養里程進行保養,又或者覺得4S店保養維修太貴,選擇質保期內去社會修理廠。日後,車子一旦出現什麼故障,4S店就有可能以此為由,拒絕執行三包。

汽車三包,以及去年8月開始實行的新《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都規定,車主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進行維修。然而,實際消費過程中,車主仍會擔心脫保問題。

案例回顧

杭州的謝先生去年置換了一輛日系轎車。雖然4S店經常打電話催他3個月做一次保養,可他堅持半年一次。某天,他仔細翻閱了手冊後發現,裡頭確實寫著:視5000公里或3個月為保養間隔,以先到者為限。此外還有這樣一條規定:“未按《用戶手冊》、本手冊的有關規定進行正確的使用、保養及維護”,即視為脫保。

謝先生向快車評記者諮詢:在汽車三包和新《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實行後,4S店還有權利做出這樣的脫保聲明嗎?

快車評提醒

這種情況下,據快車評記者此前的實地採訪,車輛一旦出現問題,車主會面臨兩種情形:一些品牌4S店會根據車輛的故障原因,來推斷是否與沒有按時保養(到社會修理廠保養)有關,如有關就脫保,無關則不影響三包。另一些品牌則會強硬地一刀切,一旦超出規定週期或去外頭維修保養就視為脫保。後者,現在在杭州地區占極少數。

淩斌律師坦言:“廠家提供的產品說明書具有法律效力。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去做,如果出現品質問題,廠家承擔責任。可如果沒有按照規定去做,出了問題,確實可能會產生無法保修的問題。”

責任鑒定難,一直是熱點和難點。比如輪胎鼓包,很難判斷是車輛問題還是車主原因。

熱點五 銷售/售後環節存在欺騙

比如,在新車買賣中,4S店約定購車送原廠導航,可實際送的卻是副廠導航等;明明買的原廠高配版車型,車主拿到手的卻是低配版進行加裝的“後天高配版”。

案例回顧

去年上半年,杭州車主薛先生在某日系品牌店買了一輛高配版轎車,發現電瓶有問題——停車後就不能啟動。4S店上門更換一次電瓶,但沒過多久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4S店維修師表示,這款車的一鍵啟動、後排視頻、導航和倒車雷達都是後加裝的,所以電瓶帶不動,常會虧電。

薛先生這才知道,原來自己高價買到的,是用低配車加裝成的所謂“高配版”。

快車評提醒

這一項提醒,針對上述案例。此類欺騙在汽車銷售界早已不是新鮮事。對此,杭州某德系品牌金牌銷售顧問建議:“要想知道買到的是原裝車還是加裝車,可以在購買前查找該車出廠時的原裝配置,並對照商家的宣傳單,看看多了哪些配置,只有這樣才不會被騙。”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