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國家高級育嬰師,資深母嬰編輯
社區幾個大媽經常帶著孩子在曬太陽,有些老人炫耀說:“我家寶寶可聰明了,沒學爬直接就會走了。”另外幾個大媽向其投來羡慕的目光,說自家孩子總是趴著匍匐前進,連站都不願意。那語氣,真恨不得自家孩子也能越過爬行階段,直接會走。
寶寶爬行有哪些好處?
爬行,是大運動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寶寶運動生涯的轉捩點。不少家長認為寶寶會不會爬行無所謂,只要會走路就可以了。其實這種觀點不對,有資料顯示,會爬和早爬的寶寶比不會爬或少爬的寶寶更出色。
1,促進前庭平衡發展,提高活動能力
爬行除了可以鍛煉寶寶全身大肌肉和四肢活動的協調性、靈活性外,還有助於促進血液迴圈、肌肉和骨骼生長發育,從整體上提高寶寶的活動能力。
2,有助於滿足好奇心和探索欲
爬行讓寶寶從一個觀察者變成一個探索者,是寶寶走向獨立的開始。隨著探索空間的變大,寶寶可以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各種刺激,來豐富感官體驗。近距離感受各種各種物品,有利於滿足寶寶好奇心和探索欲。
3,增進親子交流,促進語言發育
訓練寶寶爬行,有助於增加親子交流。會爬的寶寶會用身體探索周圍的世界,家長因擔心寶寶的舉動會有危險,常發出更多的語言指令。當家長的語言與寶寶肢體行為互動的時候,有助於寶寶對語言的理解。除此之外,經常爬行的寶寶,可以更多的體驗興奮、沮喪、挫折等情緒。
4,促進大腦發育
寶寶學會爬行,需要經過抬頭、趴著、翻身、打滾、匐行前進等步驟,這不僅需要四肢和全身肌肉的協調性,更需要大小腦之間的密切配合。寶寶學習爬行其實就是對腦神經系統功能的一次強化訓練,對於腦的發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塑造寶寶優良性格
爬行會給寶寶帶來很多樂趣,而寶寶在練習爬行的過程中,也鍛煉了膽量,磨練了意志。經常爬行的寶寶通常不太粘人,他們可以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嘗試,擁有一些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加獨立自信。
寶寶不會爬就走,到底好不好?
俗話說“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寶寶先爬再走是生長規律規律,家長不可投機取巧幫忙跳躍過去。
不少家長還因寶寶不爬就會走而竊喜,認為自家寶貝高人一等。其實,寶寶學會爬行,將會在未來手眼協調、粗細動作和身體平衡發展等方面大有好處。而不會爬行的寶寶,就容易導致閱讀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等感覺統合障礙性毛病。
有關調研顯示,城市中不爬就會走的寶寶約占25%。寶寶不會爬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家長造成的。很多家長對寶寶過於呵護,總擔心寶寶學習爬行會髒了,累了,摔了等等,於是當寶寶爬行的時候,就把寶寶抱起來進行干預。除此之外,有些寶寶因自身身體原因,不願意學習爬行。如果寶寶不願意學習爬行,腿部力量又很強,就會越過爬行直接行走。
雖然,還沒有資料表明會爬的寶寶一定比不會爬的寶寶聰明,但爬行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這點已被醫學界肯定。我們提倡寶寶先爬再走,即使寶寶已經會走了,父母也可有意識對其進行爬行訓練。
為什麼剖宮產的寶寶更需爬行訓練?
很多剖宮產的家長發現自家的孩子和順產的孩子相比,更愛煩躁哭鬧、調皮好動、膽小怕生、敏感不合群,甚至還會出現學習困難和動作不協調的現象。其實,這些孩子並沒有什麼健康問題,以上這些主要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所造成的。據統計,3歲以上兒童約有10-30%患有此症,而大部分都是剖宮產。
順產寶寶在陰☆禁☆道分娩的過程中,全身都會受到宮縮有節奏和逐漸加強的擠壓,這些刺激會傳到寶寶中樞神經系統,經過大腦加工分析後發出指令,這也就胎兒第一次參與的感覺統合訓練。而剖腹產的寶寶沒有經過這個擠壓過程,在未來的學習和感統方面很可能存在先天不足。爬行是一項促進前庭平衡的感統訓練,所以剖腹產的寶寶更需練習,爭取趁早走出感統失調。
寶寶訓練寶寶爬行?
家長在訓練寶寶爬行的時候,先要做好準備工作。把寶寶放在床上呈俯臥狀,兩腿彎曲放在腹下。用手抵住寶寶的腳步,在前面可以放一個玩具,誘導寶寶把頭抬起來。當寶寶想要玩具的時候,就會不自主的蹬你的手往前爬。
對於剛開始沒有爬行意識的寶寶來說,家長可以用一點外力,幫助寶寶前進。如果寶寶腹部不能離開地面,家長可用手托住寶寶的腹部,也可以用較寬的圍巾兜住寶寶腹部幫助前行。每天練習3-4次,每次堅持2-3米。
箱媽/叨叨
雖然爬行對寶寶很有好處,但這也絕不代表不會爬的寶寶就一定存在感統失調的現象。家長可根據不同月齡,對寶寶進行相對應的感統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