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該如何選擇釣魚浮漂?說說選漂的三個步驟

說起“那些年選過的浮漂”,不知道小夥伴們是怎樣的心情,小編反正只想用四個字形容:愛恨交加。走過彎路,嘗過甜頭,也沒少和釣友交換選浮漂的心得體會,自以為get了全部知識,可沒想到一實踐,又回到原點。今天,小編就把多年的選漂經驗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小夥伴們看完能夠有所收穫。

----------------------------

第一步:選材質。

目前市面上最流行這四種材質的浮漂:巴爾杉木漂、孔雀羽漂、蘆葦漂和納米浮漂,每種漂都有其優缺點和適用範圍。

【巴爾杉木漂】

巴爾杉木,由於其自重適中、質地均勻,近年來已經成為制漂業的主要原材料。巴爾杉木漂的優點很明顯,即穩定性好,能夠適應各種水情,不會因為外界環境而引起較大的漲目、降目情況。

因此,巴爾杉木漂適合用於早春和晚秋,這時候天氣或者乍暖或者初寒,早晚溫差大,需要浮漂具有極強的穩定性,不易受熱脹冷縮的影響,所以巴爾杉木漂最為適合。

當然,如果你已經脫離了新手行列,成為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釣中高手,那麼巴爾杉木漂的局限性就逐漸顯露出來了,尤其是在各類高端比賽中,選手對浮漂靈敏性的要求極高,巴爾杉木漂在這方面可能比起其它兩種漂就稍遜一籌了。

【孔雀羽漂】

孔雀羽漂取自孔雀翎毛,修長貌美,彈性最佳,反應魚訊的細節相當真實,大致可分為兩種:不去殼的硬羽漂和去殼的軟羽漂。

不去殼的孔雀羽漂穩定性好、浮力大、硬度也很不錯,反應魚訊真實不誇張,但是由於沒去殼,自身的重量肯定不可避免的較大,重量大自然就不可能那麼靈活了。

去殼的孔雀羽漂靈敏度就非常高了,輕微外力就有很明顯漂相反應,去了殼之後漂的直徑又減小了,所以,在氣溫較為穩定的夏季,纖小輕便的孔雀羽漂簡直就是釣滑口魚的神器。但是,不帶殼的孔雀羽漂特別容易滲水,非常不耐用,而孔雀羽漂本身價格又長年居高不下,花了許多錢買回來的高檔浮漂很可能用不了多久,這種心理打擊還是挺嚴重的。因此,孔雀羽漂可以說是這幾種漂中性價比最低的。

【蘆葦漂】

比起孔雀羽漂的金貴,蘆葦漂就接地氣多了,幾乎同樣的靈敏度,價格卻實惠得多。

蘆葦本身材質脆且硬,用於製作浮漂好壞摻半:好的方面是它可以相當簡單粗暴的體現出的魚訊,簡單卻靈敏度夠高;壞的方面就是受外界影響特別的明顯,大多只適用于靜水或者水流較小的區域,一旦水流湍急就會對蘆葦漂的表現造成極大的影響。而且,蘆葦漂的漂體比起巴爾杉木漂,也實在算不上結實耐用。

【納米浮漂】

目前市面上的納米浮漂大都是概念化的產品,其材質其實是一種高分子塑膠發泡材料。由於生產時的材料配比和工藝不同,導致產品的性能相差很大。我個人認為,這種純人造的浮漂,如果選材製作達到理想狀態的話,它可以兼具前面三種浮漂的優點,其綜合性能是可以超過任何一種浮漂的。只是現實中這種制漂技術還不夠成熟,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就魚龍混雜了。

▲這是一款納米浮漂,納米浮漂不吃水,穩定性好,可以助你更精准的調漂。這款是廠家推出的特價漂,品質不遜於百元的浮漂。

-----------------------------

第二步:選號數。

漂號數的選擇首先和魚口有關。魚口,即魚的吃食狀態、魚的胃口。冬天或者早春,魚口小,覓食活動細微不明顯,需要使用反應更加靈活敏銳的小號漂,才更容易探得魚窩。而在夏、秋季魚吃口大的時候,追求的是速度和數量,就可以選擇稍大號數的浮漂了,大號漂吃鉛重,落底到位快,可提高垂釣效率。

其次,漂號和垂釣的水域情況也有一定關係。在水流湍急的水域,選大一點的浮漂才能在水中立得住;如果想要釣得深,也應要選大號浮漂,這樣才能加大鉛重讓餌儘快落底。

再次,選漂號時還要考慮到水域中目標魚的個頭大小,通常的選擇方法是魚大號大、魚小號小。ps:不用過多解釋大家也都能明白,殺雞焉用牛刀。

-----------------------------

第三步:選形狀。

漂身長且粗、漂肩位置高的浮漂,穩定性較好,適合使用在水流湍急、天氣狀況不穩定的區域裡,不會出現漲目降目混亂,喜歡深水底釣的小夥伴也可以勇敢嘗試。

漂身短且細、漂肩位置低的浮漂,穩定性較差但其翻身快更靈敏,在風平浪靜的情況下捕捉魚訊更加精准迅速,是競技比賽的好幫手,同時在冰釣的時候這種形狀的漂也能大展身手。

【版權聲明:本文由老憨工作室撰寫編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