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從1996年至今已去二十年的光陰,那時我才是剛剛踏進高中學堂的學生,如今已為人父,經歷了很多,也瞭解很多。蒼茫中浮雲重重,唯有收音機始終是我難以棄舍的伴侶,粗算下來,前前後後購買過的、把玩過的也有幾百台,即便留下身邊的還有十幾台;倒不是表明自己有多少能事藉以炫耀,只想說明自己有著一些心得體會,止乎分享,如此而已。
毫不掩飾我的想法,曾老的作品我總是懷著崇敬的心情品鑒、玩賞;貓王3借著眾籌的機會,橫空出世,是值得一賀的幸事。不過,作為極典收音機的老用戶,分明覺得極典品牌正在被削弱、吞噬、泯落——雖然都是曾老的作品,但內心總覺得像是劃出一條難以逾越鴻溝;最初,極典品牌是一群收音機愛好者追求夢想的寵兒,如今的貓王品牌,更像是被商業氣息籠罩的雛兒,多少有些浮躁。
外觀
照片上看,貓王3充滿了年輕態,一改前兩部作品的老態龍鍾的風格——貓王1和貓王2更像是牛刀初試,抱懷著夢想寫進現實,催生了多少收音機愛好者們心中的情懷——貓王3機身色彩豔麗,外觀典雅不失復古氣息,若是找到一處角落,很容易與家居和諧搭配。我想:如果說貓王1和貓王2是送給上了年紀朋友的一份賀禮,那麼,貓王3更像是有意攪動了年輕朋友的心靈,讓收音機也可以走進他們的生活,這也許就是貓王3“致青春”的理由吧!
不過,需要指明的是,貓王3實際上也是此前早已設計好的一款極典收音機的外銷品,如同貓王1和貓王2,是延續了極典 R601 和 R602 系列的外觀,貓王3也只不過加了藍牙而已。作為一名挑剔的收音機愛好者,細看機身,仍然發現工藝還有待加強,塑膠感比較明顯,刻度盤容易堆積灰塵,旋鈕手感生硬,與山進、德生收音機的製造工藝還是有一些差異。就我個人來看,我更喜歡貓王1和貓王2的質樸的外形,與胡桃木打造的貓王3一下子拉開了檔次;想來也是,畢竟貓王3的售價不及前者的一半,走的是性價比線路。
使用
在開啟貓王3的那一刻時,音樂緩緩地泛起漣漪,像是乘著縷縷的夢囈踩過來,載著初春的暖風,斜斜地,伴著夕陽映入房間。在這種場景下聽貓王3,很是一種享受。
若是在空曠場地接收本地調頻電臺多達三十幾個,即便室內,也能清晰接收十幾個電臺,簡單對比了山進 WR22,靈敏度似乎略好,清晰穩定,足以滿足平時收聽的需要(曾經聽過生產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初的根德音樂會,調頻靈敏度堪比德生 S2000,驚訝之餘令人匪夷所思,確乎寶刀未老)——能接收到的信號都堅如磐石般的穩定。
中波表現差強人意。搜尋電臺時,背景很安靜,較少底雜訊,但是室內能收到有效電臺並不多,明顯落後於身邊的山進 WR12BT——山進 WR12BT 中波接收能力媲美中波王。當然,室內遮罩信號使然,這很能考驗一台收音機的接收性能。如此說來,貓王3的中波接收能力一般。
不過,在使用中也發現了一些很不愉快的狀況:
1、調頻接收像是用了美國 SI 晶片,採取了 DSP 技術接收(我在幾篇小文裡也多次談到),搜尋電臺不如傳統電路設計的那麼順暢,電臺的出現像是一格一格地躍現,沒有一個順滑過渡的體驗,技術的進步卻帶來非常糟糕的體驗。更要命的是,我在室內接收常聽的 106.5MHZ 頻點的時候,還出現了很多鏡像電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只能請技術工匠來解釋了。同時,它也影響了聲音在中頻位置的發揮,我手頭上的山進 WR11BT 收音機也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後面將在說明聲音部分繼續談及。
2、高低音調節、開關和調諧旋鈕使用起來,雖然感到阻尼適當(可能有些朋友覺得緊致,我覺得更穩妥),但是,旋動起來,硬邦邦的,觸摸起來沒有山進 WR12 那麼綿軟、舒服。個人還發現了高音鈕調節設置的高音閾值也有問題,我在接收音樂電臺的時候,發現聲音區總是出現在高位,區位變化並不明顯,導致與中低音的銜接不夠自然。後面在聲音部分的表述我還會談到。我想:國產收音機包括山進,要想做精品,還需抱著一絲不苟、嚴謹苛刻的態度精益求精,可別因為推入市場化,一個苦心經營的品牌因為粗製濫造、自毀形象。材質、工藝、品控,一直是很多國產產品難以繞過的頑疾。
聲音
歷史 此前,看到一位資深朋友說:音響設備不超過萬元級別,都別談音質,叫聲音。貓王3千元級別的收音機談論音質,是不是貽笑大方呢?手頭沒有音訊曲線圖,也只能憑著一對耳朵收貨,簡單地談談聲音表現。
不得不強調一點的是,現代類型的收音機,德生1994紀念版(實際上就是極典公司為德生定做的一款名叫 R301S 型號的收音機)開創了收音機談論音質的先鋒,我現在還記得當時在中國移動繳費點的櫃檯邊,看到一位阿姨怡然自得地聽著德生1994,非常驚訝收音機還有這麼好聽的聲音,從此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也許有朋友還拿流金歲月 M1 說事——小巧經典的機身,有著豐沛激情的低音,但是,除了發散得還可以的低音之外,再也無法談及
其他
了。我現在還十分困惑,當年的流金歲月 M1 是如何吹捧到神殿的高位;幾個月前,我仍舊癡迷它的經典耐看的外觀,懷疑我的記憶中的體會是否有錯,便再次高價購入了藍牙版的 M1,結果還是失望之極——靈敏度較低,聲音硬朗,三頻分佈仍然是個問題,低音仍舊是一片轟響,毫無餘味。可以負責任地說,極典(也可以說是貓王系列)任何一台桌面收音機的音質,都可以輕鬆擊敗流金歲月 M1。
為何還要重談流金歲月 M1,因為在收音機愛好者的心目中,是一款影響力較大的、以較好音質著稱的收音機,只想說明的是,貓王系列的收音機音質取得了更大的進步,且各有特色。如果說貓王1和2的聲音更多體現了復古、懷舊的情懷,那麼,貓王3的聲音更像是向現代聲音靠近了一步,聲音明亮而渾厚,扎實而穩健。
綜述
如果是一位普通的收音機聽眾,從幾十塊錢的突然越到貓王3,就會非常吃驚,貓王3的聲音簡直棒極了,不用帶感非能形容。
曾老對聲音的把握,似乎看重整體的表現,不在乎細枝末節地考究:偌大的主機殼藏有一枚高音喇叭配合一枚全頻喇叭單元,帶來雄渾有力、噴薄欲出的非凡氣質,似乎有意提升低頻來增強樂感;這種對低頻理解,近乎化成了仙道,彈性十足不失綿軟,甚至讓我覺得比山進 WR12BT 更加緊致結實,有著拳拳肉肉的厚實感,下探回跳,收放自如,甚至有著盛氣淩人的霸氣,而泛音細膩、清晰,不若電腦
音箱
超重低音的沉悶,仿佛注入了靈氣變得神采,像是附上了靈魂變得迷人。特別是聽一些流行歌曲,如果真的守住內心認真傾聽,讓我們能切身感受到音樂是賦色了感情的;當然,與有著濃烈的懷舊聲色的貓王2來說,其味道弱化了不少。
不過,相對于貓王2,貓王3似乎有意提升了高頻表現,聲音不像貓王2側重中低頻的表現,聲音收斂、沉穩;貓王3的高音不是自然伸展,而是刻意拔高,顯得突兀,生硬,即便把高音打到最低處,聲音的整體仍然覺得不失明亮,只不過少了些高亢變得生冷;雖然整體帶來傾向明亮的風格,但是這種高音沒有餘韻,讓人聽得並不輕鬆,並不覺得柔美自然。前面提過中頻問題,不知道採取了 DSP 技術接收的收音機是不是都存在這樣問題:人聲呈現線性表現,結像力差,沒有血肉,乾澀,甚至在聽取某些人聲時還發現了稍許齒音,還不如音樂天堂 Solo+的人聲表現(很難想像小體積的音樂天堂 Solo+人聲表現突出,圓潤不失細節表現;在聽楊鈺瑩的《我不想說》,咬字、換氣、回轉清晰可辨,聲調憂憐婉轉,讓我百聽不厭,每次都要小小地感動一下,也是我經常測試的歌曲),不知道是否是新機未煲開,或者是音源問題,或者是貓王3本身就有問題;山進 WR11BT 初聽也是如此,但是在強烈樂感的大音量轟炸下,藍牙聽歌,WR11BT 的人聲已經變得溫和圓潤了很多,期待貓王3也會涅槃重生。
總的來說,聲音敦厚明靜,不時激越猛烈,仿佛是伴隨著音樂的變化,時而穩健時而活躍,聲音的完成度較高。但是,我依然覺得:聲音的三頻銜接不夠自然,傾力於低音表現,高中音缺乏靈氣;雖說箱內是木板架構,聲音的表現沒有明顯地塑膠感,但與先前的幾款貓王收音機對比,聲音顯然不夠圓熟,不夠細膩,令人回味的東西正在減退,讓人覺得現代感正在侵蝕貓王的風格走向。以上都是將低音和高音調到最低處聽出的感受,當然,有的朋友覺得將低音全部關掉,低音量感還顯多餘,耐聽度減弱;有的朋友甚至覺得低音的量感不足以聽得過癮,可是,要是逐漸加重低音量,那麼箱體的混音便隨之強化,之前的淩厲爽朗的背景顯得渾濁不堪,整體聽感便混沌不清。
對比
身邊還有山進 WR11BT、WR22 和 WR12BT,WR22 聽起來比較中正而無味,聽聽也可,只圖方便;山進 WR11BT 和山進 WR12BT 相對于貓王3,聲底就顯得溫婉一些了(低音完全關閉下),更適合長期聆聽;貓王3的聲音背景相對乾淨一些,甚至在中高頻部分顯得明亮純淨,低音顯得更加遒勁結實,山進 WR12BT 就清淡疏淺,泛音顯得有些鬆散,味道就比貓王3略遜一些了。這樣看來,貓王3像是著了青春的激情,聲音頓挫有力,動感十足(我的兄弟說動態感好一些,縱深感較之明顯)。
試聽
FM 波段收聽音樂節目,頻率 106.5MHZ 私家車音樂廣播 107.4MHZ 安徽故事廣播,還是感覺到中高頻與低頻還是有些脫節,導致高中頻細拔、低頻肥大,不自然;聲音高中低頻的結構分佈不夠健康。山進 WR12BT 就顯得舒服一些,但是聲音透明度不如貓王3,變得慵懶、清淡。
由於低音本身就十分豐厚,造成在收聽中波電臺時感覺糊糊地一片,厚重乃至拖遝,遠不如中波王山進 D3Plus DX 親切,好在平時不怎麼聽中波。仔細聽,發現貓王3如貓王2,還是沒有徹底解決直流供電產生的嗡嗡聲,伴和著低頻聲,多少影響心情(總的說來交電聲很小)。
如果去聽一曲林海的《踏古》,令人驚奇的是背景如抽絲剝繭般的乾淨,弦樂是那般靈動而有質感(不飄),低音出奇地減少,似是按兵不動,隨時整裝待發,如同來一場山城欲雨般的飛奔而出;有時又像慵懶的小貓,輕鬆的弦樂仿佛指引著方向,去遠方來一次自由的踏青。聽純音樂,很奇怪的是,明顯比山進 WR12BT 清澈乾淨,山進 WR11BT 聽純音樂糊糊地,根本就無法入耳了。
特別測試了劉青雲和湯唯主演的《三城記》的空襲場面,身邊的4台收音機中,仍舊是貓王3勝出一些。投彈擊中擺鐘,墜下,轟隆一聲巨響,波及場面較為宏大,氣勢壯大;濺飛的瓦礫滾落到地面上,沙沙作響,就如同在耳邊激蕩。不過,還是人聲表現依然欠缺血肉感,對於千元級別的貓王3,定位只是桌面收音機,要求是不是有點苛刻?
總的說來,作為一般朋友去聽貓王3,會發現不少欣喜,它在現代以音質著稱的收音機市場上鐵定佔有一席之地,有著明顯地個性;但若收音機愛好者拿貓王3發燒,在哪裡都會找出很多缺點,乃至無限放大變得索然無趣了。實際上,無論外觀、工藝還是聲音的調和上,貓王3也只是邁向征程的第一步,這一步走的不能算瀟灑。
體驗總結
為寫這篇小文真的很辛苦,持續了四天才算宣告完稿;有時候為了找到一個貼近聲音表現的詞語,半天拿不定主意,十分苦惱。無論如何說,為的就是讓表述接近客觀,間或參入個人的看法。小文自不量力,著重從貓王3的聲音表現方面,給大家描述個整體的印象,準備著隨時接受大家的批評。如果這篇小文能給大家產生些許美意,也算我沒有白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